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欣赏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07-28 23:19惠亚红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欣赏能力欣赏教学教学效率

惠亚红

【摘 要】相比歌曲教学,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觉得欣赏课枯燥乏味,所以在进行欣赏课教学时,课堂效率低下也就成了常态,教师也常常会忽略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直面问题,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正确引导学生,如可以在教学前营造一些氛围,在教学中采用分步欣赏方法,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逐渐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欣赏的效率。

【关键词】欣赏教学 欣赏能力 策略 教学效率

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但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弱,所以遇到欣赏教学,他们就缺乏兴趣,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渐渐导致欣赏能力提高不起来。怎样才能化枯燥为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为支点,设立明确的学习任务,填补欣赏教学只听不唱、只听不动、只听不奏、只听不演的空缺,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无穷想象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欣赏能力、提升课堂效率的目标。

一、目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大多把精力放在了歌唱教学上,觉得欣赏教学有难度,内容复杂又深奥,学生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对欣赏教学也不重视,教学状况也不容乐观。其实,这是教师没有找到很好的、真正适合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欣赏音乐,如果只是让学生很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听音乐,采用十分守旧的教学方法,难免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谈不上学生能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拥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了。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策略

1.善用多媒体营造氛围

音乐欣赏需要学生主观上喜欢音乐,愿意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因此,小学阶段的音乐欣赏课,如何能俘获学生的心,让他们对音乐具有好奇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如能认识到兴趣对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影响,用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像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现以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花儿与少年》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欣赏器乐合奏《花儿与少年》,欣赏前,先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欣赏演唱版本的《花儿与少年》,听完以后说说你的感受,猜一猜“花儿”的意思。

(播放歌唱版本的视频)

生1:根据歌词,我猜“花儿”应该是女孩子的意思。

生2:我觉得歌曲比较热情奔放。

师:《花儿与少年》是一首青海民歌。“花儿”两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觉得小姑娘似花儿一样美好,二是流行于青甘宁地区的民歌体裁,这种民歌曲调优美、民族特色浓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聆听乐曲,请同学们在感受到乐曲发生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一下。

(学生欣赏并给出答案)

师:青海有着“花儿家乡”的美称。每一年的农历五、六月份,花儿会上人流如潮,人们会穿上最漂亮的民族服装,在风景秀丽的山野间纵情放歌,昼夜不息。

(播放当地风貌及花儿会场景的视频)

(学生一边听老师介绍,一边欣赏花儿会场景视频)

师:你能随音乐哼唱,边欣赏边想象乐曲表现的画面吗?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再次聆听,并体会整首乐曲节拍、速度的变化)

《花儿与少年》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初步了解“花儿”的特点,想象音乐所表现的画面,并能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这对于长期生活在江南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不知道青海,不知道甘肃,不知道那里的地貌地形对民歌产生的影响,针对这样的现状,本课中多媒体的正确使用,让民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作用得到有效的解读,欣赏教学也就变得具体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2.分步欣赏法解决难题

音乐欣赏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如对于较为复杂的音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引导学生欣赏的时候可以采用先从整体聆听再到局部聆听的分步欣赏方法,教师一方面要带领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音乐带来的神奇魅力,另一方面要带领学生从细节上感受音乐的表现手法,体会音乐技巧传递的不同音乐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对音乐教材进行详细讲解,将重点进行内容和形式的扩充,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多个途径刺激学生的听觉和感官,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下面,笔者以《月光下的凤尾竹》一课为例: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下面这首乐曲,想象音乐勾勒的画面。

(学生讨论交流)

师: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的其中一部分,请你边听边画旋律线,想想这样的旋律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葫芦丝的声音非常迷人,这条旋律好像微风轻轻吹过凤尾竹,引得傣族姑娘翩翩起舞一般。

师:音乐家又是通过哪些技法增加了音乐的美感呢?

教师带领学生唱一唱,感受旋律,体会使用圆滑线、装饰音和没有使用的不同,學生认识到增加以后民族特色越发浓郁。之后,教师带领学生重点欣赏音乐片段二,让学生思考对比前一段音乐,节奏发生的变化,学生通过聆听与图谱的比对,发现第二片段中多处二分音符和附点节奏的运用,使得节奏变得更加舒缓,曲调更加悠长,凸显出傣族姑娘在月下忘情轻舞的景象,从而进一步品味到了葫芦丝的音色和乐曲的情绪,由此可见,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了锻炼,理解音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3.鼓励多参与优化教学

(1)节奏参与

随着音乐表现节奏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学生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将一种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象的表现,他们觉得这样更加轻松,可以将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表达出来,感受也更加深刻。

例如,一年级下册《圆圈舞》是一首四三拍的管弦乐曲,教师在让学生初步聆听后,学生听到附点二分音符,也就是学生口中那个长长的音时,学生可以用捻指的方式向左向右表现出墨西哥舞蹈摆裙的模样,心里要默数“1、2”。听到四分音符连续出现的时候,学生同样可以用捻指的方式向左向右摆裙,心里数好1往左,2往右。顿时,墨西哥人民那种自豪摆裙和载歌载舞的快乐情境仿佛浮现于眼前。

(2)乐器演奏参与

在欣赏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进行乐器演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步步深入听赏过程,加深对乐曲的印象,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乐器演奏有两种参与方式,一种相对比较简单,用打击乐器敲击强拍或固定节奏型,另一种是将乐曲中较典型的或出现次数较多的旋律片段用竖笛或其他乐器演奏出来。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八月桂花遍地开》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句子,有的学生找到了一部分,也有没找对的,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跟着琴声唱一唱,继续找一找,通过演唱,学生都找到了答案。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切身体会到当年革命根据地人民欢庆胜利的热烈气氛,教师要求学生用竖笛演奏,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当“ⅰ.6  5 │6ⅰ5 6 ⅰ │65 6 ⅰ │5 - │……”的旋律流淌在教室里,带给大家的就是音乐的无限魅力,这种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精神饱满,艺术修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3)体态律动参与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提出: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儿童的学习的欲望。小学生天性活泼,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表现力强,这就要求教师应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带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律动中学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三年级的《剪彩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谱写的一首管弦乐曲,乐曲旋律生动、流畅,情绪欢快活泼,把蒸汽机车从启动到加速,再到平稳行进,最终到站的景象做了细致的描绘,音乐作品非常写实。但教师发现,有很多学生没有出过远门,没有坐过火车,为激发学生想象,让他们体会火车从静止到行进的动态变化,同时让学生个性得到释放,教师在学生初听音乐并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后,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开火车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进行,感受乐曲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学生精神抖擞,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

以上是笔者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欣赏能力所采取的一些策略,研究表明,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问、敢做,思维得到了发展,听觉、感知、技能等方面也得到了综合发展,音乐欣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欣赏能力欣赏教学教学效率
增强高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浅析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感知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