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7-28 03:52张艳琼
系统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胰腺炎研究组护理

张艳琼

云南省大姚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云南大姚 675400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该疾病在患病后快速恶化,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该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 占全部胰腺炎的20%左右,属于全身心疾病。患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急性疼痛,恶心呕吐,血胰酶升高和发热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在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以补液,预防感染,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失衡等措施为主。 因为病情较重,许多患者在治疗期间,极易因为担心病情预后而出现各种负面情绪,严重时甚至不愿配合治疗。 如在治疗期间配合个性化护理措施,可在缓解病情的基础上改善患者负面情绪[1-2]。该文的研究内容即为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选择2018 年1 月—2020 年2 月的120 例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0 例分为两组。在研究组(60 例)中,患者平均年龄为(52.9±6.4)岁;男女比例为 6∶4。 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3.2±7.4)岁;男女比例是7∶3。所选患者的一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是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的。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选择的患者对该研究知情,自愿配合完成全部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无其他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精神清醒,意识正常。 排除有其他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不愿参与研究;中途不得不退出研究,如转院或死亡等;无法清晰自主回答研究人员提出的研究相关问题;家属对该研究有强烈排斥心理。

1.3 方法

全部患者在接受相同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在患者治疗期间勤巡视病房,定期开窗通风,满足患者合理的基本需求,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按时用药,为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 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用药护理 在患者进入该科室后, 快速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分别用于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持续泵入胰酶活性抑制药物。 进行静脉给药时,以大血管留置针为主,以有效避免反复穿刺,积极预防感染和静脉炎,增强患者舒适度。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肾功能情况调节滴速,避免滴速过快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护理人员需要熟知其功能和用法,配伍禁忌[3]。遵医嘱给药,禁止擅自更改医嘱。 遵守个体化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用药,以保证药物可以取得预期的疗效。 用药期间加强巡视,确认患者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4]。

1.3.2 心理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 病程长病死率高。 在患病后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腹部疼痛,因为治疗期间需禁食,通过胃管保证营养供应,一系列的因素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如悲观、恐惧、抑郁等。当负面情绪严重时,患者甚至抵触治疗,会影响治疗效果。 故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在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和宗教信仰等信息后,针对性进行护理。 保证患者所居病室的安静整洁,对待患者足够耐心和细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渴望,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 需要接受各项检查前,为患者讲解检查的方法和目的,保证患者的配合,在检查时,动作轻柔,减少患者承受的痛苦。 为患者介绍经积极接受治疗后病情有显著恢复的患者, 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

1.3.3 饮食护理 治疗期间患者需禁食, 通过胃管补充营养,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营养剂以白蛋白和肠外营养剂为主, 以免禁食影响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在病情被有效控制后可进食流质饮食,病情平稳后进食软质、易消化的食物;在患者血尿淀粉酶指标恢复正常且无肠麻痹后,可遵医嘱经口进食,饮食以清淡、低脂、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普食、禁食高脂食物[6]。

1.3.4 体位护理 治疗期间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体位以屈膝侧卧位为主, 这一体位可降低机体代谢率,使患者脏器血流量增加,胰液和胃液分泌减少,促进患者受损组织的修复,促进患者体力的恢复,促进患者康复,且这一体位还能有效缓解患者腹部疼痛。 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需要勤翻身,积极预防压疮[7]。

1.3.5 胃管护理 在治疗期间常配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插管前,需要与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保证患者配合操作,插管前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在咽喉局部喷洒利多卡因,插管时动作轻柔,插入15 cm 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插入55 cm 后,向管内注射温开水并回抽,确认是否插管成功。成功插管后,密切观察引流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一旦有异常,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每天冲洗胃管,冲洗液为生理盐水,一次用量约50 mL。 将治疗药物注入胃管后,需夹闭胃管至少30 min,以保证胃肠道充分将药物吸收。向胃管内注射时,需要协助患者取半坐位,以免反流性食管炎等加重患者的呕吐程度[8]。 为患者提供胃肠内营养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抬高床头,避免食物反流。 喂食前先向管内注射约500 mL5%葡萄糖盐水,确认患者没有不适后在输注营养液。 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喂食的速度和剂量。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如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遵医嘱给予甲氧氯普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1.3.6 腹压监测及护理 如患者腹压过高, 会对周围组织和器官正常的血液循环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其活性,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所以需要密切监测腹压,一旦过高,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治疗,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每日为患者测量腹围2~3 次,记录动态变化情况。测量的准确方法为,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排空膀胱,以耻骨联合为零点,连接三通和双腔尿管,向膀胱内注射等渗盐水50~100 mL,连接标尺,此时水柱的高度即为腹压。 在正常情况下,腹压在10 cmH2O。腹压过高时可遵医嘱腹腔穿刺引流或导泄, 导泄时,灌注药物后顺时针按摩患者腹部,注意做好患者的肛周和皮肤护理[9]。

1.3.7 预防控制感染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原因不再是原来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而是后期的感染。内源性或外源性的细菌入侵,导致患者全身或局部的防御功能受到严重抑制,从而发生感染。 针对上述情况,需要在患者所居病室内配置空气净化装置,按时净化空气,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按时为患者的各种管路消毒。 加强基础和生活护理,积极避免患者接触感染源。 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或胰腺分泌抑制药物。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一旦患者出现高热,立即采取降温措施,以有效预防或将感染控制在可控范围内[10]。

1.3.8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在治疗期间, 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治愈有足够的信心。 出院时,告知患者坚持在住院期间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日常注意休息,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加强机体抵抗力,日常保持情绪平和,避免过分劳累[11]。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评价标准为患者的疼痛程度。 患者无恶心呕吐,无疼痛,则表示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有所改善,疼痛不甚可忍受,表示治疗好转;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无改善,疼痛剧烈无法忍受,表示治疗无效。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焦虑程度改善程度越好。向两组患者发放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完全满意、部分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完全满意例数+部分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分]

表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分]

组别S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SD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32.15±4.14 31.55±4.48 0.765>0.05 18.86±4.12 22.38±4.25 4.606<0.05 25.32±4.03 25.02±5.31 0.349>0.05 16.38±2.40 19.86±5.12 4.767<0.05

2.3 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为该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故在患病后, 必须及时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并发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护理干预贯穿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需要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给药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及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主治医师对症治疗,以免病情进展为胰性脑病、败血症等。做好心理护理, 保证患者以积极的心理面对疾病及各项治疗措施,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保证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呕吐及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性状和量。加强巡视,注意患者是否出现了烦躁、反应迟钝等表现,一旦发现,需要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治疗或抢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病后极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最终死亡的重要原因。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出现这一并发症。 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立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调节氧流量为5~6 L/min,必要时采取机械正压通气。密切监测患者的动态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指标,30 min 做1 次血气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对通气方式和氧气浓度等进行调整。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检测时间间隔。 保证患者可顺畅呼吸,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通过咳嗽排痰,必要时可进行吸痰。协助患者勤翻身,因为翻身可以改善通气和血流灌注,经过雾化后,可以更好地排出痰液。

该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 73.33%(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评分(18.86±4.12)分、抑郁评分(16.38±2.40)分低于对照组的(22.38±4.25)分、(19.86±5.12)分(P<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 这与宋琳琳[12]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3%高于对照组81.4%(P<0.05), 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治疗期间患者的安全,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猜你喜欢
胰腺炎研究组护理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