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服装专业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2021-08-02 03:22江学斌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服装技能职业

江学斌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多次提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区域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向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结构和发展方向,本文拟从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服装专业群建设出发,探索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

一、东莞市服装产业发展状况与现实需求

1.东莞服装业发展概况

东莞市作为世界闻名的制造业之都,服装产业起始于改革开放之时,成長于20世纪90年代,兴盛于21世纪初。东莞服装业发展经历了接单生产、生产批发、品牌营销几个阶段。自2000年以来一直是东莞市八大支柱产业。“东莞服装”首入国家战略规划,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东莞有诸多项目入列,其中对东莞服装产业有重要影响的便是“打造东莞服装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莞形成了虎门女装和童装、大朗毛织、东坑西服、茶山休闲装等特色镇街,涌现了以纯、潮流前线、都市丽人等知名品牌。

2.服装产业发展遭遇瓶颈及原因分析

2012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东莞的服装产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制造成本上升、从业人口尤其是服装制造人口减少、上游挤压效应等。从内因来讲,缺乏自主设计风格、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推广力度不足、智能制造程度不高、营销模式落后(依然依赖传统的门店模式)等,也是制约东莞服装行业从大到强的主要因素。

3.东莞服装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

职业教育必须为产业服务,服装产业的发展对服装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表现在:

(1)服装制造技术不断替代更新,更多的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应用于服装制造,服装工程类一线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新的服装制造系统和新的技术设备。

(2)随着自主品牌的发展,企业需要在抓服装产品研发与营销两端上发力,需要更多的本地设计师和服装店面营销人才。

(3)电子商务技术对服装销售影响较大,服装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大。

(4)服装产业规模不断增大,服装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急速变化,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服装行业工作岗位更进一步细分,对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不断更新,对从业者素质要求更高。

二、服装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1994年始因虎门的新兴服装产业而开设服装专业。近30年来,学校以“面向产业、融合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为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融合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产研结合、市场评价,探索了产教互促之路。

1.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1)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职业教育源于产业发展需求,又作用于产业递进,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必须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结构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布局问题。学校开办服装专业之初,主要为解决加工型服装企业人才需要,设置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随着产业发展,对服装设计与营销人才提出了需求,学校又开设了服装设计与工艺和服装礼仪与营销专业。随着毛织产业的兴起壮大,学校又开设了针织工艺和毛纺织品营销专业。为解决门店营销人才培养问题,学校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和服装陈列设计专业课程。近年来,因应电子商务发展态势,学校又自主研发服装电商课程。因应染整业发展及小批量个性化的服装发展趋势,学校开设了图案设计与数码印花课程。灵活的紧贴产业需求导向的专业及课程,为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2)重视实践教学,加强技能与素养融合培养。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以培养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为总体目标,以校内练习+企业训练为手段,以生产性实训为内容,以项目学习和任务驱动为形式,构建了“产业调研-企业见习-技能训练-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的递进式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在技能学习中融入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意识。

(3)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服装专业在校企合作中一是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了“厂中校”“校中厂”、共建实践实习基地等。二是开设订单班,为企业定制人才。在订单班中实行“岗位导向、联合培养”模式,即联合研制岗位工作标准、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制订课程标准、联合制订实践教学标准、联合确定评价方案、联合评价。三是与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中职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双元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打通招生招工、学习工作、教师导师多元化培养通道。

(4)建立成果导向的学习评价体系。将“学习者为中心”思维植入教学体系设计之中,将知识导向的教学设计流程换为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流程,即行业需求——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习组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学习评价。服装专业学生毕业的专业要求:结合当年流行趋势,选择某一时尚方向,针对具体企业风格,设计并完成一组作品,并参与该企业产品发布会,接受客户“盲评”。在学习期间,通过企业项目学习和企业任务学习,不断提升研发技能、不断累积研发经验,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不断增加职业素养。

2.基于服装工作室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和技术,直接服务区域产业升级

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东莞加工型服装企业部分转向自有品牌发展战略,转型期的重点和难点就是需要大量熟悉市场且有创新能力的产品研发团队。学校利用技术优势,建立工作室,协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等项目合作,进行技术革新与产品创新。

(1)工作室采取“四企业三协同”培养模式,走出一条中职研学产训特色之路。“四企业”是指在企业情景学习环境,运用企业项目教学,使用企业管理运营模式,建立企业考评机制。“三协同”是指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就业。

(2)工作室学习模式注重行动建构、过程培养。工作思维与教学思维相互融通,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有效同构,是企业项目教学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职业发展规律对企业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教学化设计。

(3)立足产教转化。利用专业技术力量,与企业合作研发产品,实现上学即上岗、学习即工作、作业即产品。

(4)在研发过程中融入团队意识、流程管理观念、时间管理意识、及时交付概念、质量意识、客户第一观念、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教育,拉近上学与就业距离。

3.培训企业员工,升级技能包,为产业升级提供内驱动力

东莞服装产业发展30余年,累积了大批的传统产业工人,他们需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服装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针对企业需求,开展了技术培训服务。

(1)根据企业需求,开发针对性的技能包。服装专业科组先后调研以纯、光晖针织、搜于特、卡蔓、格润等服装企业,针对需求研发了新设备应用、电脑横机操作、电子商务技术、服装门店营销、服装吊挂管理技术等企业培训课程,应用于企业员工培训。

(2)运用线上线下模式,开展企业员工培训为配合企业生产需要,方便企业员工学习,服装专业教师开发了线上学习慕课资源,借助东莞慕课平台(莞易学),员工可以利用手机方便地开展学习。根据企业及员工需要,利用晚上和休息日开展集中的线下培训,提升了员工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

三、服装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成效

自2014年实施专业办学以来,服装专业以导业需求为导向,极大地提升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专业数量不断增加,专业规模不断扩大

自2012年以来,服装专业因应产业发展需要,陆续增加了针织工艺、纺织品技术营销、服装陈列设计、连锁经营管理等专业,增加了服装摄影、数码印花设计与工艺、服装电子商务等专业方向,较好地满足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提大,由原来的4个班180人,到现在的12个班600多人,生源也由原来需要调剂到现在需要淘汰,专业吸引力持续加强。

2.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通过企业融入式的实践教学,学生熟悉了岗位技能,培育了职业素养。服装专业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持续提升,学生就业稳回率不断提升,学生薪资待遇呈上升之势,用人单位满意度也在不断增加,整体保持高水平就业。

3.建立了东莞市服装专业技能实训和实习基地

根据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和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企业意愿和企业条件,建立了包括以纯集团、搜于特服饰、格润科技服饰、现心制衣、光晖针织等不同服品种类的企业成为东莞市服装专业技能定点实训和实习基地,规范了基地进行的实训项目、设施设备、技术力量等。

4.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研发

根据东莞中小服装企业转型升级要求,学校成立时尚创新研发中心,开展时装设计、版型开发、陈列设计方面的产学研合作。2016年以来,工作室为虎门童装企业和女装企业设计研发数千款符合企业标准的产品,投放市场销量上千万件,直接产值超过数亿元。版型开发部为企业提供了数千种各类服装版型,陈列设计室为企业设计了数百款陈

列方案和陈列模型,直接经济价值数百万元。

5.联合企业开展员工能力提升计划

根据东莞市打造“技能之都”的要求,服装专业招收了3000余人开展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服装专业被东莞市人力资源局认定为市技能培训基地,承担全市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任务,完成每年100人次的企业培训任务。

6.制订服装陈列设计专业国家标准,填补了中职相关专业空白

随着企业品牌营销需求的增加,对服装陈列设计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新需求。而相关的专业目录、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一直处在空白。由于我校服装专业较早开展了服装陈列设计方面的教学,并利用工作室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经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推荐,我校服装专业作为目标研制的主要承担单位,联合了全国十多家中职学校,歷经一年的研究与编写,完成了专业目标制订的相关工作,并经教育部在新的专业目录中分布,填补了中职服装陈列设计专业的空白。

四、中职服务区域产业能力提升的研究思考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其最大特点就是和产业的直接联系,直接为区域产业服务。无论是早期的“大力发展”,还是中期的“加快发展”,以及近期的“高端发展”,无不是围绕发展经济大局出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也要围绕服务发展这一大局,增强适应性。

(1)将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实训对接生产、评价对接市场落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之中。唯有以产业之水,浇职教之根,才会根深叶茂,茁壮成长。职业教育需要精准调研地方产业需求,精心开发职业技能课程,为受教育者提升素质和稳定就业服务,为促进产业发展服务。

(2)抓住专业实践能力这个关键点。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力,核心是高素质,落脚点是技术技能。技术技能的培养需要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要突出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需要在“实干中真学”。高素质也是体现在技能的精与强上,体现在解决问题上,体现在职业精神上,体现在劳动素养上,而这一切也是实践教学应注意加强的。

(3)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培养服务产业急需的人才。职业教育的导向是服务发展和促进就业。“学什么”“学得怎样”应该由产业说了算,“怎么学”由学校来完成。学校在解决怎么学的问题上还要借助企业资源,需要在真实环境中完成真实任务,以得到从技术技能到职业技能的升级。

(4)在对接关键岗位提升学生就业层次上。根据调查,来中职学校就读服装专业的学生都怀着一个“设计师”梦想,而企业受学历层次和年龄层次的传统思维影响,不大看好中职生这一就业愿景,更多地定位于流水线,这也是造成国内多数服装专业难以为继的原因。我校成立工作室,与企业联合研发,学生的成绩得到了企业的肯定,更多的中小企业愿意招收工作室学生进入研发部门,提高了学生就业层次,拓展了其职业生涯,也提高了服务产业水平。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服装技能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道具服装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