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比较分析

2021-07-28 03:52计渝蜀
系统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免疫吸附化学发光准确度

计渝蜀

云南省澄江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澄江 652500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多发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 肝脏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导致引发多器官及组织功能受损, 若不进行有效干预,病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并危及其生命安全。 此外,由于该病具有传染性等特点,具有传播途径广、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乙肝感染控制效果并有效抑制病情进展,对乙肝病毒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断极有必要。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法等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中均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1]。 该次研究对比分析3 种检测方法 HBsAg 检测价值,并以 2018 年 5 月—2020 年 4月在该院进行检测的疑似乙型肝炎病毒患者211 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进行诊疗的疑似乙型肝炎病毒患者211 例。 男性 112 例、女性 99 例,年龄 24~89 岁,平均年龄(56.45±5.09)岁。 排除标准:合并黄疸、脂血症或溶血症者。该次研究患者、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为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法检测,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 mL并应用离心机离心,离心速度为3 000 r/min,离心5~10 min,然后分别应用不同检测方法检测血清标本。

1.2.1 化学发光法 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雅培Abbott i 2000SR) 进行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阳性参考标准如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0.9 PEIU/mL、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5 ng/mL、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0.5 PEIU/mL、乙型肝炎 E 抗体(HBeAb)>0.2 PEIU/mL、HBsAg>0.2 ng/mL。

1.2.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进行HBsAg 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各项操作,所用仪器设备包括酶联免疫检测仪(汇松MB-580)及洗板机,酶联免疫试剂盒(产自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1.2.3 金标法 应用层析试纸条 (产自英科新创 (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HBsAg 检测。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法3 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及阴性率;②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法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种方法检测结果对比

金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化学发光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76%、43.13%及44.55%, 阴性检出率分别为59.24%、56.87%及55.45%,3 种检测方式阳性检出率及阴性检出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 3 种方法检测价值对比

金标法检测准确度83.89%、 敏感度77.55%、特异度 89.38%、 阳性预测值 86.36%、 阴性预测值82.1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准确度91.47%、敏感度88.78%、特异度93.81%、阳性预测值92.55%、阴性预测值90.60%; 化学发光法检测准确度96.21%、敏感度96.94%、特异度96.46%、阳性预测值95.96%、阴性预测值97.32%。 酶联免疫法检测敏感度高于金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法检测准确度、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金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准确度、敏感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化学发光法各项观察指标均略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法。 见表1、表2、表3。

表1 金标法检测价值分析

表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价值分析

表3 化学发光法检测价值分析

3 讨论

乙型肝炎为临床多发性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率高,体液感染、性传播、医源性感染以及血液感染、母婴传播等均可成为传播途径,不但影响机体功能,还会引发肝硬化、肝癌等多种肝脏疾病,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2]。

HBsAg 为乙肝患者血清中首个病毒标志物,检测HBsAg 能够为临床进行病情判断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3]。 部分乙肝感染患者血清HBsAg 水平较低,可能由于机体尚处于乙肝感染早期,体内乙肝病毒复制在血中呈低水平表达[4]。此外,某些药物也可能造成乙肝病毒基因发生突变,使得HBsAg 呈低水平表达,不同检测方法检测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检测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容易导致误诊或者漏诊,影响检测准确性,难以为临床制定针对性病情控制方案提供准确依据[5]。

金标法具有操作迅速、简单等特点,可进行单份操作,无需应用特殊设备,但是灵敏度相对较差且检测成本相对较高,导致临床应用受限[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可重复、特异度及灵敏度高等特点,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干扰因素较多,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加样等环节容易引发误差[7]。 此外,受外源性物质以及内源性物质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8]。 化学发光法为临床进行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的金标准,为临床常规用免疫分析方法,应用快捷、安全、方便且具有可重复、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等特点[9]。但是该检测方式具有成本高等特点, 基层单位推广及应用难度较大,无法作为常规检测方式, 为HBsAg 弱阳性标本实施化学发光法检测能够使检测准确率得到提高[10-11]。

该研究中,金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检测敏感度88.78%、特异度93.81%;化学发光法检测敏感度96.94%、 特异度96.46%;酶联免疫法检测敏感度高于金标法,化学发光法检测准确度、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金标法,但是化学发光法各项观察指标均略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法。 殷蓓琦等学者的相关研究[12]中,酶联免疫法HBsAg 检测特异度84%、敏感度80%,化学发光法检测特异度96%、 敏感度96%, 胶体金法检测特异度80%、敏感度72%,通过对比可知,化学发光法检测特异度及灵敏度均高于其他两种检测方式,酶联免疫法检测特异度及灵敏度较胶体金法高,提示3 种检测方式中化学发光法检测价值最高,和该次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金标法在HBsAg 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低,可作为初筛检测方式,化学发光法检测价值略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为患者实施联合检测有助于使诊断准确率获得显著提高,可有效降低假阳性及阳性率,为临床及早发现病情并进行采取针对性防控手段以及病情控制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免疫吸附化学发光准确度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氟苯尼考
一款基于18位ADC的高准确度三相标准表的设计
免疫吸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进展
氧化锌纳米颗粒增强鲁米诺EDTA化学发光测定咖啡酸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泌乳素的性能验证
梅毒实验诊断中增强化学发光技术与其它血清学比对以及在急诊筛查流程的探讨
抗坏血酸-(荧光素+CTMAB+Cu2+)化学发光检测尿液的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