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供一体化管理应用于骨科外来植入器械中的价值

2021-08-02 12:33陈清梅谭兴权王茗茗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器械骨科手术室

陈清梅, 谭兴权, 王茗茗

随着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医疗卫生亦开始了相应的创新改革,尤其是骨科治疗领域,新的应用日益广泛[1]。目前,骨科临床治疗中加入了既往没有的新技术,如人工关节、器械以及植入物等[2]。由于上述技术的成本以及相关设备价格均较高,因此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往往会从相应的供应商手中借用,这便是骨科外来器械的含义。此外,骨科植入器械分类为“高风险产品”,若不严格遵循相关流程规范使用,可能会对受治者的疾病康复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3]。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手供一体化管理在骨科外来植入器械使用流程中的应用效果并予以比较分析,旨在为该类器械的管理提供科学方法,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实施手供一体化管理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骨科收治的200例患者纳入研究,记作管理组,其中男121例,女79例;年龄19~65岁,平均(40.28±7.34)岁。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实施手供一体化管理前,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骨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17例,女83例;年龄18~65岁,平均(40.35±7.3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于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②年龄在18岁以上。排除标准:①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发生重大病变者;②精神异常或(和)无法完成本次研究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同意书,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研究方法

实施手供一体化管理前,外来器械的管理按照采购、登记、维护管理等流程进行常规管理。实施手供一体化管理后,按照以下措施进行管理:

1.2.1 准入流程 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管理过程中,实施先使用再结算的方式,以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医院可通过每年统一公开招标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综合考虑医院临床需要以及供应商资质,纳入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外来植入器械,并保证器械供应商所供应的植入物名称、价格、规格等信息均和设备科微机系统中所记载的一致。

1.2.2 器械准备 以患者病情为主要依据,在明确手术时间后,和器械供应商业务员联系,通知其准备手术过程中所需的一应器械,必要时可要求业务员实地评估术中所需一应器械。并要求器械供应商于手术开展前1天将相关器械送至消毒供应中心。

1.2.3 器械灭菌 所有外来器械的接收、登记、跟踪、管理均由消毒供应室的专业人员负责,并对器械实施标准化清洗、检查、包装、灭菌以及监测。要求手术室每天提前将第2天的手术计划表递交至消毒供应中心,以便及时核对、登记外来器械相关信息,并将相关信息准确无误地写在器械包外化学指示胶带上。每天下班前,要求手术室人员与供应室人员联络,仔细确认外来器械消毒情况,并在手术通知单备注栏中标注器械消毒灭菌情况。手术日早晨,首先对外来器械生物监测结果予以确定,一旦发现监测结果不符合标准,及时联系护士长以及手术医生,并进行沟通、协商。

1.2.4 器械应用 手术日早晨,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所有外来器械生物监测结果予以判断,并在确认合格后经由无菌物品专用电梯送至手术室,再由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反复核对,确定无异常情况后将其放置相应手术间。于无菌物品室专用货架之上放置急诊备用植入性器械,并在手术开始之前由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共同完成器械灭菌记录的核对,且由手术医生确认器械情况。

1.2.5 器械管理 手术完成后,由器械跟台师认真填写《手术植入材料跟踪清单》,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点:①植入物名称;②供货公司名称;③单价、数量及规格;④患者手术日期;⑤手术名称;⑥病区床号;⑦疾病诊断;⑧住院号;⑨姓名。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再次进行核对,并在确认无误后签字。《手术植入材料跟踪清单》采用“一式三联”的方式进行保存,第一联为采购中心保存,第二联存入病历,第三联手术室保存。最后通过手术室专用污染电梯将相关器械送至消毒供应室,并在完成清洗、消毒处理后送出医院。此外,遭遇临时变更手术方案以及急诊备用器械不适用等特殊情况,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严格遵循《急诊外来器械放行的实施规定》进行处理,并在骨科中心主任确认无误后签字。

1.2.6 入库与申领 每个月末,由器械供应商汇总《手术植入材料跟踪清单》,并开具发票递交给手术室,由手术室护士长对其进行统一核对,明确无误后签字,开具清单以及申领单随同发票后,将其递交于医院设备科,完善科室成本核算以及加强效益管理。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实施手术前后器械问题、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其中临床效果判定标准如下:①显效:患者的身体恢复较快,且效果明显;②好转:患者身体有所恢复,效果尚可;③无效:患者身体无恢复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实施手术前后器械问题主要包括器械污染、数量错误、运送不及时、包装盒问题。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评价主要涵盖清洗质量、消毒灭菌、回收以及检查包装4个项目,每个项目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价

管理组患者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96.50%,远高于对照组的83.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实施手术前后器械问题情况

管理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器械问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施手术前后器械问题对比[例(%)]

2.3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管理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200),低于对照组的2.00%(4/200)(χ2=4.040,P=0.044)。

2.4 两组患者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比较

管理组患者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医院骨科广泛应用的植入器械多数是由外界各供应商送入医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局部专项操作内容,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更具实用性[5-7]。然而,该类器械虽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但存在以下几点特性:①价格昂贵;②数量有限;③具有明显的流动性,从而使得不利于医院规范管理以及感染控制[8-9]。且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不少医疗机构的骨科在管理外来植入器械时,由于欠缺相应的管理规范与技巧,从而增加了一系列器械问题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甚至引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10-12]。由此可见,对外来植入器械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亦是临床骨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研究结果发现,管理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了手供一体化管理在骨科外来植入器械使用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原因,笔者认为手供一体化管理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植入器械获得较为理想的灭菌效果,提高了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且手供一体化管理保障了器械管理的可追溯性,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后均可快速、准确地查出具体原因,从而避免问题的加重。

此外,相较于对照组而言,管理组各项器械问题发生概率更低。究其原因,通过制定严格的围术期核对管理,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了因器械不全或(和)型号错误等导致的手术延误;且通过重视交接环节的管理,可避免植入器械丢失情况的发生,最终达到减少手术前后器械问题发生的目的[13-15]。

另外,管理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00%。考虑原因可能是手供一体化管理通过对骨科外来植入器械进行清洗、灭菌的规范管理,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植入器械的灭菌合格率,进一步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然而,东亚琴[16]的研究发现,手供一体化管理实施后,骨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0%,和手供一体化管理实施前的2.57%相比差异不明显。这和本研究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导致两项研究发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和研究样本量不足以及纳入研究对象的年龄、疾病类型不同有关。此外,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和多种因素相关,并非单单为植入器械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值得重点关注。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管理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高于对照组,提示手供一体化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手供一体化管理通过对骨科外来植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手术室,从而保障了骨科外来植入器械使用流程中的安全性[17-18]。与此同时,手供一体化管理从器械供应商开始,到器械的准入、准备、灭菌、应用、管理、入库和申领,形成了一个全程循环管理体系,继而有效提高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

综上所述,手供一体化管理应用于骨科外来植入器械使用流程中,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手术前后器械问题以及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器械骨科手术室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新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编排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