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在环境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1-08-04 22:52许晶晶钱丹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环境设计创客教育

许晶晶 钱丹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匠心木作”工作坊项目为例,就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探索与实践。创客教育以培养创客人才为目标,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根本,通过团队合作、设计与制作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原始教与学的关系转变为教学相长、团队合作、互相交流的教学机制,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设计的全能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创客教育  环境设计  工作室制  人才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环境设计以建设理想的栖居环境为核心,涵盖城市规划、建筑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内容,又与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人类行为紧密联系,其就业面广泛,行业前景较好,从而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在这样的形势下,设计教育者更要思考如何培养准设计师们,为社会输送适合时代发展的专业人才。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演变、锤炼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学生就是结果,教师则是这一结果的直接推动力。“创造性”是国家十三五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强调传统教学与社会性实践相并重,专业实用性和社会服务性相结合,配套工作室建设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1.反思——环境设计传统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以工作项目为中心,师生通过共同定制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以共同完成工作(项目)任务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以项目为载体,项目实施为过程,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传输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环境设计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一个成熟且传统的设计专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办学模式传统,中规中矩却缺乏创新,而大多高等教育又以理论和科研为主,实践性较弱。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不能很好地达到市场的要求,枯燥空洞的课程体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造思维。

创建“基于创客教育模式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到本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空间、内容、思维、平台和过程等方面的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目的在于解决当下教育中的一些问题:①高校的专业化教育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受限,不符合目前践行创新思维下的育人思想。长期处于“象牙塔”中的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环境设计人才综合化的要求;②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以及企业需求出现脱节,创客教育是一种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专业教学而言,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在校期间开设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等;③高校教育经费不足,就业办和学工部不能完全胜任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学院对创客教育的理念和操作流程不是很熟悉,缺乏优秀师资、课程体系与配套设施等问题,学生接触到的专业技术训练和实验设备都与社会上企业的实际应用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第一时间进入工作岗位,增加了企业的培训和时间成本。

2.启示——包豪斯双轨制教学模式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影响

包豪斯自魏玛建校以来,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成为世界性的概念和标志。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蜚声世界,培养出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先驱,包豪斯的教学策略也被全球的艺术课程和设计机构广泛应用,时至今日依旧受到推崇。包豪斯注重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并举,通过一系列理性、严格的视觉训练程序,对学生进行“洗脑”,重塑他们观察世界的崭新方式;同时先后开设了家具、金工、广告、摄影、纺织、陶艺、玻璃、壁画、舞台、建筑等多个不同专业的工作坊,培养学生“做中求学”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在当时传统学院派看来十分另类,但它后来却几乎成为全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和设计教学的通用模式。

格罗皮乌斯在1919年的《包豪斯宣言》与教学大纲中,一再强调手工艺的核心地位与工作室制教学的指导思想,1920年10月,包豪斯通过了第二项深入改革提案:每个工作坊都要选出一个自己的永久性的形式导师,学徒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设计作品。这样就有了两个导师了:一个形式导师,一个工艺导师。艺术家和工匠同时作为教师进行双向授课能让学生接受比单个专家更综合的知识,这样他们就能做出既有工艺技艺又有艺术感的高水平的作品。格罗皮乌斯后来写道:“两位背景不同的老师同时参与教学很有必要,因为工匠不能像艺术家一样用丰富的想象力去解决问题,而艺术家也没有足够的技能经验去做工作坊的技术操作。我们要培养兼具这两种天赋的新一代设计师。”换而言之,只有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解放他们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用他们自身的经历和理解来指引他们完成真实的作品,逐渐将自己从传统的、模式化的思维和惯例中解放出来,才能完成自己的作品。工作室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把传统的教室变成工作坊或是车间,老师作为某一门课程的组织者,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将原来的理论和设计任务书改造成为以小组为单位的一个个实验项目,然后将学生安排在各自的工作区域进行工作室制教学。工作室的建立,一方面继承了包豪斯“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工作室也是实习产、学、研的有效途径。

3.实践——以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匠心木作”工作坊项目为例

本文以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匠心木作工作坊项目为例,以家具设计为切入点,将传统手作工艺与3D打印技术结合,打破家具模式化生产,扩大传统手作工艺对现代家具的影响,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运用3D打印技术取代结构复杂的部件,利用不同材质的质感和肌理,使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碰撞出新的火花,從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

3.1设计阶段

本届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主题是“艺术的创意与创新”。该项目鼓励高校师生关注创意、参与创新、分享创造,关注美育,实现艺术引领创新,创新引领创业,拓展高校众创空间,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根据专业工作室的建设与配置,选择了实践性较强的家具设计课程进行工作室制实验性教学,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为出发点,以OBE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创造人才为目标,根据实训设计的选题要求,家具产品的设计思路和制作环境必须以社会服务项目为主,体现艺术美好生活的理念,展示艺术与生活融合,反映家具设计的创意、特殊工艺、实用性和时代感。在设计阶段,首先和传统教学一样,在课程初始对家具设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代家具概论、家具设计基础、家具造型设计以及家具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实务等理论知识进行集中讲授,使学生对家具设计相关知识有全面的认识;然后,与往日常规教学不一样的是在本次课程中,以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工作坊项目为契机,将课程以工作室的模式开展,即学生自由进行组合,形成3-4人的团队,然后师生双向选择,形成导师制的授课模式,确立项目组、导师和设计主题,通过设计、讨论、制图、建模、推敲、修改和完善等步骤,最终完成团队设计方案。

3.2 制作阶段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有配备较为完善的木工工作室,学生可以在工作室中完成自己的家具设计作品。在制作阶段,遵循包豪斯双轨制教学的原则,我们聘请了专业的技术师傅参与到我们的工作室教学中,按照家具制作的流程:开料——打磨——试组装——调整与修改——组装——油漆,分步骤展开。在制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就方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调整、修改和再设计。以参赛作品“禅意”矮几为例(图1),该组作品中的矮几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人的“天圆地方”说,一圆一方的桌腿正体现出“天圆地方”的意蕴,将中国的文化内涵融入其中。而金属环的桌腿则将现代工业材料融入其中,桌面与木制桌腿采用的多米诺木榫卯连接,将中式元素与工业元素结合,借此表现中式的古朴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制作过程第一步是开料,通过平刨、压刨、拼板和裁切等几个步骤,按设计图纸准备好矮几桌面和桌腿,矮几腿一边用金属环做支撑,另一边用榉木条与麻绳的穿插,形成了材质与造型的对比;第二步是拼装,金属环是采用自攻螺丝来固定的,而麻绳和木头的连接则是在木头上打孔将麻绳穿入其中,其余的木头材质,即桌面与木制桌腿的连接是采用多米诺方榫来连接;最后一步打磨做漆,用打磨机将表面反复打磨,直至光滑,然后刷木蜡油打磨,反复3-4次,最后完成。本组作品在尝试加工和制作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实验性、亲验性和探索精神。

3.3 成果展示

艺术展演成果展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将设计图纸、模型、设计过程、效果图和实物通过摄影、设计软件处理、排版等一系列方式,形成作品从设计创意到最终成品的排版,并附设计说明(图2);②实物展示,以矮几为例,除了外观的展示,还需验证矮几的实用性,比如配合蒲团高度适宜,盘坐者的舒适性、材料的质感、色彩的搭配对人心里的影响等实际问题。又如“塑纹”3D打印的高椅(图3),除了外观展示,还可以真实体验椅背倾角和高度的舒适性、验证3D打印连接件的牢固性等。通过展示,一方面使学生的设计得以完整地呈现,另一方面,通过实物制作,并结合使用者的切身感受,总结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在后续设计中得以改善。

4.結语

创客教育是提升国家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都提出加快发展壮大新兴支柱产业,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设计教育由此被置于更重要的前端地位,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正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创新性人才,这就需要高校更为密切地关注社会发展的前沿、热点和难点问题,培养适应新时代和新形势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宗建,郑欣,翁威奇.环境设计以专业教学研究[M].济南:济南大学出版社,2017.

[2]包豪斯档案馆,玛格达莱娜·德罗斯特.包豪斯1919-1933[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3]杭间,靳埭强.包豪斯道路[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4]许晶晶.从包豪斯双轨制教学模式看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8(12):139-140.

[5]李辉.艺术设计专业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98-99.

[6]王道静,杨叶秋.“艺”“匠”比肩并修:家具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J].设计,2021(03):143-145.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创客教育模式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立项编号:201902294015)

2019年校级教改课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匠心木作”工作坊获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二等奖)

作者简介:许晶晶(1983—),女,江苏南京人,2009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专业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环境设计创客教育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