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为怀

2021-08-03 19:19折琪琪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存困境

摘 要: 路内早期以青春追随三部曲蜚声文坛,后陆续出版《云中人》《花街往事》《雾行者》等小说,被誉为中国20世纪70年代最好的小说家之一。小说《慈悲》通过对主人公水生一生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下,普通人向生而忍、平等互爱、不畏穷苦、不慕富贵,在时代挟裹下独善其身的生存态度,同时揭示了因社会变革给个体带来无法避免的精神困境,揭露出现代性阴暗面带来的精神信仰危机。

关键词:路内 慈悲 生存意义 生存困境 现代性反思

小说《慈悲》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主人公水生艰难却饱含“慈悲”胸怀的一生,记录了从大饥荒到新世纪跨越五十年的时代变化,折射了国营工厂的发展变迁。书中的人物虽活在时代带来的悲痛宿命中,但仍坚守着自己的真与善,小说表达了艰难时世中人格的坚韧与人性的善良,也借由人物命运对时代变迁给个体带来的精神困境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有价值地活着

生命的价值和目的本不在于活着本身,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价值才是生存的真正意义。历史长河中从来不乏被人歌颂的个体生命,他们付出时间精力乃至贡献生命,然而个体并不全是崇高而伟大的,当遭受到超越自身能力之外的生活压力、时代变幻等等灾难性打击而反抗又无济于事时,“活着”便成了最基本的诉求。

(一)活在当下 《慈悲》呈现了平凡人生的残酷与真实,小说在开篇就描述了老一辈化工厂工人的基本生存环境,弥漫着会致癌的苯酚香气以及骨胶腐尸气味的工厂。因有毒车间提供的待遇以及福利水平更高,老一辈的工人宁愿待在有毒却香的苯酚车间,在人本能的辨别意识中和注重当下的生存观念前,有毒与无毒的概念已经完全混淆。他们在其所带来的一系列诱惑下选择忽略必定致癌这一后果,与在无毒的环境中饥肠辘辘地等待死亡相比,不如用吸入毒气换得生活下去的资本。生活的艰难影响了个体对生活质量和长度的判断,他们安逸地在苯酚香气笼罩下等待自己的生命尽头,“活在当下”的信念,凌驾于所有之上。

在主人公水生的一生里,生存以其真实且残酷残的面目显示着强大的不可抗拒性,不断塑造着他的人生观念。幼时经历的大逃荒让他的身体与灵魂饱受严酷磨砺,对饥荒产生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水生逐渐趋向并认同了父辈们“活在当下”的生存体悟。来到城市后,收养水生的叔叔说: “水生,吃饭不要吃全饱,留个三成饥;穿衣不要穿全暖,留个三分寒。这点饥寒就是你的家底,以后饿了就不会觉得太饿,冷了就不会觉得太冷。”父辈留下的苦痛经验深植到水生的思想中,让他确定了“活在当下”是生存首位。

(二)活出价值 对于被时代牵制着前行而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人来说,生存本身才真正构成他们日常生活的本质。而对社会历史怀有观照的个体不得不思考个体与外界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才是恰当的。水生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因为兼具着知识分子的角色又比其他人更在意自身以及他人的处境与遭遇时,当他面对命運中必然的苦难遭遇时,既没有质问也没有反抗,坚守着独立的人格尊严和做人准则。

妻子玉生对水生说:“爸爸说过,穷人没有读过书,文化够不上,但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死了要有死了的样子。爸爸说,如果倒在街边死了,无人收尸,那不叫穷人,而是路倒尸、饿殍、填沟壑。穷人也要死得体面,子孙要让先人体面地待在阴间,这就是家教。”玉生带着第一次给亲人祭奠的水生烧纸,水生看着火光里嘀嘀咕咕求死去的亲人保佑他的玉生肃立,此处的“家教”是具体且微妙的。水生在家人的引导下开始了以苯酚厂的毒为“家底”的全新生活,并开始以“家教”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乃至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工友。在玉生不断强化水生关于尊严与体面的思考过程中,水生逐渐完成了精神上的成长。叔叔及妻子玉生教会了水生对待生活和亲人的“家教”,师傅帮助徒弟根生、水生等人的方式,则让水生体验到了一种基于共同经历苦难、出于人性本善的感情。水生不断在生活中践行着他学到的“家教”,不断帮助有困难的工友申请补助,自己穷困时却不为自己申请,更是积极为曾经被迫害入狱断腿的根生寻找出路。在生活的艰难中,水生小心翼翼地度过一个又一个险滩,并且靠自己的力量与慈悲之心守护着身边人的尊严与安宁。

主人公在关注生存本体的人性需求“活着”之上,追求更高层次的尊重需要,师傅、家人、工友纷纷成为水生生命中的重要延续,不同人的遭遇与面对态度搭建了水生思考人生的框架,世俗经验不断提供给他应对苦难现实的精神资源。最终水生以宽宥豁达的姿态承负着人生的不圆满,实现了与世事人生的和解。

二、无法避免的精神困境

美国学者马歇尔·伯曼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中对现代性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进行过深刻的反思,“世界市场的形成,导致地方工业的崩溃以及生产的高度集中和自动化。为了控制这些巨大的变化,伴随着资本的中央集权出现,民族国家兴起,产业工人逐渐开始觉醒并反抗。在这样看似‘坚固的的图景之下,个体生命被抛入现代发展的洪流之中,我们发现周围坚固的社会结构已经融化,转变成了某种无法辨认的超现实的存在”。社会变革推动了工业的进步和城市的建造,但却忽略了对人心理的关怀,小说为物质水平丰富的社会打了一个问号,人的精神该如何存在。

(一)人的心理缺失 “现代化,工业化,标榜的是提高一般人的生活水平,增加一般人的生活福利,而这两层都是无用而已,何曾顾及人的心理”。从某个方面说,现代性在物质上的满足人类的只是外部的,而现代性在精神上忽视人类的需要是内部的。在小说中,路内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个体生命的自我救赎方式进行了复杂而深入的追问。

当时代变革,年过不惑的水生借力发展获得了赚钱的机会并拥有了曾经无法想象却又奢求不得的财富时,他并非欣喜若狂,而是抱着装钱的纸筒在妻子玉生的遗像前发呆。社会的变化发展虽然带来了物质飞跃,然而却忽略了人的精神世界。物欲横流的社会砸蒙了曾饱受饥荒的人们,在面对丰富的物质时,主人公充满疑问。由此可见,物质的满足并不能让人拥有寄托感、归宿感,现代化、工业化带来的精神危机远大于带给人的物质丰足。

(二)人的信仰缺失 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中,陈嘉明阐述了加拿大哲学家泰勒对现代性的三个隐忧:“一是源于西方‘个人主义而来的意义的丧失、道德的沦丧;二是源于工具主义理性而导致的目的的迷失;三是在现代高度集权化、官僚化的政治世界里的自由的丧失。”现代人追名逐利丧失基本道德观念,人在物化的社会中偏离了生存的根本,陷入精神迷失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說:“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小说结尾处水生不能认同假庙可以获得救赎这一荒谬信仰,假庙本是投机取巧之人利用了现代性阴暗面,借助人急于寻找精神寄托的心理而建造的,看似是为人们提供求神拜佛的场所,真实目的却是敛财。路内通过借人物对“假庙不能获得救赎”的认知表达对建造假庙、信仰假神这类行为的否定。从生命关怀终极意义来看假庙并不具有任何价值,甚至亵渎了佛教普度众生的本义,吊诡的是,人在假庙里实现了真的救赎,这与假庙的荒谬存在无疑构成了悖论。假庙是现实生活中的荒谬存在,是时代挟裹下的非理性因素,众多人信奉假庙,影射出现代人尴尬的信仰缺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个体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求得生存,然而在物质丰裕时,却丧失了对精神价值的谦卑和敬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个体生命的解放,个体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自主选择的意愿越来越强,然而现代化变革表面上本着尊重自主性原则,暗地里却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物质观与金钱观削弱了一切真正强调精神超越的宗教和人生哲学,抑制了一切真正追求精神超越的生活方式。

三、结语

路内通过对水生的人生经历构建,在小说中呈现出底层人物向生而忍、平等互爱、不畏穷苦、不慕富贵,在历史挟裹下独善其身的生存哲学。从小说延伸,从路内描写的人物身上窥见他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对时代的认知下,无论逆流而上还是随波逐流,坚都能守价值信念。在南方人物周刊的“中国魅力人物”颁奖盛典上,路内说:“一个小说家,我希望站在作品的背后,甚至站在这个社会阴暗的角落。作为一个作家来讲,如何利用好我们当下手里的自由度写出无愧于这个社会的作品,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我目前考虑最多的,希望接下来还能有这样的好运。”在当今社会下,路内以他宽广深邃的思想深度和精神力量身体力行地为我们呈现了在时代裹挟与业力流转下,个体有尊严与慈悲的生存方式。

在莎士比亚笔下,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施舍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慈悲》完成了路内对个人体生存意义与精神困境的思考,给出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生存方式,“慈悲”,最终是实现救赎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路内.慈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2] 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 者: 折琪琪,苏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生存困境
论张爱玲的《金锁记》中女性的生存关系及其困境
云梦皮影戏的生存困境和传承创新
农村教师生存困境分析
论被拐卖女性的生存困境
论新写实小说中普通人物的生存困境
乡村生存悲剧的伦理审视
当代中国式男女生存困境的深刻揭示
买卖婚姻中“挥刀女性”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