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2021-08-05 21:18郭万钧
速读·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郭万钧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育属于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结合相应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整体授课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达到认知培养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善与恶的分界线,优化他们的判断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未来学习与生活的基础需求。文章首先分析了道德与法治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性,随后阐述主要教学方向与教学现状,最后深入研究相关策略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需要结合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降低出现认知偏差的可能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核心素养培育,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学习。

一、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的发展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属于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没有正确建立良好的认知,并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便会严重削弱学习活动的效果,不利于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内部的基础情况,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应用道德与法治的基础教学内容,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通常情况下,核心素养分为三大内容,分别是文化、自主、社会参与。在培养核心素养时,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道德与法治的文化教育效果,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能够胜任未来的社会参与活动,达到良好的培育目标。通过重视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避免他们出现行为偏差,达到优秀的教学效果。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问题

当前,道德与法治面临全新的教学现状,而部分教师的专业意识没有进行革新,导致授课过程存在着一定的落后问题。同时,部分初中教师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有效把握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受到了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不利于新时代背景下的身心发展,容易产生偏差认知,导致思想引导教学失效。

(二)教学模式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需要随时代的背景条件变化而进行革新,然而当前部分学校没有落实这一需求,导致授课模式出现了一定的陈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容易产生厌烦心理,降低整体学习效果,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途径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为了在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下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基础规则,进一步强化整体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信息化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分清虚拟与现实环境的区别,建立正确的三观认知,避免行动出现偏差问题。通过这一培养方案,能够让学生提高适应学习生活的能力,平衡心理状态,避免累积过多的压力导致认知失衡,达到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實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创设课堂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融入教学知识内部,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地探究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完善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结合实践案例,强化学生的认知和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辨别善恶事物,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显著强化核心素养的培育质量,有利于教师展开进一步教学活动。道德与法治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法治认知,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建立行动优势,避免出现偏差问题。同时,中国属于法治基础国家,在日常活动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法治知识才能够进行判断的情况。因此,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教学,能够提高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使学生建立基础行动标准,避免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例如,在教学《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展开探究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主人公是否违反了法律,达到强化认知的效果,进一步提升逻辑判断能力,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目标。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判断中学生赵某持刀抢劫这一行为是否犯法、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等。通过这种分析性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并且可以强化他们的交流技巧,使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探讨氛围,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三)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在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环节具有重要的实施意义。如果教师没有正确掌控相应的授课形式,便会严重影响整体教学效果,不利于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整体教学环节,使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能够真正融入课堂流程中,降低学生产生厌烦感的可能性,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在这一教学阶段,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强化,使其能够发挥自身思维的活跃性,进而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其自学能力得到有效训练,降低教师的参与程度,达到减轻授课负担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使他们能够体会到教师的艰辛,实现建立良好价值观的目标,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在教学基础部分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考核,确保学生的基础内容已经全部得到掌握,并且能够进行适当的应用,达到良好的培养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后向学生提出部分问题,以这些问题的形式,探查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掌握程度,达到了解应用能力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有效的策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基础认同感,使他们能够产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培养条件下,达到核心素养的基础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艳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分析说明题教学策略探究[J].速读(上旬),2018(5):68.

[2]饶惟尧.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35).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