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临床分析

2021-07-28 03:52郭克
系统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兰索拉莫沙流性

郭克

滨州市妇幼保健院内科,山东滨州 25660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继而引起胃部炎症的疾病,临床患病率为全部胃炎的12.3%左右[1]。 胆汁酸可损伤胃黏膜屏障,刺激胃黏膜,导致氢离子弥散,引起胃黏膜出现水肿、出血、糜烂等改变。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约有15%的患者合并胃溃疡,临床症状表现为反酸、呕吐、腹部疼痛、嗳气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2]。 临床上主要给予抑酸剂、胃动力药等药物治疗。 该研究拟选该院自2019 年1—12 月期间诊治的103 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治疗比较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与胃动力药莫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胃分泌、胃内病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诊治的103 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胃镜证实胃内有胆汁,胃黏膜充血,患者有腹部疼痛、恶心、反酸、呕吐等症状;近1 个月未接受相关治疗;无兰索拉唑、莫沙必利过敏史。排除标准:合并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合并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手术史;合并严重糖尿病。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 例、观察组52 例,对照组男 29 例,女 22 例;年龄 23~67 岁,平均(42.96±6.32)岁;病程 1~7 年,平均(3.75±1.12)年。观察组男 28 例,女 24 例;年龄 21~69 岁,平均(43.05±7.14)岁;病程1~8 年,平均(3.79±1.06)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禁烟禁酒,饮食戒辛辣、油腻、咖啡、浓茶。 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国药准字H19990315)5 mg/次,3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兰索拉唑(国药准字 H20065186)30 mg/次,1 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显效:腹痛、反酸等症状完全消失,胃镜下胆汁反流消失,胃黏膜恢复正常;有效:腹痛、反酸等症状缓解,胃镜下胆汁反流、胃黏膜组织学改善;无效:腹痛、反酸等症状无变化,胃镜下胆汁反流、胃黏膜组织无改善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组内例数×100.00%。 ②观察两组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百分比: 监测24 h 胃内胆红素水平, 光吸收值≥0.14 表示存在胆汁反流,计算24 h 反流次数、反流时间百分比。 ③比较两组的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④比较两组的胃镜分级:Ⅰ级:黏液糊清亮,淡黄色,少量胃液潴留,黏膜无黄染。Ⅱ级:黏液糊呈黄色清亮,中等量胃液潴留,黏膜局部或散在黄染。 Ⅲ级:黏液糊呈绿色,大量胃液潴留,黏膜广泛黄染。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 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反流次数、反流时间百分比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的24 h 反流次数、 反流时间百分比为(38.32±15.01)次、(47.25±13.19)%,治疗后分别为(15.85±6.34)次、(18.22±8.97)%;治疗前对照组的24 h 反流次数、反流时间百分比为(38.11±14.62)次、(46.93±12.67)%,治疗后分别为(26.13±9.35)次、(24.69±9.77)%;治疗后两组 24 h 反流次数、反流时间百分比均减少, 其中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2、3.502,P<0.05)。

2.3 两组患者血浆GAS、MTL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浆GAS、MTL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 GAS 水平下降,MTL水平升高,其中观察组GAS 水平低于对照组,MTL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血浆 GAS、MTL 水平比较[(),pg/mL]

表 2 两组患者血浆 GAS、MTL 水平比较[(),pg/mL]

组别GAS治疗前 治疗后MT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2)对照组(n=51)t 值P 值86.72±21.23 87.05±23.76 0.075 0.940 62.87±15.60 78.56±16.12 5.067<0.001 281.15±31.71 282.68±30.95 0.250 0.803 357.18±37.27 315.07±35.52 5.927<0.001

3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 多发病,该病的发生与十二指肠异常蠕动或幽门口开放有关,其中胃溃疡是胆汁反流性胃炎常见合并症[3-5]。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的治疗要兼顾胃黏膜保护、 抑酸、协调胃幽门十二指肠的协同作用, 减轻胃黏膜损害,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6-8]。 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合用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为溃疡部位修复提供有利条件。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 82.35%(P<0.05), 治疗前两组血浆GAS、MTL 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 24 h 反流次数、反流时间百分比均减少,其中治疗后观察组24 h反流次数、反流时间百分比为(15.85±6.34)次、(18.22±8.97)%,少于对照组的(26.13±9.35)次、(24.69±9.77)%(P<0.05); 治疗后两组血浆 GAS 水平下降,MTL 水平升高,其中治疗后观察组 GAS 水平为(62.87±15.60)pg/mL, 低于对照组的(78.56±16.12)pg/mL,MTL水平为(357.18±37.27)pg/mL,高于对照组的(315.07±35.52)(P<0.05); 胃肠激素中 GAS 分泌过多、MTL 分泌不足可影响胃排空,使其排空时间延长,导致胆汁、肠液等反流并潴留胃内时间增加,使胃黏膜长时间受到酸性刺激,从而促使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的发生发展[9-10]。 因此,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水平对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具有一定的帮助。类似研究表明[11],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莫沙比利、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后,胃动素由(255.8±28.9)ng/L 上升至(357.0±41.6)ng/L,胃泌素由(217.4±32.6)ng/L 降至(75.5±18.0)ng/L,临床痊愈率 61.54%,显效率 27.69%,有效率7.69%。 同时,相关研究表明[12],莫沙必利、兰索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总有效率为91.84%,优于单纯应用兰索拉唑总有效率73.46%(P<0.05)。 该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类似,其原因可能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联合应用,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减少反流物潴留胃内,抑制胃酸,改善胃肠功能,利于充血、水肿、溃疡等病变组织修复,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溃疡的治疗中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联合用药方式能够通过多途径、多环节的药理作用改善胃内环境,减少反流次数、缩短反流时间,改善胃肠激素分泌水平,为病变黏膜的修复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促进病变黏膜病理逆转,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兰索拉莫沙流性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