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2021-07-28 03:52钱柳旒
系统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白三烯特钠孟鲁司

钱柳旒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苏启东 226200

临床上,喘息性支气管炎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通常由多种病原引发[1]。 研究显示,该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毛细支气管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出现炎细胞浸润情况,气道黏膜与血清内炎性因子大量释放,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内分泌物明显增多,最终阻塞小气道[2-3]。 以喘息为主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患儿喘息症状极易反复发作,并且伴有咳嗽、胸闷或气促,通常会因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加重[4]。临床通常会采用平喘、抗炎等常规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但其针对性与有效性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5-6]。孟鲁司特钠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对气道高反应进行有效控制,将病理阻断[7]。 鉴于此,为改善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该研究在该疾病治疗中采用孟鲁司特钠, 并选取2017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90 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诊治的90 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无用药禁忌证;②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支气管异物;②心力衰竭。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共45 例,男24 例,女21 例;年龄 15 个月~7 岁,平均(3.26±0.55)岁。 对照组共 45 例,男 36 例,女 9 例;年龄 11 个月~7 岁,平均(3.18±0.58)岁。 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儿家长均对研究知情同意,且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 对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进行有效维持, 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可采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国药准字H20054213),30 mg/(kg·次),2 次/d;或注射用头孢唑肟(国药准字 H10890004),40 mg/(kg·次),2 次/d;或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国药准字 H20083490),30 mg/(kg·次),2 次/d;或注射用头孢呋辛(国药准字 H20160012),50 mg/(kg·次),2 次/d;或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国药准字 H20060600),50 mg/(kg·次),2次/d;或注射用头孢他啶(国药准字 H10850004),40 mg/(kg·次),2 次/d;行抗感染治疗,均治疗7 d;同时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国药准字H20203063;规格: 2 mL:1 mg×5 支×6 袋)加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溶液(规格:2.5 mg;2 mL×20 支)或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国药准字 H19990233;规格:2.5 mL:2.5 mg×10 支)以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时间10 min/次,2 次/d,均连续治疗7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给予患儿孟鲁司特钠(国药准字 H20083372;规格:10 mg×6 片)口服,以年龄为依据,设置用药剂量,2 岁及2 岁以下为2.5 mg;2~5 岁为 4 mg;5~14 岁为 5 mg,1 次/d,1 个疗程为 2周,连续行2 个疗程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症状消失时间。

疗效评定标准:经治疗,气喘、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则为显效;经治疗,气喘、咳嗽等症状有所减轻,体温有所降低,则为有效;经治疗,气喘、咳嗽等症状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加重,体温未降低,则为无效[8]。 (有效例数+显效例数)/45×100.00%=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失、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住院时间比较[(),d]

表 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住院时间比较[(),d]

组别 气喘消失 咳嗽消失 体温正常 住院时间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4.85±0.58 3.32±0.28 15.936<0.001 4.68±0.65 3.52±0.19 11.491<0.001 3.69±0.58 2.21±0.16 16.501<0.001 8.78±0.69 6.12±0.12 25.478<0.001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治疗期间,观察组2 例患儿腹泻,2 例患儿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1 例患儿皮疹,2 例患儿腹泻,2 例患儿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3 讨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9]。 以往认为该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诱导,为此临床通常会采用抗病毒与抗菌治疗措施进行治疗[10]。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发现炎性因子与机体氧化应激在该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炎性反应过程中,免疫调节失衡可能在炎性反应水平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1]。 近年来,临床渐渐认识到免疫调节和炎性反应之间的相互制衡作用。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力相对较弱,故极易被病毒感染。

临床相关研究显示, 呼吸道被合胞病毒感染后,会有半胱氨酸白三烯大量释放,升高体液或呼吸道局部半胱氨酸白三烯水平,这也是诱发喘息的一个重要机制[12]。 半胱氨酸白三烯结合靶细胞膜上受体,促进气管收缩, 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量与血管通透性,进而引发通气功能障碍、气道堵塞与狭窄,患儿也会随之出现喘息、咳嗽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除此之外,感染过程中的喘鸣音与呼吸道分泌的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半胱氨酸白三烯水平增加具有密切相关性。 为此,临床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关键为抗病毒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对半胱氨酸白三烯炎性介质分泌进行抑制。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气喘消失、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2±0.28)、(3.52±0.19)、(2.21±0.16)、(6.12±0.12)d,均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孟鲁司特钠治疗可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韦茂汉等[13]学者经研究也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 高于对照组的76.75%(P<0.05);观察组气喘消失、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1±1.14)、(3.54±1.18)、(2.34±0.98)、(6.78±1.25)d,均短于对照组(P<0.05),这与该研究结果高度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孟鲁司特钠的有效性。 究其原因,孟鲁司特钠不仅对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具有较高选择性与亲和力,同时还能对气道平滑肌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多肽活性进行抑制,避免其与受体进行结合。除此之外,该药物还能增加血管通透性,避免引发通气功能障碍、气道堵塞与狭窄,将气道壁内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 最终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且用药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白三烯特钠孟鲁司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白三烯对患儿发生迁延性肺炎的影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结核分枝杆菌及抗原ESAT-6、Ag85B对中性粒细胞白三烯B4表达的影响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9例疗效评价
孟鲁司特联合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