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视角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档案的建设现状

2021-07-28 15:07吴耀庭
档案与建设 2021年6期
关键词:档案

吴耀庭

摘 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近两百年时间,留下大量的原始档案文献。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藏有大量的国际共运档案文献,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且获取便利。基于档案学视角,澳大利亚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路径明确,内容多、开放程度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应用价值和知识价值。澳大利亚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为我国国际共运档案建设提供了相关思路,即建设档案数据库、多主体间合作以及促进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档案学视角;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档案;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

分类号:G279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rchives Construc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m Movement from the Archives Science Perspective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Archive of Australia

Wu Yaot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uhai, Guangdong, 519000)

Abstract: In the nearly two hundred yea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m Movement, a large number of archive documents have been left. Especially in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archives with rich content, a large time span, and easy acces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ves, this part of the archives construction path is clear, the key archives and the degree of openness are high, and it has high historical value, applied value and intellectual value of the archives. Therefore, this part of the archives provides relevant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y countrys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transport archives, namely,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database, the joint cooperation between multiple subjects and the promotion of archiv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words:The Archives Science Perspective;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m Movement;Archives; The National Archive of Australia

1 引言

近两百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下文简称“国际共运”)对于世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档案[1]。这些档案对于解读国际共运、还原国际共运的真实面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对于国际共运,在国内外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借此否定国际共运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也借此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与贡献[2]。因此,从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上看,整理搜集并正确解读国际共运的文献,能够对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起到重要作用。在当下正在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档案对近两百年的国际共运加以解读并建构,可提供党史教育的重要国际视角。

目前国内关于澳大利亚档案馆的档案文献、档案建设等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包括网站建设[3]、档案项目建设[4]等方面,也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5]对澳大利亚馆藏档案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成果都对本文框架建构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仍有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尤其是国际共运的档案文献整理。

作为一个学科间交互程度高的学科,档案学与多个学科存在重要的联系,包括国际共运学科。本文将从档案学视角出发,以案例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方法相结合,对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馆藏国际共运的档案文献进行介绍,从国际共运史料整理的现状出发,对澳大利亚国际共运档案的特点及价值进行探析,同时对中国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提出思考。

2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国际共运档案概况

在南半球国家中,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建设最为完善,其中包括档案馆的馆藏规模、数字化程度、开放程度以及档案类型等。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收藏了超4000万件档案,这一庞大的档案群跨越整个20世纪,部分档案可以免费下载。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保存有较多的国际共运档案。

2.1 档案的数量与主要内容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有关国际共运的档案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直接档案,可用簡单的“Communist”“Communism”“Communist Party”或“International Communism Movement”等关键词,对馆藏档案进行检索。这部分档案为核心档案,即与国际共运有直接联系,其数量可通过检索计算得出。第二种为非直接档案,即在档案里间接记录了国际共运的情况,这一部分档案数量较多,且无法直接计算得出。以“印尼共产党”为例,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中检索“PKI(Partai Komunis Indonesia)”或“Communism”等关键词,可以搜索出大部分有关“印尼共产党”的档案。还有部分关于“印尼共产党”的档案记录,零散见于“澳大利亚与印尼关系”的档案中。文章介绍的国际共运档案大部分为核心档案,即整卷档案以记录国际共运为主。

通过对两种档案的分类,对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中的核心档案进行检索并加以整理发现,目前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国际共运的核心档案共有4679件,其中开放获取的有3439件,免费获取的有440件,档案开放率达73.49%。这一档案开放率,便于中国国内学者对国际共运档案的获取。关于国际共运的非核心档案较多,数量不明,同样是解读国际共运的重要材料。

关于国际共运的4679件檔案,以“澳大利亚共产党在澳大利亚国内的活动”的档案为主要部分。这部分档案跨度从澳大利亚共产党的成立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澳大利亚共产党走向分裂时期,档案数量共2584件,开放档案数量2064件,档案开放率高达79.87%。这一部分档案详细记录了澳大利亚共产党在澳大利亚国内以及国际上的声音,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共产党的相关会议、规章制度、出版物以及同国际共运间的关系。这一部分档案包括澳大利亚中央政府对澳大利亚共产党的政策,最著名的有《共产党解散法案》及相关档案文献。澳大利亚共产党与澳大利亚政府间的关系,也在这些档案中以澳大利亚中央政府视角得以记录。

国际共运的档案中,一部分重要的档案是关于其他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首先就是与澳大利亚相邻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包括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其次就是西方阵营国家中与澳大利亚联系较为密切的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共产党活动。最后,还有部分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组织的档案资料,包括苏联共产党在国际上的活动等。部分档案涉及非洲国家共产党的活动。例如,一份1952年题为“Communism - Repor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South Africa(共产主义—南非共产党的报告)”的档案[6],记录了南非共产党在南非的相关活动,是研究南非共产党的重要档案之一。

在国际共运档案中,还有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档案。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是澳大利亚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一份1927-1928年的档案题为“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ecret Documents(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文件)”[7],是澳大利亚方面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份重要档案。大部分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档案基本上与贸易相关。这部分档案基本讲述关于中澳两国之间的关系。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4679份有关国际共运的直接档案,均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还有数量庞大的国际共运的间接档案,零散见于澳大利亚的其他档案中,对于直接档案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尽管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没有出台专门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项目,但对国际共运档案的建设仍较为成熟,也方便国内外学者加以利用。

2.2 档案的获取途径

有关如何获取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先前的学术成果都有所解读,即通过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官网进行检索。据相关学术成果显示: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网上搜索渠道与实地获取得到的档案数量基本一致,因此通过互联网渠道,可以实现足不出户,遍访档案[8],但较少有学者实地对某一档案的获取进行解释。

首先,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官方网站进行检索。检索的关键词为“Communist”“C ommunism”“Communist Party”或“International Communism Movement”等,这一基本检索能够直接检索到相关档案,并获取档案的相关信息,即档案的题名、时间、开放程度以及页数等内容。

其次,澳大利亚档案的4679份国际共运核心档案分为开放获取(“Open”或者“Open With Exception”)和尚未审查(Not Yet Examined)。在开放获取的档案中,分为付费获取(Order An Online Copy)和免费获取(View Digital Copy)。免费获取的440份档案中,档案厚度有4页到400多页不等,通过点击档案的数字链接,以PDF的形式直接下载,且不需要直接登录。所下载的每份档案在档案首页都有相关信息,包括题名、系列号、页数等直接信息。

在付费获取的档案中,可以选择“注册—登录—填写相关信息—付费”的方式,支付成功后,相关档案会通过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同时,付费获取的档案可以选择“不登录—填写相关信息—付费”的方式,通过填写邮箱,且所在国可以选择“中国(CHINA)”,以美元为支付货币。价格以档案的页数为单位,从36美元到225美元不等。这一获取途径,方便了中国学者对档案的直接获取。

最后,对于尚未审查的国际共运档案,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也没有关上获取的大门。学者可以申请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对相关档案进行审查,让档案成为“开放获取”状态。另外一条路径,学者可以与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中心联系,填写相关表格,申请解密更多的档案,甚至直接获取[9]。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关于国际共运档案,档案获取的途径依托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成熟的建设体系,获取渠道多且较为便利。档案获取的便利,为澳大利亚档案的利用打开方便之门。

3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国际共运档案的特点及价值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对外开放多个档案的项目,以丰富其档案来源[10]。针对澳大利亚国内的移民、公共卫生等方面,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建设了多维度的档案收集路径,以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为中心,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及民众通力合作,弥补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建设的档案群缺失问题[11]。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存有4000万件以上的档案,所有档案均设有统一建设路径。澳大利亚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路径呈现出鲜明特点,也让澳大利亚的国际共运档案呈现重要的价值。

3.1 档案的建设路径明确

在国际共运的档案建设中,澳大利亚的档案建设路径与其他项目的档案建设路径存在不同之处。这一不同之处体现在澳大利亚是西方国家,对于国际共运的发展戴有色眼镜。澳大利亚的国际共运系列档案,以澳大利亚外交部门和内政部门为档案建设的主要部门,即用A开头的档案系列号。这一背景是澳大利亚在二战结束前是英国的追随者,在二战结束后是美国的追随者这一事实。因此,对待澳大利亚国内的共产主义运动以及国际上的共产主义运动,档案资料来源于澳大利亚外交部和相关内政部门。在4679份直接档案中,澳大利亚内政相关部门和澳大利亚外交部为主建设的档案有4423件档案,占档案的94%。在国际共运档案建设中,最为鲜明的建设路径即以澳大利亚重要政府部门为主。

关于国际共运的档案建设中,另外一个鲜明的建设路径即相关新闻媒体对档案的贡献。澳大利亚在国际共运的档案建设有鲜明的特点,鲜有公民直接参与这部分档案建设。这与澳大利亚的部分档案项目存在不同之处,例如澳大利亚的家庭档案建设等项目,都有民众的直接参与[12]。但在国际共运的档案建设中,参与档案建设的主体就是澳大利亚政府部门与相关媒体机构,与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建设的其他项目存在差别。

在澳大利亚政府部门和媒体机构建设档案为主的路径中,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和澳大利亚相关档案法规是档案建设的重要保障。根据澳大利亚的档案法规,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在接收档案后,按照年限对部分档案进行解密,以更新档案的相关状态[13]。以国际共运的档案为例,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对外开放了3439件档案,占所有档案的73.49%。高开放率背后是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建设中心地位和澳大利亚档案建设法案的完善。

综上所述,在国际共运的档案建设中,以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为中心,澳大利亚相关档案法案为依据,澳大利亚外交部和内政部门为主要档案来源,澳大利亚新闻媒体为重要辅助。这一建设路径虽然与澳大利亚大部分档案建设项目存在不同之处,但仍是澳大利亚国家档案建设中的重要路径,对于解析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超4000万份档案的建设路径起到重要启示作用。

3.2 档案内容多、开放程度高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现有国际共运的档案所包含内容众多、时间跨度大。澳大利亚共产党成立于1919年,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 20世纪初成立的社会主义联盟、澳大利亚社会党等组织[14]。最为重要的是澳大利亞国家档案馆藏有的国际共运档案,包含了世界多个国家共产党的档案文件。在4679件档案中,澳大利亚涉及各国共产党档案,除南美洲外,世界其他洲的国家都有。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拥有的国际共运档案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开放程度高。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关键档案也得以开放。例如,有关东南亚等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档案,大部分处于开放状态。档案收集量大、内容全面、关键档案的开放以及较高档案开放率,让澳大利亚关于国际共运的档案建设显得更有价值。

3.3 档案的价值大

尽管澳大利亚政府和国家档案馆没有针对国际共运建立专门的档案收集项目,但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里仍保存了近4679件核心档案,以及难以计数的非核心档案。文章拟采用档案价值多角度划分体系,将澳大利亚的国际共运档案分为历史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知识价值[15]。

第一点,从档案的历史底蕴看,澳大利亚在国际共运中占据独特地位,档案具有历史价值。20世纪初,澳大利亚国内就已经出现各种从事共产主义活动的组织,例如社会主义联盟、澳大利亚社会党等[16]。1920年10月,澳大利亚共产党成立,并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17]。随后,澳大利亚共产党在澳大利亚国内展开共产主义活动,中间经历过澳大利亚孟席斯政府的直接打压、分裂和解散,于1996年重新成立澳大利亚共产党[18]。虽然澳大利亚中央政府对澳大利亚共产党进行过打压,但澳共没有出现过类似印尼共产党的状况。正因如此,澳大利亚国内所保留的澳大利亚共产党的档案较为完善。这一部分档案对建构澳大利亚整体国内局势、马克思主义在澳大利亚国内的发展、澳大利亚共产党在澳大利亚以及世界范围内的贡献起到重要作用。

澳大利亚地处大洋洲,是大洋洲当之无愧的大国,其靠近东南亚各国,与英美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中等强国的身份参与到二战后大部分国际事务[19]。二战后,在非殖民化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共运也在发展,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或新独立的国家都成立共产党。临近澳大利亚的东南亚各国基本上都出现了共产党,其中印尼共产党几乎成为印尼的执政党。澳大利亚政府密切关注各国共产党的发展,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共产党,收集各国共产党的资料。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澳大利亚得以获得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共产党的情报。

正因澳大利亚时代背景的独特性,让澳大利亚的国际共运档案更具历史价值。这一历史价值体现在,通过澳大利亚视角建构国际共运的另一视角,即马克思主义在澳大利亚的实践。同时,可以将澳大利亚的档案作为其他国家档案的辅助材料,尽可能还原时代背景下的国际共运,总结百年共运史上的历史经验。

第二点,从档案的语言看,英语记录的国际共运档案更具有应用价值。在寻找世界各国的档案中,语言会成为档案应用价值的重要考评点。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搜寻档案中,英语档案首先体现其语言价值,即易懂、易核对、易利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存有的国际共运档案,以英语为主要记录语言。学者们对档案的利用在语言上不存在障碍,获取上存在的障碍较小,这让档案更有利用价值。

第三点,澳大利亚国际共运档案具有知识价值。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所藏的国际共运档案可以从点、线及面三个维度建构澳大利亚视角下的国际共运史,这对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还原国际共运史起到重要作用。

4 对中国国际共运档案建设的启示

4.1 档案建设的现状

中国目前关于国际共运档案的建设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一方面因为大部分研究中心将国际共运与冷战史相结合,另一方面因为材料数量多、语言种类多,整理翻译的经费压力比较大。

我国的国际共运研究起步较早,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在1950年开始创办相关国际共运学科[20]。国际共运相关档案的编译工作也在建国之初开始进行。1953年中联部成立编译室,1960年中央编译局组建了国际共运史料室,开始整理和翻译有关国际共运的史料[21]。在建国之初,国家相关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就已经进行档案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目前已取得较大成绩。

截至目前,国内已翻译许多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如常见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选集》等著作[22]。中国的国际共运档案整理、翻译工作在改革开放后迎来黄金期,不仅重新出版了一系列马列经典著作,更是将目光聚焦于国际共运的原始档案翻译出版工作上。特别是近些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全64卷),对建构一百六十多年来国际共运史有重要作用。此外,还有许多期刊都关注着国际共运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献资料,都是中国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取得成就的表现。

目前,国内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存在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档案建设集中于马列经典著作以及共产国际、苏联等方面的共产主义运动;其次,档案的来源较为单一,并非全面而广泛;最后,因为学科调整问题[23],中国的相关档案建设工作进度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目前国内的档案建设还有深入发展的空间,包括扩大档案来源等。传统的档案来源都是苏联、共产国际方面所产生的的档案文献,这使得国际共运档案的翻译出版工作集中于苏联、共产国际等方面。二战后,世界许多国家出现了共产党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这些政党所产生的材料是可以深入挖掘国际共运的潜力文献。可以将研究视角扩大到非传统领域,即东南亚、大洋洲、非洲、美洲等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只有推动国内档案建设的发展,拓宽档案文献的获取来源与扩大视角之间相辅相成,才能推动国际共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4.2 档案建设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呈现集中、单一的特点,集中在几个部分的档案,以苏联、共产国际为中心展开研究。一部分原因是学科调整、科研人员数量下降,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在档案搜集整理工作中,将大部分档案纳入其他学科研究范畴[24]。结合我国目前国际共运研究档案建设的现状,从档案学视角下提出对我国档案建设的相关思考。

(1)加强国际合作,建设国际共运档案数据库

在目前电子化、无纸化数据库盛行的年代,数据库成为高校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工具。截至目前,国内关于国际共运的数据库,多集中于经典著作、重点人物。这一部分数据库有“East View斯大林数字化档案数据库”“Marx & Engels Collected Works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人民数据库: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等方面的数据库。因此,可与国际上的档案馆、国外高校展开合作,深度挖掘更大范围内的档案文献。通过这一合作,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建立相关档案数据库。档案数据库可以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档案文献为数据库主体。尤其是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出国门成难题的情况下,数据库能发挥更大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建立数据库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档案馆与科研机构相互合作,争取国家相关项目的支持[25]。在多方合作数据库建成后可以以合理价格租给各省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类似于人民日报数据库等;此外,数据库的投入,可以促进学科间的进一步融合。

(2)进一步推动多主体进行档案建设

国际共运档案建设不应局限于档案馆、高校的科研学者,应该从多主体角度推动建设。通过发布相关科研信息,寻找更多高校的后备力量,尤其是学生群体。在档案建设过程中,提倡高校、档案馆、科研人员包括老师、学生等多主体推进档案建设的基本思路[26]。通过利用更多的科研后备力量,寻找并整理更多国际共运档案文献。利用寻找档案的过程,激发国际共运相关学科的研究热情。多主体的档案建设,经目前国内相关档案建设的实践证明是可行路径。

(3)促进相关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国际共运的档案文献涉及语言种类繁多,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特别是在整理翻译工作上,急需小语种的翻译后备力量。因此,在档案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可以采用时下流行的“DIY模式”,即在数据库中建立相关翻译机制,鼓励高校翻译后备人才进行自主翻译,并对翻译者进行记录,给予奖励。在相关档案文献整理、校对以及出版工作后,科研机构进行挂名,或在文前文后鸣谢等,促进档案文献的出版工作。

此外,在相关档案的出版工作后,可以进行更多的宣传工作,促进非科研人群的档案利用。同时,出版多卷本的档案文献后,可以制作相应电子版,以相对优惠的价格进行限时开放。这一开放工作是以账号、密码登录,通过特殊的网络界面,避免被恶意下载传播。同时,在開放的过程中,发布相关校对界面,给予相关奖励机制。通过这一系列工作,促进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5 结语

文章深入研究国际共运的历史与现状,对当前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提出一些思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恰逢建党100周年,还原和重塑真实的党史、国际共运史,运用档案文献更能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同时,还可借助制度优势,大力开展国际共运相关学科的深入研究。这一深入发展可以与世界史、国际关系、档案学相关学科进行联合,以跨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促进多学科选题对其的共同关注。

基于档案学视角,我国的国际共运档案建设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需要档案馆、高校科研机构、学者和后备力量等多主体的共同努力。在国际共运的档案建设中,同样要具有国际视野,即与国外档案馆、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获取更多国际共运档案文献。利用档案学科的优势,为国际共运档案建设助力。

注释与参考文献

[1]王学东主编.国际共运历史文献(第1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

[2]周新城. 必须重视国际共运中的历史虚无主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9.

[3]蒋冠,李晓. 美、英、澳三国国家档案馆网站数字档案资源服务情况调查与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3(5):82-90.

[4][12]周文泓,耿越. 家庭档案建设策略研究——基于澳大利亚家庭档案的案例分析[J].档案与建设,2018(1):22-25.

[5][8]彭永福.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藏冷战时期中国与新马印(尼)关系档案评介[J].中共党史研究,2018(4):117-122.

[6]Communism - Repor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South Africa(1952-1962),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1 9 8 3[OB/OL]. NAA: A462, 211/1/21, https:// recordsearch.naa.gov.au/SearchNRetrieve/ Interface/DetailsReports/ItemDetail. aspx Barcode=98086&isAv=N.

[7]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ecret Documents (1926-1928),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1983[OB/OL]. NAA: A1, 1928/11005, https:// recordsearch.naa.gov.au/SearchNRetrieve/ Interface/DetailsReports/ItemDetail. aspx Barcode=83430&isAv=N.

[9]张绍兵. 澳大利亚外交史史料简介[J].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7(2):364-379.

[10][11]陈建.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档案众包项目实践探析[J]. 档案学通讯,2019(6):72-78.

[13]史林玉. 澳大利亚联邦档案开放利用法律条款分析及思考[J]. 档案与建设,2020(11):47-52.

[14][16][17]赵婷. 澳大利亚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历史与发展前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5):88-95.

[15]黄新荣,曾萨. 双重价值论面临的挑战与档案价值理论的重构[J].档案学研究,2021(2):4-12.

[18]赵婷. 澳大利亚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9.26(B03):1-2.

[19]姚百慧. 冷战档案资源导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363页.

[20][21][22][23][24]蒲国良. 国际共运史学发展70年[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5):78-87.

[25]蒋冠. 国家综合档案馆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条件、障碍与路径[J]. 山西档案,2020(2):5-9.

[26]罗亚利. 澳大利亚原住民档案管理及启示[J]. 档案与建设,2013(2):23-26.

猜你喜欢
档案
档案工作的创新服务势在必行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探讨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拓展节能档案数字化利用的探索
刍议供电单位档案管理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