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大学眼科学教学内容优化

2021-07-28 08:15孙嘉星晏贤春马济远李娜敏窦国睿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军事医学军医大学军医

孙嘉星,晏贤春,马济远,武 静,李娜敏,周 健,窦国睿*

(1.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学教研室,西安 710032;2.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西安 710032)

军医大学教学正向实战化任职教育不断靠拢[1]。军医大学的眼科学授课应突出部队常见眼病诊治、眼部战创伤救治及特殊军事环境下的眼部损伤和防护等军事医学内容,从而提升学员任职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反思和优化。

1 军医大学眼科学教学的主要问题

1.1 理论教学与部队实际贴合不够紧密目前,军医大学眼科学教学使用国家通用教材,尚缺少军事医学专业教材;教学内容设置多以基础知识和疾病为中心,对部队疾病谱特点、特殊作战环境下的眼部失能和防护及特殊军兵种的眼部生理保障等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与部队实际需要不能很好匹配。

1.2 缺少基于专业特点的个性化教学内容军医大学眼科学的授课对象岗位要求具有多样性。以本校特色航空航天临床医学专业为例,教学需涉及大量飞行条件下的眼特殊病理生理及防护内容,虽然在《航空航天临床医学》课程中包含眼科内容6~8学时,但这门课程同时兼顾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外科等多个专科内容,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学员对特定专科内容消化吸收和掌握程度均不够理想,导致岗位任职能力差[2]。

1.3 临床实践未能适应任职岗位需求军医大学学员的教学和实习多在附属医院和战区总医院完成,相应专科划分细;而在基层部队实践中,往往需要卫生保障人员在有限的设备支持下,快速考虑、鉴别可能的疾病,判断轻重缓急,给出急救措施或转诊、后送处置。既往眼科学教学往往偏重理论知识和临床救治,基于部队实际操作性不够强,导致教学内容与学员未来的工作实践相脱节。

2 军医大学眼科学的教学现状与需求

抽取某校已完成眼科学课程的大四年级学员和规培轮转的基层部队军医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眼科学的认知情况,并比较学员任职前后知识储备和需求差异,了解目前教学的不足之处。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本科学员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5份,回收率为83.3%(表1)。基层军医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91.4%(表2)。

表1 参与研究的本科学员的基本信息

表2 参与研究的基层军医的基本信息

2.2 眼科学教学现状及需求问卷中设计初步评判研究对象的眼科学基本知识和对眼科常见病和急症的处置能力评分,按答对比例进行赋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结果显示,基层军医组较本科学员组处置能力差(表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此外,笔者还调查基层军医组对上述能力的自我评价(表4)。结果显示,仅21.9%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了解眼的结构”及“能识别部队常见眼病”(≥4分),一半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不能处置常见眼病或进行眼外伤的急救”(≤2分)。以上结果表明,学员毕业任职后眼科学知识掌握下降,对眼科常见多发病和急症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眼科知识不在执业医师考查范围内,且与其他科室联系较弱,学员接触少,易遗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基层实际条件和疾病谱与教学医院有一定差距,学员任职后难以联系习得的知识进行实地处置。

表4 基层军医对眼科学基础知识和眼科常见病及急症处置能力的自我评价

2.3 现行眼科学教学尚难满足部队需求针对目前眼科学教学是否能满足部队保障需求对本科学员和基层军医分别进行调查(表5)。结果显示,约73.6%的本科学员认为现行教学可以满足部队保障要求(≥4分),但这一比例在基层军医中仅为13.5%。这一差异表明,学员在岗位任职之后普遍感到部队实际需求与教学内容存在差距。此外,77.6%的本科学员认为眼科学教学中应该再补充军事相关内容,82.3%的基层军医认为应当增加面向部队基层医疗卫生保障人员的眼科学继续教育。

表5 现行眼科学教学是否满足部队保障需求的评价

3 军医大学眼科学教学内容优化的建议

3.1 紧贴部队实际 优化教学内容制约提高任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对军队情况了解较少[3]。鉴于此,可采取鼓励教员结合代职、军事医学鉴定等时机进行部队实地考察调研,也可考虑定期安排青年教员深入基层单位进行巡诊或短期走访等,有计划地调研军队保障中存在的切实问题。此外,教研室应针对不同岗位需求编撰相应讲义,区分对象授课,强调军队实际问题和军事医学最新成果。

3.2 以需求为导向 丰富教学模式近年来,包括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C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4]、TBL(以小组为基础的学习)[5]和翻转课堂[6]等新的教学模式引入,使课堂主体从“教员”过渡到“学员”,培养学员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军医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更可以结合军事医学特色和多种教学模式,以需求“设问”,提升学员学习效果。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突出实践技能培养,例如增加军人门诊见习实习、便携式检眼镜操作培训及判读视野、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等。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可尝试将学员在实践技能培训过程中的“参与度”纳入考核体系中,或设置部队实景案例进行考查,促使学员真正了解岗位需求,自觉提升任职能力。

基层军医作为部队通科医学保障人员,并不需要全盘掌握眼科学知识,而是对重点专题内容做到“了解”、“会用”和“会讲”。在这一层面上,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作为课堂授课的补充。通过通俗易懂的专题线上课程制作,既可以针对部队常见病进行授课,也可以建设在岗学习-入学前考试-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的分层次教学体系,从而拓展任职教育培训的内容[7]。模拟训练也是下一步军事医学教学实施的重要手段[7],也可参照外军经验[8],依托并完善现有医学模拟训练平台,逐步形成眼科学一体化培训体系。

在军队院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立足岗位需求,传授学员“感兴趣”、“听得懂”、“用得着”的具有军事医学特色的眼科学内容,需要军医大学教员认真思考。未来教学应始终做到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基层军医任职能力。

猜你喜欢
军事医学军医大学军医
我是小小迷彩兵
我的太空梦
越是艰险越向前一一记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连建奇主任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实用医药杂志》专栏展现军事医学研究成果
我的军医爸爸
预选卫生士官高原军事医学地理与卫生保健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建立
《西南军医》2015年第17卷总目次
微格教学法在《军事医学地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原军事医学地理学》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