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2021-07-28 03:52梁柱
系统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假体股骨头高龄

梁柱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1 医院骨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高发性骨科疾病,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数也随之增多。该病症的发病原因为粗隆部血运丰富造成髋内翻情况,多由长久卧床导致。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局部肿胀、运动功能障碍等,对患者正常生活形成严重影响[1-2]。 临床对该病症的治疗方式,主要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保守治疗主要针对稳定性骨折患者,但保守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较多并发症, 如压力性损伤、肺炎、感染等,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安全[3]。 因此,该文选取 2017 年 1 月—2019 年 10 月该院纳入的 9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该院纳入的92 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参照组、观察组,每组 46 例。 参照组中,男 27 例、女 19 例;年龄 74~82 岁,平均年龄(77.48±2.57)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坠落、摔倒、其他,例数分别为 9 例、10 例、12 例、15 例。 观察组中,男 28 例、女 18 例;年龄 73~84 岁,平均年龄(77.39±2.64)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坠落、摔倒、其他,例数分别为 10 例、11 例、11 例、14 例。 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和家属均了解该研究内容和意图, 并同意进行该项研究;该研究已经通过该院相关医学伦理组织审批。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治疗,具体方式为:为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操作,让患者平卧在牵引手术床上,进行牵引复位操作,通过C 臂机对复位情况进行检测,复位满意后,纵切大粗隆顶端处,做长约6 cm 的切口,将导针插入粗隆顶至股骨髓腔,实施扩髓操作,之后沿着导针方向置入股骨近端髓内固定主钉,取出导针,置入股骨头颈内,正位可见股骨头中线偏下,侧位可见股骨颈正中,顺着导针将螺旋刀片置入股骨头内并锁定,再在远端定位,拧紧交锁螺钉和主钉尾帽,最后对术野做冲洗操作,对切口进行缝合。

观察组患者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使用国产双极人工股骨头进行,具体方式为:为患者实施腰麻或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患者选择侧卧姿势,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展现骨折端与关节囊,截取小粗隆上方1 cm 处骨头,将股骨头取出,对其大小进行测量,并将小粗隆骨折块使用钢丝进行固定, 可将骨头颈部骨块进行截取、移植,再进行股骨近端扩髓操作。扩髓之后确认股骨柄型号并安装假体,通常应用非骨水泥假体, 若患者为严重骨质疏松则使用骨水泥假体。试模成功后进行安装,之后复位双极股骨头,再复位固定大粗隆骨折块,确认关节活动度和稳定度,防止伤口负压引流,之后进行关节囊、后旋肌群的原位缝合操作,依次对切口进行缝合,最后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并严密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指标、康复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手术指标包括髋关节功能评分、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4 方面,其中,髋关节功能利用髋关节Harris 评分进行评估,满分为100 分;康复效果包括优、良、中、差4 方面,应用髋关节Harris 评分作为判定标准,其中,≥90 分为优,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中,<70 分为差;不良反应包括股骨头坏死、感染、内固定松动、髋内翻4 方面。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各手术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参照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包括大粗隆与小粗隆两部分,大粗隆是指骨上段接近髋关节的部位正外侧的骨性突起;小粗隆指的是骨上段接近髋关节的部位内侧的骨性小突起[4-5]。 骨折发病率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所占比例较高,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因此该类骨折的发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跌倒、撞击、扭转均可造成该类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下肢骨折,又叫做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髋部骨折,其特点为出血量多,疼痛感强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一定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会对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形成巨大负担,所以必须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治疗。临床对该病症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目的以矫正畸形,恢复、改善关节运动能力为主[6-7]。

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人工关节置换术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术两种, 后者为传统治疗方式,具有恢复时间长、卧床时间长的弊端,对患者预后非常不利。 另外长久卧床会造成不同程度并发症,如肢体旋转畸形、肌肉废用性萎缩、坠积性肺炎等,严重者会产生深静脉血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传统治疗方式逐渐被人工关节置换术所替代[8-9]。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新型手术方式, 能够弥补传统手术难恢复、早期难以离床活动的不足,该种治疗方式指的是利用外科手术的形式将人工关节假体植入患者体内取代患病关节, 该种治疗方式可以减少关节痛感,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术后恢复较快,对预后十分有利。 为患者使用双极股骨头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最大限度保证骨折稳定度, 利于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且熟练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同时使用长柄生物假体可以确保术后假体的稳固性,不但可以增加髓腔接触面积,还能有效贴合股骨近端生理特征,对大小粗隆的固定具有保障意义[10]。 人工关节置换术过程中,将假体复位后再对大粗隆骨折块进行固定,可以确保髋关节稳定性,防止出现骨水泥不良反应,促进骨折愈合[11]。 朱江等[12]研究中显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其治疗优良率(91.67%)与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数据均显著优于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治疗组别; 该研究中:观察组康复效果优良率为95.65%,显著高于参照组,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该研究数据与朱江等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后,患者卧床时间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加快,且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假体股骨头高龄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全髋翻修术后组配式与一体式假体下沉率比较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口内纵型“川”字切口假体隆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