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研究

2021-07-28 03:52王文霞董清
系统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玻璃体眼压乳化

王文霞,董清

1.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山东聊城 252000;2.聊城视康眼科医院眼科,山东聊城 252000

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该病的发生对人类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研究显示[1]。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代谢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相关并发症,而针对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同时发生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白内障会将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症状掩盖,出现漏诊和误诊情况[2-3]。若不能有效、及时的治疗视网膜病变,将会导致视网膜脱离情况发生,使得患者的视觉质量受损程度加重,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临床对白内障进行治疗的主要手段为手术治疗,然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会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4-5]。 该文选取2018 年3 月—2020年3 月该院收治的140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主要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运用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收治的140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 例。观察组男 37 例、女 33 例;平均年龄(61.27±8.02)岁。对照组男 36 例、女 34 例;平均年龄(60.39±7.5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在患者眼球周围和上方结膜部位注入2%的利多卡因, 使用抗生素生理盐水清洗患者的虹膜, 并将黏弹剂注入。经截囊针撕开患者的眼球周围环形囊, 并进行脱核、水化处理,实施人工晶体植入术。完成手术后,在眼睛周围涂抹地塞米松眼膏。

观察组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等量混合7.5 g/L 利多卡因和20 g/L 布比卡因,然后对患者实施球后阻滞麻醉和结膜下麻醉,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一巩膜切口, 一般选择在自角膜缘后4.0 mm 左右的位置,将巩膜充分显露后进行穿刺,将光纤通道、器械及灌注开放,并将周围玻璃体、后极部及中央切除, 通过巩膜压陷法将基底玻璃体切除,对增生膜和新生的血管膜进行剥离,等到完成上述操作后,通过眼内水下光凝止血处理活动性出血点,然后对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在透明角膜部位做一手术切口,切口大小约为3 cm,同时将粘弹剂注入囊袋内和前房中,进行环形撕囊和水分离,将晶状体核皮质清除,再将黏弹剂注入,抛光处理前囊膜和后囊膜,将黏弹剂重复注入,同时通过囊袋内推注器将人工晶状体注入, 对人工晶状体的部位进行合理调整,对黏弹剂进行抽吸,使用灌注液对手术切口进行封闭处理。完成手术以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进行涂抹,并对手术一侧眼睛进行包扎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视力和眼压。

1.4 疗效评定标准

眼压在没有使用任何减小眼压药物的情况下<21 mmHg 时为显效; 眼压在局部使用减小眼压药物的情况下<21 mmHg 时为有效;眼压在局部使用减小眼压药物的情况下仍>21 mmHg 时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视力和眼压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视力和眼压情况对比()

表3 两组患者视力和眼压情况对比()

检查指标 时间 观察组(n=70)对照组(n=70)t 值 P 值视力(°)眼压(mmH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0.21±0.03 0.80±0.14 35.15±10.19 12.59±5.26 0.20±0.03 0.45±0.11 34.01±9.49 16.65±6.16 0.310 12.026 1.164 10.098 1.241<0.001 0.369<0.001

3 讨论

在糖尿病中, 视网膜病变属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超过10 年,患者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6-8]。人类的眼睛内有一个叫作晶状体的透光结构,它类似于相机的镜头,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并通过神经系统将信号传递到大脑,人类就可以感知到外界的物象。任何人类环境的改变,如衰老、外伤、物理损伤都可以导致这个本该透明的结构变的不透明,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婴幼儿白内障多以先天性的疾病为主。 另外在户外工作的工人,可能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造成白内障的提前发生。 还有一部分长期在高温环境或者接触红外线的人,则会产生红外线辐射型的白内障,这部分人可能在比较年轻时就有白内障的发生,影响视力。在眼科疾病中,白内障存在较高的发病率,白内障的发生对患者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的影响极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白内障合并发生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9-10]。

现阶段,临床已经使用超声乳化吸除术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药物治疗代替[13-14]。 临床对白内障进行治疗的主要手段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然而针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仅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不能使玻璃体腔的出血情况改变, 会出现相关并发症,例如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虽然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方面的作用非常显著,然而只通过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会由于白内障而引起视力下降。 在不断发展临床诊疗技术的影响作用下,相关研究发现,通过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包括以下优势: 可以将晶状体后囊膜完整的保留下来,可以将玻璃体彻底清除,以便于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将清晰的手术视野有效提供,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15]。

该文通过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运用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应用价值, 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5.71%)较对照组低(P<0.05),同时观察组视力、眼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和陈宝国等学者[16]研究的视力改善情况方面, 实验组改善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改善有效率为74.36%;实验组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运用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视力和眼压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应当积极推广应用于临床中。

猜你喜欢
玻璃体眼压乳化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改性乳化沥青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对比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