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中国的抉择

2021-07-28 15:34吕俊孟娟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海洋权益

吕俊 孟娟

摘要: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达,对外交流繁盛,但在1500年,具有全球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开始后,由于我们的海洋意识淡薄,古代一度勃兴的航海业却被闭关锁国打断。本文在阐述新航路开辟至鸦片战争期间的中西方交流状况基础上,分析了面对大航海时代中西方不同选择的原因,并提出利用要海权发展国家实力。

关键词:大航海时代;闭关锁国;海洋权益

一、1500至1840年中西方的交流状况

1、对外贸易“走向萎缩”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下令进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清朝政府厉行海禁,规定“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内迁,”只开放广州一口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但我们要明确“海禁”和“闭关锁国”并非彻底关闭国门禁绝对外贸易,只是限制对外交流,在限制对外交流的政策下,我国对外贸易呈现“走向萎缩”,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2、对外贸易“处于优势”

新航路开辟给了中国新的历史机遇,史学家万明指出“晚明时期,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也说:“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美洲)同东亚和南亚连接起来,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大量外销,赚回了大量的白银,在这样的对外贸易中,中国不像我们所想的处于劣势,反而处于出超地位。

在出口产品上,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全部出口品中,经过加工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占绝大比例,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只占很小比例;与出口商品相比,进口商品的总体加工程度低。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出口商品的处于优势地位,更加反映出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3、文化交流远胜于前代

15~17世纪,大量耶稣会士和西方药剂师进入中国采撷药草和收集本草文献,李时珍当时也正在修订《本草纲目》,1735年,根据耶稣会士写回法国的通信编辑而成的《中华帝国通志》在巴黎出版,其中收有《本草纲目》,特别提到李时珍本草分类法。欧洲的启蒙运动也深受中国思想的影响,正如法国启蒙大师伏尔泰所说“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据史学家考证,元代来华的传教士人数较唐代虽有增加,但远不能与1552~1800年相比,这两个半世纪来华的著名的欧洲耶稣会士就达920人。

二、面对大航海时代,中西方不同的抉择及其原因

面对航海时代对引起的全球化趋势,虽然在短期来看,在东西方贸易中,中国处于优势地位,且文化交流繁盛,但是更多的是我们面对时代的被动选择,而不是主动的出击。朗索瓦·德勃雷早在《海外华人》中说“郑和曾力谏明仁宗保留宝船队:“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但有明一代,统治者基本都是以‘禁海’为主要手段来对付日益活跃起来的海外世界,虽然偶有改变,但也只不过是在张弛交替之间略有变化而已,”而清朝更是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与中国相反,航海事业却成为了整个欧洲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和选择,“(对于航海)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国王们可以借此扩大领土,获得更多的财富,也可以把社会上的那些心态不满的人引向国外;贵族们可以得到抢劫、掠夺的机会;商人们希望可以扩大市场,增加贸易量;普通老百姓希望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教皇则希望在新征服的土地上扩大天主教的地盘和影响。”(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为何中西方对待航海事业,会做出如此截然不同的选择?根本原因在于支撑航海的经济形态不同,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中国在对待对外交流缺乏商业动机,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在中国对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朝贡贸易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而西方在14、15世纪商品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对货币或者说就是财富的需求更大,推动了西方社会开辟新航路,向外扩张。中西方不同的政局也推动了这种不同的抉择,中国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周边无强敌,甚至多数都是中国藩属国,同时,也使中国失去了向外扩张,寻找新航路的外在压力;而欧洲国家英、法、西、葡、德、意冲突不断,这种环境使西方国家必须向外开拓来应对冲突和彼此之间的斗争。文化传统上的不同也是中西方的不同选择的原因,中国的儒家思想追求和为贵,所以中国的对外交流一直和平和友好的进行,并不是进行殖民活动;而西方此时已经进行了文艺复兴,强调追求物质利益和现实享受,推动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的天主教也极力推动新航路开辟,希望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天主教,1550至1551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在巴利亚多利德城召开神学会议,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救赎,”其目的也是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提供神学依据。

三、中西方不同结局及其启示

中国面对大航海的时代潮流,选择了“闭关锁国”,这一选择“弱化了中国人面向海洋、走向海洋的能力。因此宋元以来日趋发展的海洋社会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在东西方的海洋竞争中最终失去对抗的优势,中国的海洋事业也因此走向衰落。”(杨国祯《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海洋事业衰落阻碍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错失了社会转型的历史机遇,当历史进入晚晴“海国”竞争的时代时,中国的万里海疆不保,海洋主权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现今,我们要认识到海洋权益的得失事关国家的兴衰,“海兴则国强民富,海衰则国弱民穷”。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家意志在海洋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家要正确决策,充分利用海权发展国家实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9.

[2]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海洋权益
基于维护南海海洋权益的“反制”概念研究
基于维护南海海洋权益的“反制”概念研究
浅驳关于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提议
我国拓展极地海洋权益的对策建议
河清海晏心不宣保疆谋利箭在弦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的法律分析
我国海洋法立法现状研究
海洋权益维护背景下边远海岛的战略地位及管理对策
浅谈如何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
中国海事战略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