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剧一部一部百年路一幕一幕

2021-07-30 10:52伊莎
大学生 2021年7期
关键词: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李白

伊莎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各大高校立足学校学科特色,师生共同倾情参演,带来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校园原创剧。这些剧目或展现大学变化发展的历程,或讲述校友书写的不朽篇章,或记录大学校长为学校建设鞠躬尽瘁的风雨路程,或再现一代代学子报国的动人故事。

北京郵电大学《寻找李白》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嘀嘀声,李白同志发出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封电报。再回头,身后已站满了虎视眈眈的敌人。“永别了,同志们!”舞台上,演员在一片漆黑之中慷慨激昂地喊出这句话,台下早已是掌声雷动。

北京邮电大学自编剧《寻找李白》改编自经典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为原型,将五个不同时代情境下“寻找李白”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以多角度叙述和多时空对话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李白烈士,通过电波在严酷的环境中奋战11年,最后不幸牺牲在黎明前夜的光辉事迹。

上海交通大学《积厚流光》 

“期待,梦予山河壮,风雨同在,看,又是桃李花开”在雄浑激昂的大合唱声中,北京交通大学自创舞台剧《积厚流光》拉开了序幕。“积厚流光”是100年前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给交大附小建校二十周年的题词。也正是这一年,“交通大学”的名称第一次正式确立。

这部剧以学校历史发展为主线,通过《思源》《同德》《涵泽》和《致远》四大篇章,以交响乐、独唱、合唱、舞蹈、诗歌朗诵、多媒体灯光舞美为艺术手段,展现了学生舞蹈团的表演《秀色山河》,教工合唱团节目《我用青春报道报答你》等优秀作品,真实展现了学校125年的发展历程。

复旦大学《谢希德》 

2021年是复旦大学老校长谢希德100周年诞辰。谢希德是物理学家、新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全剧以谢希德辗转求学、毅然归国、勤于教学、扎根科研、出任校长层层展开。

尚青春年少的谢希德,提着行李箱,带着无数物理专业书籍,踏上回国的远洋船;正值壮年的谢先生,站在讲台上为同学们亲授多门基础课程,坐在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议席位上,为国家培养物理人才提出合理建议;病榻上,谢校长仍在为青年教师修改论文,为青少年写科普读物从青年到暮年,三幕戏中写意与写实并重,追忆其勤勉刻苦、诲人不倦、顽强奋斗、献身祖国的一生。

华南理工大学《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 

“就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我们婚礼的礼炮吧! ”豪迈的誓言回荡在华南理工大学原创多媒体全景式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的演出现场。舞台昏暗,只有一束灯光,照着身着血色婚服的男女主人公。他们紧紧相依,决绝地站在刑场,等待他们的婚礼“礼炮”响起。

该剧由学生自编自演,以华南理工大学办学源头之一——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校友、革命英雄周文雍为创作原型。他与陈铁军在革命中假扮夫妻,与敌人斗智斗勇,领导了著名的广州起义。在释放被捕工人的游行中,为了掩护其他人,他们不幸被捕。在狱中,他们备受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决定将埋藏在心底的爱情公布于众,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了革命者的“婚礼”。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在天津医科大学师生原创话剧《朱宪彝》演出现场,全场观众起立,怀着对老校长的景仰和诸多感动,一起重温《医学生誓言》。

本剧由天津医科大学教师、学生集体创作,历时一年,经历数次完善。朱宪彝创建天医,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现代医学兢兢业业、鞠躬尽瘁。话剧《朱宪彝》共五幕,截取朱宪彝校长不平凡一生中的重要节点,融合大屏幕、灯光、音效等艺术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校长孜孜求学、厚德载物的医学大家风范。

浙江大学《速写林俊德》 

舞台上,一群年轻人在畅聊。“我们,会不会消失,会不会被人遗忘?”欢乐的气氛被打断,数颗年轻的心一同陷入了沉思。“不会的,哪怕我们被遗忘,我们做过的事也不会!”这是前往核试验基地前,林俊德和战友聊天的场景。

林俊德院士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浙江大学原创话剧《速写林俊德》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再现了林俊德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身份下的人生经历。无论是与母亲的离别重逢,还是与战友的谈心立志,或是与妻儿的相守相望,展现了他以身许党、以智许国的赤诚之心,也让人看到伟大事业背后的牺牲与付出。

责任编辑:贾倩颖

猜你喜欢
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李白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稿约
本期作者
当机器人遇上人工智能——记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智军
焦唯、王琪斐美术作品
王雁、谢盼盼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