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导式语文教学实践摭谈

2021-07-28 23:19柏婷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动态生成开放性

柏婷

【摘 要】范导式语文教学让课堂与生活密切相连,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使课堂成为开放性的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有机课堂,成为关怀学生生命的课堂。

【关键词】范导式 开放性 动态生成 育人价值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笔者学习了《范导式教学》,收获颇丰。“范导式”的语文教学旨在让每个学生都体味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让每个学生都能走进文本,让每个学生都会阅读。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真实的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范导式语文教学使语文的育人价值能在语文课堂上有所体现和提升,学习不仅是课堂上学,更多的是能在生活中学,学习与生活密切相连,生活和语文不可分割。

一、使语文课堂成为开放性的课堂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改变了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但是很多课堂还是被教师垄断和控制着,学生缺少他们本该有的主动学习的能力。“范导式”学习,就是要打破教师把控课堂,以教师的立场去教学的局面,摒弃“我觉得学生应该学”的思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学,了解学生、分析学生,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对教学知识点言无不尽。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提到的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等,都要真正交到学生的手中。让学习结果成为可能性的、选择性的、多样性的开放结果。

例如,在教学《花钟》一课时,教师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后,让学生对“花钟”进行提问:你读完课题后有哪些问题或是想说的话?这就是把对课文学习的质疑权真正交到了学生的手中。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什么是花钟?”这个问题就是本节课的学习核心目标,我们要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学习。像这样,能对课文展开提问的课堂就是开放性的课堂。围绕着“钟”来探讨、研究,为什么题目是花钟?明明写的是花,为何与钟有关?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这里也可以继续学习开篇对课题质疑的方式,把课堂的学习权利还给学生。要把第一自然段背诵下来,学生就要想办法想策略,這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用当下比较流行的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设计背诵的方法。课堂在这样的问、研、想的过程中开放了,学习的主人不就是我们的学生吗?

再例如,在教学《夜色》一课时,教师不断提问:小男孩为什么怕黑?窗外到底有什么?……让学生不断去探究。最后发现,原来窗外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在课堂中,学习的真正主人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质疑、会研究、会思考,语文的学习方法也在这样的课堂中慢慢形成,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升。

二、使语文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有机课堂

通常上好一节语文公开课,教师需要经历很多次的精心打磨,所以最后的课堂上,教师都是在跟着教案进行教学。建议教师们突破这样的局面,备教案不是备过程,而是要深入解读教材,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从而备好预设和生成。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在课堂上,教师们便能及时把课堂上的各种资源捕捉到位,还能把有效的资源再一次汇聚生成,最后进行知识性的整合教授。

1.把握资源,整体生成

在开放性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会反馈出各种信息,虽然资源很丰富,但是大多都是散点的,没有聚焦,更没有整体生成。例如,教师在教学《夜色》一课时,有一个积累关于夜色的词语的任务,学生的答案很多,有“灯火通明”“夜深人静”等。面对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答案进行归类,培养学生分类意识和提炼能力。如“五光十色”“灯火通明”等是指夜晚灯光,而“夜深人静”是指夜晚的寂静和黑。再聚焦到夜晚的黑,引导学生去感受小男孩怕黑的心理。这就是点状的生成向整体生成的过程。

2.解读教材,深层生成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资源或文本内容“浅层生成”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到位,面对课堂出现的资源倾听不到位。例如,在教学《夜色》一课时。当我们在品读第二自然段“爸爸偏要拉我去散步”这一句时,首先尝试理解“偏要”的意思及其感情色彩,然后引导学生一起来演一演这句话,通过表演去理解小男孩的情感。其实,再接下去还可以继续“刨坑”,探讨一下爸爸的内心,为何偏要拉儿子出去?妈妈是讲了无数个勇敢的故事,而爸爸却执意偏要拉小男孩去散步。探讨人物内心,其实要达成的目的就是感受爸爸对孩子的爱。表达爱的方式有许多种,而爸爸的爱是鼓励孩子尝试去克服困难的爱,是一种严厉下的爱。

理解了爸爸的爱后,我们再来品读下文。小男孩看到了夜晚的美,关注“花草像白天一样微笑”这句话,继续“刨坑”。这里为何一定要写“像白天一样”?能否去掉?其实这就是作者想告诉大家的,白天有白天的美丽,晚上有晚上的美丽,有时候白天的美还能延续到夜晚。这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要懂得欣赏事物的美丽。

通过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开放而生动的课堂,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资源和反馈。课堂上更不能受牵制于自己的教案而急于进入下一环节,一定要有进一步的评价追问等进行提升。读得明白、学得明白、悟得明白不是在填鸭式的课堂中能实现的,而是学生在体验式的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实现的。

3.面向全体,整体提升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然而,在课堂中,回答问题机会最多的总是那么几个特别出色的学生,而我们的教师却将这些学生出色的朗读、精彩的回答、深刻的感悟不自觉地理解为全班学生都是这样了。那些不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吗?如何让个体生成变成全体生成呢?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进行复述,即重述之前同学发言的内容,再让发言的学生作为老师来解释说明,使全体学生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世间万物,瞬息万变,我们的课堂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变化的个体,每位教师更应该备足教案、备足预设。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呈现出动态、互动、生成的效果。

三、提升语文课堂的育人价值

《范导式教学》一书中讲道: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基于预设中对学生的分析,又要不断地验证、调整、重建已有对学生的理解。教师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资源、评价和情绪,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亮点和困难点,针对这些再进行课堂教学的微调,要将学生的变化和细节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

语文教师还须将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体系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落实在我们的课堂中,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育人的目标贯穿其中,让我们的课堂有血有肉、有灵魂。

例如,在教学《夜色》一课时,虽然课文是告诉大家小男孩在爸爸的带领下,体验生活,最终变得勇敢,不再害怕黑夜。但是这篇课文也告诉我们,课文中爸爸和妈妈的教育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一种爱的体现。爱不仅仅是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有时候严厉的批评也是爱的一种表现。通过课文,引导学生去理解父母以及教师对他们的不同的爱的方式。最终,我们要达成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爱。

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研究的话,就能给我们更大、更多的教学空间,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和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提升。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具有生长性、能动性、差异性和多元性。

在课堂中,教师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给予有效的引导。范导式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让语文教学育人价值观能够得到更大的体现和提升。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动态生成开放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