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管理 实施德育

2021-08-05 08:00殷钰
黑河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路径创新优化管理品德教育

殷钰

[摘 要]做好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职责,德育是小学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地实施德育,对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道德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教育者必须积极探索并创新实施德育管理的形式与方法,不断创新实施德育的路径,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品德教育;优化管理;路径创新

教育工作者应遵循“以德为首,教学为主”的先进理念,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把握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质。因此,笔者立足于本校实际,提出几点小学德育的路径创新。

一、一个中心

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应紧紧围绕“学生文明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综合提高”这个中心,引导小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环节入手,努力培养出会学习、身体好、善合作、有教养的好少年。依据德育中心,学校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个方面入手开展德育活动,主要的德育内容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三条主线

1.德育常规落实

立德树人,常规先行。学校将德育常规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坚持学生养成教育,从卫生、升旗仪式、班集体建设、晨午检、少先队训练、路队、课间文明行为、仪容仪表等方面对學生提出严格要求和具体规定。学校通过将德育常规落实、落细,有利于塑造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集体,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德育活动载体创设

德育活动载体是德育工作的新生长点,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具有吸引力的德育活动来鼓舞学生,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道德品质。这其中一类是节日活动,另一类是学校根据教育需要创设的活动。

3.德育体系和德育特色创建

(1)德育体系。围绕德育中心,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一系列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按照“全员参与,便于操作”的工作思路架构,以教育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路径体系,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课外德育实践为辅,以“爱国、爱校、爱家、爱自己”的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道德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首先,学校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机制,确立由校领导、教导处、共青团、少先队四个部分组成的管理体系。其次,学校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用榜样引领、用爱心助长,努力提升学校的师德建设。再次,坚持“以生为本”的德育理念,让德育面向学校的全体学生,建立升旗班轮流制、广播站轮班制,让小学生能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最后,创设德育活动载体,逐步形成长期习惯养成教育和定期主题活动教育两大体系。

(2)特色创建。学校针对小学生发展的总体特点,以“七彩德育”为理念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七彩是指:红色、绿色、蓝色、金色、青色、橙色、紫色七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七种积极的品质。

红色德育:热情奔放,充满爱心。学校以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的远大理想为目的来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红领巾心向党”等活动,利用一系列爱国歌曲来洗涤学生的心灵;通过聆听革命家的革命事迹来激发小学生的报国之情;通过参观革命圣地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信念,这是一种美的教育,更是一种爱的教育,通过红色德育让小学生形成热情奔放、充满爱心的品质。

绿色德育:追求理想,勇于创新。学校以帮助学生从小形成报国之志、创新精神为目的开展国防科技、科技环保教育活动,通过将国防教育与文化课程结合来让学生懂得“国不防则不安”的道理;通过开展“科技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开展环保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而形成环保理念。总之,通过绿色德育让小学生形成追求报国理想、勇于科技创新的品质。

蓝色德育:儒雅处事,助人为乐。学校以帮助学生形成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为目的来开展一系列社会公德、公共道德教育、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蓝色德育可以让学生形成儒雅处事、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金色德育:勤劳节俭,知足常乐。学校以帮助学生形成爱劳动、懂节约的品质为目的来开展一系列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在班级中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劳动,使学生学会为班级的建设出一份力。

青色教育: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学校以帮助学生树立生命可贵的意识为目的来开展一系列珍爱生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抗挫自救教育来帮助学生预防遇挫自杀,造就阳光、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与学生的心灵进行对话,为学生做心理疏导,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通过尊重生命教育来让学生懂得“生命不可往复”的珍贵。总之,通过青色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形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品质。

橙色教育: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学校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为目的来开展一系列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通过向学生渗透基本礼节和文明用语使学生遵守基本的文明规范,学会使用待客礼仪等;通过开展自理技能训练,指导学生独立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使其树立各方面的自信。总之,通过橙色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形成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的品质。

紫色教育:善于沟通,团结合作。学校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为目的来开展一系列学习习惯、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完成各学科的作业,并通过阳光争卡的考评情况来规范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与本班其他同学合作做两件以上的手工作品、合作完成班级事务等,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总之,通过紫色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善于沟通、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三、五大机制

1.活动常态机制

学校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构建完善“学”“做”“改”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利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上的资源,引领学生自愿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文明素质,让学生内化于心、外践于行,逐步推动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除了坚持德育常态化之外,学校还坚持宣传引导常态化,确保德育走深、走实,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向学生推送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2.激励引导机制

激励引导机制可以给学生输入源源不断的力量,引发学生个体的行为、激励他们内在的创造力。制度德育的激励对象是学生,主要体现在考试、选拔制度方面,通过建立激励引导机制,激发小学生的内部动机,满足他们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制度环境的保护和培育,通过对学生的小善行为进行激励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品德意识。

3.品德教育机制

要想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德育机制,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学校应建立德育工作档案,以此反映實施德育的具体情况,要本着“育人为本、德育在先”的宗旨,坚持强化日常行为教育,提升小学生的文明素养。此外,德育机制还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校德育机制构建的主人。

4.督促保障机制

学校要督促班主任做好日常工作,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督促任课教师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在习得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同时,还要强化保障做好应急预案,多方面、多渠道开展德育活动,增加接受德育的范围,保障学生的道德需求。

5.家校联谊机制

通过切实运行家校联谊机制,能够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民主、温暖的成长环境,着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学校德育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要通过家校联谊机制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管理,最终提升德育活动管理实效。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循“以德育人”的理念,充分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从他们的爱好出发,适当开展生动、丰富的德育活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素养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从而使学生的各项品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立波.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J].中国培训,2015,(20).

[2]周珏.创造可能:为了儿童的未来——银城小学德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华夏教师,2017,(19).

[3]陈刚.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路径创新优化管理品德教育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浅谈铁路机务系统机械动力设备优化管理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问题研究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