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2021-08-05 05:30顾成圻孟泽军刘雅娜白如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4期

武 琦,顾成圻,孟泽军,刘雅娜,白如冰

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武 琦,顾成圻,孟泽军,刘雅娜,白如冰

摘要:目的比较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主动电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分为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术中、术后3个月分别测定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并观察术后电极脱位、心肌穿孔、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主动电极组术中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均高于被动电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心房、心室起搏阈值与被动电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电极组术中心房、心室电极阻抗高于被动电极组(P<0.05);术后3个月心房、心室电极阻抗与被动电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电极组有2例脱位(心房、心室各1例),主动电极组未发生电极脱位、心肌穿孔、感染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稳定,且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主动电极;被动电极;起搏参数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大同 037008)

通讯作者顾成圻,E-mail:guchengqi2012@163.com

引用信息武琦,顾成圻,孟泽军,等.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4):2405-2407.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1.14.025

20世纪50年代末首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人体,给缓慢心律失常病人带来了福音。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被动固定电极,心房电极植入右心耳,心室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其植入方便、操作简单、价格较便宜,被临床医生广泛应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对心脏电生理认识的提高,对心脏特殊部位(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右室流入道间隔部、高位房间隔、低位房间隔)起搏有益作用的深入了解,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显得尤为重要[1]。如心室电极植入右室中间隔起搏,心室激动顺序从室间隔向双心室和心尖部扩散,终止于心底部,激动传导顺序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保证双心室收缩同步。主动固定(螺旋)电极植入,其一,其具有较好的电激动顺序部位,从而实现生理性起搏;其二,其借助起搏部位的可选择性,具有被动电极达不到的理想起搏参数[2]。本研究通过比较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术后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参数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主动固定电极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双腔)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每组60例。入选标准:符合起搏器植入的Ⅰ类或Ⅱa类适应证的房室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40 d内;心房心肌病。病人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主动电极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即ST.JUDE 2088TC 52/58 cm或BIOTROIK Setrox S 53 cm,Setrox S 60 cm。被动电极组采用被动固定电极,即ST.JUDE 1944/1948或BIOTROIK Selox ST 60 cm,JT 53 cm翼状电极。电极植入方法:所有病人均行锁骨下途径穿刺。心室主动电极植入:先用塑形弯钢丝将心室主动电极送入右心室流出道,前后透视下调整电极于中位室间隔位置,于左前斜30°判断与室间隔位置垂直,后顺时针旋转10~12圈,在X线观测下螺旋头伸出并旋进心肌固定。右前斜30°调整电极张力合适,测试各参数满意,记录旋入电极15 min测试参数为术中参数。心房主动电极(2例因右心耳不能获得满意参数,植入高位房间隔)植入:使用塑形弯钢丝将心房主动电极送至右心耳,于左前斜30°及右前斜30°判断位置,调整心房电极张力,后顺时针旋转10~12圈,在X线观测下螺旋头伸出并旋进心肌固定。测试各参数满意,记录旋入电极15 min测试参数为术中参数。2例高位房间隔部起搏,于心耳获得参数阈值>3 V/0.5 ms,感知<1.0 mV。高位房间隔植入,结合左前斜45°透视下,确定心室被动电极导线头端与房间隔部垂直。心房被动电极植入:使用塑形弯钢丝将心房被动电极送至右心耳,于左前斜30°及右前斜30°判断位置,调整心房电极张力,测试各参数满意,记录测试参数为术中参数。心室被动电极植入:先用弯钢丝将电极送入右心室,抽出弯钢丝,换直钢丝送至右心室心尖部,于左前斜30°及右前斜30°判断位置、调整电极张力。测试各参数满意,记录测试参数为术中参数。

1.3 观察指标 术中、术后3个月分别测定各项起搏参数,观察起搏阈值、电极阻抗;随访记录术后3个月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电极脱位、心肌穿孔、感染。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起搏参数比较 主动电极组术中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均高于被动电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心房、心室起搏阈值与被动电极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电极组术中心房、心室电极阻抗高于被动电极组(P<0.05);术后3个月心房、心室电极阻抗与被动电极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3。

表2 两组术中心房、心室起搏参数比较(±s)

表3 两组术后3个月心房、心室起搏参数比较(±s)

2.3 两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比较 主动电极组无并发症发生;被动电极组发生电极脱位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目前生理起搏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传统的被动固定电极导线不能满足对心脏特殊部位(如房间隔、希氏束、冠状窦口、右室流出道)植入的要求,而螺旋电极可以实现上述部位植入,随着对其获益作用和优势(植入部位多选择性、导线脱位率低、置入快速、拔除容易等)的深入了解,螺旋电极导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3]。已有研究证实螺旋电极导线植入后长期起搏参数理想[4-6]。

有研究显示螺旋电极导线在置入时起搏阈值较高,术后数分钟内即可降低,24 h后进一步下降并长期保持稳定。电极导线植入时若起搏阈值>2 V,不应立即更换导线植入部位,应等待数分钟后重新测定起搏阈值,若数分钟后仍不降低再考虑更换电极导线植入位置[3]。本研究证实主动电极的术中测试阈值高于被动电极,其可能是因为主动电极旋入心肌造成局部心肌损伤,引发局部心肌出现充血、水肿,从而使阈值升高[7]。

起搏电极导线阻抗的大小反映起搏器、起搏电极与心肌组织间的连接情况以及电极导线的完整性。阻抗主要是心肌与电极接触面形成的电阻,电阻大小与电极顶端的面积、心肌极化特性、电极与心肌接触的紧密程度相关[8]。有研究提示术中主动螺旋电极阻抗低于被动电极,可能由主动电极旋入心肌,电极与心肌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使得负极阻抗和极化效应减小所致[9]。本研究结果显示,主动电极组术中心房、心室电极阻抗明显高于被动电极组,主动电极组术后3个月心房、心室电极阻抗与被动电极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决定心肌阻抗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电极顶端与心肌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小,阻抗越大,电流密度越高,起搏的效率越高。但同时考虑接触面积对感知的影响,各种类型电极在设计上阻抗有差别。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研究例数较少,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应用主动电极不会增加病人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收稿日期:2020-05-29)

(本文编辑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