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21-08-05 08:24杨淑萍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准确度肌瘤腹部

杨淑萍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生殖器官疾病之一,是一种发生于子宫平滑肌的良性肿瘤疾病,患者常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小腹坠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性状改变,月经量异常、出现腹部包块和不育等临床症状[1]。子宫肌瘤通常无包膜,与病灶周围基层界限不清晰,且无内外层血管网生产,临床症状与子宫腺肌病极为相似,临床诊断过程中常发生误诊和混淆;因此,寻找能够有效鉴别诊断子宫肌瘤的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观察了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对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和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和实时弹性成像。子宫肌瘤患者年龄32~59岁,平均(43.6±6.7)岁;子宫腺肌病患者年龄33~61岁,平均(44.0±6.8)岁,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排除和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1)伴有痛经、阴道不规则出血、腹胀腹痛和月经量异常等症状;(2)经组织病理学诊断证实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3)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生殖道畸形者;(2)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无法正常沟通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CUSONX3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1)经腹部超声检查:患者检查前饮水充盈膀胱,取仰卧位,超声探头及腹壁检测区域均匀涂抹耦合剂,频率设为3.0~5.0 MHz,对子宫进行多切面扫描,掌握子宫及其周围附件状况,详细探查异常回声情况,了解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邻近组织或器官相互关系,并观察病灶局部血流分布状况,保存清晰图像以备后续医师阅片使用。(2)经阴道超声检查:指导患者检查前排空膀胱,取截石位,频率设为6.0~8.0 MHz,在探头套上一次性安全套后,缓慢轻柔置入阴道内,在耻骨联合上方对子宫图像进行观察,从多个切面详细探查宫腔状况、掌握子宫及其周围附件状况,详细探查异常回声情况,了解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邻近组织或器官相互关系,并观察病灶局部血流分布状况,保存清晰图像以备后续医师阅片使用。(3)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待完成常规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切换至实时弹性成像模式,采用双幅实时显示,取子宫肌瘤最大切面,保持探头稳定,调整取样框大小,使其能够完全覆盖病灶并容纳与病灶面积近似相等的临近正常组织,检查过程中通过探头向待测区域组织手动施加压力,排空残留肠气,观察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硬度,弹性图借助彩色编码,以红、绿、蓝色分别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相对硬度,绿色表示平均硬度,红色表示较平均硬度软,蓝色表示较平均硬度硬。

1.4 观察指标 以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对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能,并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位置子宫肌瘤病变的诊断准确度情况。诊断灵敏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100%。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诊断结果 经腹部超声检查准确诊断出子宫肌瘤71例,子宫腺肌病64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准确诊断出子宫肌瘤84例,子宫腺肌病80例;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准确诊断出子宫肌瘤98例,子宫腺肌病96例,见表1。

表1 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及联合检查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诊断结果 例

2.2 不同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效能比较 不同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差、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差、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高于单独检查(均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差、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效能比较 %

2.3 不同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定位诊断准确度比较 子宫肌瘤患者中,壁间子宫肌瘤56例,浆膜下子宫肌瘤19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5例,阔韧带子宫肌瘤10例。不同检查方法对于壁间子宫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和阔韧带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查对壁间子宫肌瘤和阔韧带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度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均P<0.05),且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施弹性成像检查对壁间子宫肌瘤诊断准确度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定位诊断准确度比较 %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子宫肌瘤在女性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0%[2]。而子宫腺肌瘤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而诱发的一种局灶性良性病变,与子宫肌瘤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相似,在临床诊断中易发生混淆[3]。因此,对两种疾病进行准确有效的鉴别诊断,对后续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经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均高于单独检查(均P<0.05),且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各项鉴别诊断效能指标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均P<0.05)。这说明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效果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且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对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能。同时,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对壁间子宫肌瘤和阔韧带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度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均P<0.05),且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对壁间子宫肌瘤诊断准确度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P<0.05),与邓薇等[4]研究报道相符。这说明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对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准确度。经腹部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然而检测准确度易受膀胱充盈程度、肠道气体和腹壁脂肪层厚度的影响。而经阴道超声检查由于腔内探头距离病灶组织较近,可减少干扰,然而在子宫体深处病灶信号采集过程中易出现波动,病灶边缘成像不够清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利用组织受压形变来测量组织的硬度,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内部构成不同硬度存在差异,得出病变相对于正常组织的弹性相对比值,超声辐射力激发组织而产生剪切波的传播进行成像,可以得出病变的弹性绝对值,追踪剪切波的传播可以获得组织的弹性图像,且传播过程中受组织干扰更小,使信号采集过程更加稳定,在经阴道超声检查后联合使用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可提高对于发病隐匿且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子宫肌瘤鉴别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经阴道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对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鉴别和定位诊断能力,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准确度肌瘤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一款基于18位ADC的高准确度三相标准表的设计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