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选择实验法研究现状及热点

2021-08-07 09:42张静娴詹佳欣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验法图谱领域

张静娴 詹佳欣 曹 辉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选择实验法(Choice Experiment,CE)是一种陈述偏好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受访者在不同备选项之间进行的选择和权衡,从而估计消费者个人为某多属性商品及其每个属性支付的意愿,是目前国际上用于评估资源环境产品价值的前沿方法[1-3]。CE法的理论基础源自于澳大利亚学者Lancaster[4]消费者理论和效用最大化理论,理论表示消费者的效用并非来自商品本身,而是来自商品所具有的各种属性[5],其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让受访者在选择集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设计的选择集中每个方案都由各个属性的不同状态构成,以此获取受访者的偏好,计算分析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和某物品或服务的非市场价值。1982年,美国学者Louviere等[6]在旅游选择实验中首次运用了选择实验法,随后在交通经济学和公共卫生等领域也得到了较多应用。随着1994年加拿大学者Adamowicz等[7]首次将选择实验法应用到环境经济学的领域研究以来,该方法已逐步成为一种成熟可靠的资源环境价值的评估方法[8],并拓展和广泛应用于医学、资源经济学、行为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9-11]。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全球环境问题和公共医疗问题的重视,学者们利用选择实验法可以在效用最大化框架下离散选择的特性,在公众价值评估方面突破了一些传统方法的限制并产生符合福利经济学的评估结果[12-13]。与国外相比,选择实验法在中国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些年来才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较多关注,但由于研究时限较短,中国学者的CE法研究案例还不够丰富、学科领域还不够广泛、对方法本身的探讨少见,对选择实验法研究现状的总结和文献计量分析缺乏[14,15]。运用CiteSpace对选择实验法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就是利用可视化技术,对近30年来国际上选择实验法的研究文献进行情报学计量分析,可视化式探索CE法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热点变迁及发展趋势[16-18],以期为中国的选择实验法及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CiteSpace软件是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 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教授开发研制的科学文献计量自动化软件,其主要功能和特色在于绘制和可视化科学知识领域的知识结构[19]。通过合作网络分析、共现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等对选择实验法相关文献进行CiteSpace软件分析,用以跟踪该方法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3月12日,检索主题词为“choice experiment”,时间跨度为1998—2019年,检索文献类型为article,使用软件版本为CiteSpace5.6.R4。由于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中所述的“选择实验”实验方法,与主题含义迥异,故在检索时主要对管理学、医学、经济学等进行检索,以确保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和准确性。经检索、除重,共得到3604篇文献,形成基础数据库用于研究分析。

2 发文量和发展阶段分析

经CiteSpace文献时间统计,选择实验法相关文献发表量在1998—2019年间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总被引次数为8616次,每篇平均被引17.62次,h指数为43。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4年)为研究探索发展阶段,选择实验法发文量少且增长缓慢,年平均仅为15篇,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医疗服务、行为科学等;第二阶段(2005—2014年)为稳步发展阶段,发文数量明显增加且幅度变大,年平均发文量为129篇,开始被运用于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更多的领域和学科[20-21];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年平均发文量为441篇,2015年是选择实验法研究发展的重要节点,此后选择实验法受到国际学者较广泛关注,发文量迅速增长,在2019年达到了539篇。如图1所示。

图1 选择实验法发文量趋势图

3 研究热点分析

共词分析和共引分析是对学科领域发展剖析的两种重要手段。研究通过关键词、参考文献两个切入点,构建关键词和重要参考文献知识图谱,结合时区、突变和聚类要素手段,进而把握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主题的高度概括,关键词共现分析不仅有高频关键词分析易于判断研究热点的特性,而且能反映出关键词、学科主题和研究方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变化规律[18-22]。一般来说,关键词共现频数越多,它们所代表的方向及紧密程度则越高。经分析,得到选择实验法关键词共现图谱(图2)。同理,选取出现频数排名前20的关键词,构建得到Top 20关键词词频表(表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偏好(preference)、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估价(valuation)、模型(model)、医疗保健(healthcare)是该领域研究的最重要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是选择实验法研究领域的热点。“行为(behavior)”是该领域研究的最重要切入点,虽然排名仅第20名,但中心度最高(0.47),反映出目前研究还是围绕着“一种对消费者偏好行为的研究方法”这一特征展开。“医学(health care)”和“管理学(management)”领域应用较多[23-24],是学界着重关注的学科领域。

图2 关键词共现图谱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采用LL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关键词聚类图谱(图3),其中Q值为0.7778(>0.3),Mean Silhouette值为 0.7988(>0.5),表明该共现图谱聚类结构合理,各聚类同质性较好[16]。图谱中共12个聚类群,编号越靠前包含的关键词越多,有以下几个代表性聚类。

图3 关键词聚类图谱

3.2.1 休闲渔业(recreational fishing)

CE法运用于评估其非市场价值,了解消费者偏好和支付意愿,以便于根据相关属性调整和改善服务,研究休闲渔业产业的综合发展和资源非市场价值实现[25],促进渔业产业经济和社区发展。

3.2.2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接受程度(patient acceptance of health care)

选择实验法发展初期就已经应用于医疗服务研究领域,研究分析病人对不同属性状态组成的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优化医疗措施的组合,提升医疗服务效果。依据不同的选择和实验来了解病患意愿[26],由于医疗病情数量较多且类型不同,故CE法在医疗服务管理方面的运用空间较大,案例较多。

3.2.3 经济价值评价(economic valuation)

选择实验法是一种用于评估资源和环境经济价值新兴、重要的方法,由于旅游费用法(TCM法)、条件价值(CVM法)和支付意愿法(WTP法)在多属性资源的消费认知和市场价值上可能存在的较大误差,传统的非市场价值评价方法利用Logit模型只能计算出每种环境资源属性的平均意愿支付,却不能计算出不同环境资源组合状态下每种环境资源属性的边际价值[15],选择实验法是一种有益的方法补充,对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27-28]。

3.3 关键词时区分析

通过观测每个年份出现的关键词大致个数和演进状况,绘制关键词时区图(图4)。从图可以观察到,CE法的研究在1998年的研究方向是以“偏好(preference)”、“估价(valuation)”等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演化出了“质量(quality)”、“行为(behavior)”等研究热点,重要的关键词(节点的圆圈较大)都集中在1998—2001年,包括了2001年出现关键词“医疗服务(health care)”,说明CE法在医疗研究中开始应用。与一般研究图谱不同的,CE法新增的关键词在2008年以前逐年增多且在2004—2008年增速较快,但在2009年后却明显下降,2019年仅有2个新增关键词,究其原因可能是CE法研究领域已相对固定,方法思路暂时没有在新领域拓展。

图4 关键词时区图

3.4 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词即在一定时间内突然爆发、有大量文献研究和使用的关键词,其反映了学科的研究前沿。依突现强度20个研究前沿,构建得到关键词突现图(图5),用于代表某个时间段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图中可以看出联合分析“联合分析(conjoint analysis)”是个强度较高且较早突现的热门词。CE法中的联合分析,是一种通过决定选择实验法方案包含哪些属性,从而使消费者在多重属性的产品和服务之间进行权衡的测量技术[29]。近几年,“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中国(China)”“工作组(task force)”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或单位,突现强度分别达到了12.177、9.6522、12.4807,是值得关注的对象。

图5 关键词突现图

3.5 文献共被引分析

经CiteSpace分析,文献共被引图谱中共有节点489个,连线715条,密度为0.006,各文献在网络中联系紧密,反映出选择实验法的发展是一个多学科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的过程。从表2中可以看出,其中被引频次排名前三的文献分别由Bridges JFP(2011)、De Bekker-Grob EW(2012)、Johnson FR(2013)均与卫生经济学的医疗健康、医疗保险和药价等方面有关。在统计的前20篇共被引文献中,与医疗有关的文献就占了9篇,反映出CE法是医疗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

表2 Top10文献共被引表

4 结论与启示

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方法发表的论文及引文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从国际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上看,中国及学者研究尚缺乏,一方面由于CE法也是在近5年才受到国际学者的重视,中国在学习和引入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研究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在于中国学者对CE分析方法较不关注,对原创性的技术改进贡献较少。与此反差的却是国际学者对CE法的研究在中国案例上形成了单独的聚类。

CE法自1982年被引入公共卫生领域研究以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服务、管理科学、资源环境的应用研究中,现已逐步成为一种成熟可靠的资源环境价值的评估方法[6],近5年来的国际研究有明显加速发展现象。

CE法在分析方法上越来越成熟,发展方向上也越来越突出。CE法中的联合分析(conjoint analysis)是一种可以设置消费者在多重属性的产品和服务之间进行权衡的测量技术[31];在人类对全球生态环境干扰强度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出于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多样性考量,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化研究正有力地推动CE法的新发展和应用[5]。“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中国 (China)”“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是当前选择实验法重要的研究面向。CE分析方法作为一种被医学、资源经济学和管理学科广泛使用的方法,其方法的理论性、技术的适应性、方案结果的有效性乃至计算机程序的可操作性,都已在多领域的文献中出现。在研究过程中也要考虑其缺陷,选择实验的高信息负荷导致受访者使用非补偿性策略以简化决策过程,忽略这些策略的存在性,将影响选择实验估计的效度,最终可能导致估计结果的偏差[30-31]。在科学研究越来越多交叉、广泛合作的趋势下,中国学者应当保持开放的态度,借鉴多领域、多国家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拓展CE分析方法研究的范围。

猜你喜欢
实验法图谱领域
绘一张成长图谱
领域·对峙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环境资源属性价值评价及实证研究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