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高校无偿献血情况分析

2021-08-05 08:24周天舒桑列勇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组织者绍兴市本市

周天舒,桑列勇

无偿献血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一种社会价值的实现手段。大学生作为社会新生力量和主要群体,是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动员主力[1]。据统计,浙江省绍兴市每年无偿献血组成中近20%来源于高校,为更好了解浙江省绍兴市高校献血情况,笔者对2018―2019年本市各个高校无偿献血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以浙江省绍兴市8所高校2018―2019年参与献血的所有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浙江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V3.0导出绍兴市高校献血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来源、年级、性别、献血次数和献血淘汰情况,结合学校学生总数等情况进行分析。

1.2 基本情况 2018―2019年本市高校共采集全血13 084人次,其中2018年5 981人次,2019年7 103人次,分别占到本市献血总量的29.14%和33.11%,2018年和2019年高校献血300 ml以上率分别为92.44%和93.91%,远高于本市其他献血人群的比例(40.32%、38.05%)。与2018年相比,2019年高校献血量和占本市总献血量比例均有所增加,见表1。

表1 2018―2019年绍兴市高校献血情况

1.3 高校学生献血年段分布情况2018年大一献血2 753人次,大二献血1 789人次,大三献血935人次,大四献血504人次;2019年献血大一2 587人次,大二献血2 513人次,大三献血1 227人次,大四献血776人次。两年中大一和大二年级学生献血人数最多,分别占总人数的40.81%(5 340/13 084)和32.88%(4 302/13 084),两个年段献血之和占到了高校献血的73.69%。

1.4 各高校献血情况比较 2018年和2019年本市8所高校献血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为6.74%和7.33%,两年献血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68,P<0.05)。各高校献血每年的献血比例最高为14.10%,最低为5.24%,2018年和2019年各高校每年献血比例差异均有统计意义(2=508.96、570.17,均P<0.05),其中2018年的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和2019年的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和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的献血比例最高,见表2。

表2 2018―2019年绍兴市8所高校献血学生情况比较

2 讨论

为树立社会新风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且高校学生积极、阳光、热心的人生态度也对献血工作推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显示在本市高校献血占到全市献血总量的30%左右,而高校中献血人数占到学生总数的7%左右,人群献血率高于全国公民平均献血率[2],是本市社会公民平均献血率的6.7倍。在献血学生中男女比例上较为接近,与其他人群的男女比例差异较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文化程度高,容易接受新事物等自身因素;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不断优化和完善的招募策略[3],如本市近年通过在宣传和招募上结合青年学生思想完善组织链和引入融媒思维,创新宣传的媒介和途径,与高校携手开展无偿献血宣教和采血车进校园活动等来提升高校献血工作。

在各个年级献血中,大一和大二学生的献血比例较高,占到全部献血人群的70%,这可能跟两方面原因相关,一是大一大二学生刚踏入校门,有更多的新鲜感和对事物感召的应对兴趣,所以会踊跃献血;而大三大四学生专注于毕业、就业等,相对压力较大,亦或是离开学校去实习等社会活动,对献血活动的参与时间与动力相对不足。为了培育忠诚的献血志愿者,招募大三大四的学生献血更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如在学业和其他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采用互联网+对献血同学进行定向招募等技术来提高学生的献血忠诚度。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对献血满意的阈值在提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相同的招募手段,各个高校献血比例在6%~14%不等。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各个高校组织者的观念、献血文化的积淀均会影响到该校献血工作的开展[4]。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2018年和2019年献血比例相差较大(5.24%vs 14.03%)。其原因是工作人员与组织者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沟通,通过开设学生献血宣传讲堂等工作使得第二年的献血比例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两年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是因为该校一直将本站作为志愿服务基地,长期的传承和积累也造就了该校良好的献血文化。因此,笔者认为与组织者进行充分沟通,针对不同院校的特点进行宣传招募,与学校保持一个紧密的献血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高校献血工作。

综上所述,在无偿献血工作步入良性轨道的情况下,高校献血工作虽然比其他团体招募来得方便,但也会有来自组织者、学生等影响因素,如何因势利导,加强与组织者的沟通,做好高校学生的无偿献血宣传发动,对提高高校献血比例,保留献血学生有切实有效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组织者绍兴市本市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本市首家大数据行业工会诞生
导演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