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2021-07-28 03:52梁怡虹程方圆
系统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皮质醇手术室优质

梁怡虹,程方圆

1.日照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日照 276826; 2.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泰安院区手术室,山东泰安 271000

手术治疗是目前医院常见的治疗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人体各种疾病中[1-2]。随着医学水平及临床护理技术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手术痛苦,使多数疾病得以治愈。 但手术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问题,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痛苦[3-4]。因此高效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开展的关键,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5]。从护士的角度来说,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通过参加培训使其掌握更多地专业知识,提升个人素质。 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索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 2016 年3 月—2018 年 3 月来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18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来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18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 对照组中男 47 例,女 43 例;平均年龄(39.57±4.23)岁;其中泌尿系手术 23 例、骨科手术 17 例、心血管手术34 例、妇科手术16 例。 研究组男46 例,女44 例;平均年龄(39.65±4.12)岁;其中泌尿系手术20例、骨科手术19 例、心血管手术32 例、妇科手术19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智力与精神正常,意识清晰,无沟通障碍;②无恶性肿瘤;③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患者及其家属知此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流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②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③合并严重肝肾疾病或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类疾病者;④妊娠哺乳妇女。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室护理,即术前由护理人员向患者接受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于术前1 h 核对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并认真检查手术所需器械。 术中与麻醉师密切配合,建立静脉通道,并快速、准确向主刀医师传递手术器械,在结束手术与关闭胸腔前,落实手术核查制度,并做好手术记录,术后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与住院部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步骤为:(1)术前护理:①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评估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②多数患者在术前会出现紧张、害怕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问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将手术的具体流程与重要性告知患者,使患者对手术有一定认识,加大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手术护理工作的了解。 ③解答患者内心存在的疑问,消除疑惑,提高患者的临床配合度。④完善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与术中常见问题,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 (2)术中护理:①护理人员于手术前30 min 进入手术室,调节好室内温度、湿度,时刻保持手术室内的清洁,对所需手术器材和环境进行消毒,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手术环境。②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主动与其进行交流,并告知手术过程中的配合要点,予以安慰和鼓励,减少患者的紧张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3)术后护理:①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将附于患者皮肤表面的血迹擦拭干净,并帮助患者盖被或穿衣,以便保护患者隐私,后将患者送至病房内休息。 ②对患者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术后及时与家属取得沟通,并告知家属手术情况及术后护理要点。 ③患者麻醉苏醒后,通过简单交流后了解患者情况并叮嘱加强营养和注意休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④确认患者符合出院条件后,建立健康档案,便于后期跟踪随访。

1.4 观察指标

采用中文版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6]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焦虑与抑郁情况进行评价。两个量表均有20 个评分项目,每个项目按照症状出现的频率具体分为4 个评分等级,即:1 分(无或偶尔)、2 分(有时)、3 分(经常)、4 分(总是),满分为80分, 分界值为 50 分, 其中 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69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抑郁自评量表共有20 个陈述句和相应的问题条目对应,其中不同条目对应症状不同,根据1~4 级评分,20 个条目反映抑郁状态四组特异性症状,包括精神性、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以及抑郁的心里障碍等,1 分(无或偶尔)、2 分(有时)、3 分(经常)、4分(总是),满分为80 分,分界值为50 分,其中评分在50 分以下为无抑郁,50~59 分为轻度抑郁,60~69 为中高度抑郁,70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采用该院自拟的患者术后护理知识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内容包括:用药知识、日常饮食、康复训练、疾病知识等4 项内容,每项内容总分为25 分,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术后护理知知晓度越高。

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手术应激反应指标检测。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高速低温离心后取血清检测。 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体内的皮质醇、胰岛素含量,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SAS、护理知识 、SDS 得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的SAS 评分、 护理知识得分、SDS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术后 SAS、护理知识、SDS 评分比较[(),分]

表 1 两组患者术后 SAS、护理知识、SDS 评分比较[(),分]

组别 SAS 护理知识 SDS研究组(n=90)对照组(n=90)t 值P 值43.44±3.25 53.22±2.16 23.776<0.001 88.23±3.42 73.14±3.17 30.699<0.001 46.41±2.65 52.27±2.31 15.814<0.001

2.2 两组患者术中HR 与MAP 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HR 与MAP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术中 HR 与 MAP 比较()

表 2 两组患者术中 HR 与 MAP 比较()

组别HR(次/min) MAP(mmHg)研究组(n=90)对照组(n=90)t 值P 值89.24±6.77 114.21±6.46 25.315<0.001 74.62±4.28 87.31±4.52 19.340<0.001

2.3 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皮质醇、血糖、胰岛素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比较()

组别 皮质醇(nmol/L) 血糖(mmol/L) 胰岛素(μU/L)研究组(n=90)对照组(n=90)t 值P 值516.48±27.83 568.48±27.83 12.534<0.001 5.25±0.36 6.27±0.41 17.735<0.001 0.08±0.02 0.13±0.03 13.156<0.001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文护理模式的不断推广与应用,越来越多的医院将优质护理引入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使得护理工作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7-9]。优质护理重视对患者的人性关怀, 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消除术前的紧张、恐惧心理,将对患者的心灵安抚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升医院的护理水平[10-12]。从护理学的角度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从患者自身健康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后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传统手术室护理措施往往忽视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仅注重术中护理过程,无法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13-14]。

焦虑又被称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以无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持续而显著的紧张不安,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慢性焦虑障碍。焦虑自评表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焦虑自我评价工具,能准确反映有焦虑倾向患者的主观感受。此次研究针对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予以心理辅导,通过与患者的术前沟通,将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与过程告知患者,消除其术前的焦虑情绪。 该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的SAS 评分为 (43.44±3.25)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22±2.16)分(P<0.001),实验结果与潘世群[15]所撰写的 《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疗效分析》结果相符,具有一致性,文章指出“优质护理组患者的SAS 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其中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术后 SAS 评分为(43.26±2.73)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的(52.17±2.34)分(t=15.672,P<0.001)”。意在说明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改善术后焦虑状态,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医院在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管理中,根据手术室护理的特殊要求,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方式,对临床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及护理技能等内容进行针对性培训,向手术室护理人员传播正确的护理宗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关怀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水平[16]。 皮质醇属于一种糖皮质激素,是机体应激反应的一项重要指标,当人体受不良因素刺激时,肾上腺皮质醇分泌增多,导致术中患者的血糖水平上升,从而促进胰岛素水平的升高。 该次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术中的皮质醇、血糖含量分别为(568.43±27.83)nmol/L、(6.27±0.41)mmol/L,明显优于研究组的 (516.48±27.83)nmol/L、(5.25±0.36)mmol/L(P<0.001)。 实验结果与韩风等[17]所撰写的《全程无缝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结果相符,具有一致性,文章指出“观察组患者术中皮质醇、 血糖含量分别为 (569.38±31.67)nmol/L、(6.24±0.52)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9.67±28.42)nmol/L、(5.23±0.27)mmol/L(t=7.347,P<0.001)”,意在说明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引入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手术舒适度。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引入手术室护理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手术舒适度,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因此值得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皮质醇手术室优质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