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北高山番茄越夏栽培技术

2021-08-07 07:52陈坤张庆社闫妞赵玉玲卢娇娇高燕
长江蔬菜 2021年1期
关键词:穗果越夏棉铃虫

陈坤 张庆社 闫妞 赵玉玲 卢娇娇 高燕

导读:济源市80%属于丘陵山区,平均海拔500 m左右。近年来,山区成功探索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高山越夏番茄种植模式,因效益好,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高山越夏番茄生产中,选择金粉1号、黑猫、中番1017等中熟番茄品种,采用基质穴盘育苗,加强田间管理,硬熟期采收后分级包装上市。

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属暖温带季风气候,80%属丘陵山区,平均海拔500 m左右,是国家十字花科蔬菜繁种基地[1],常年繁种面积3万~4万亩(0.20万~0.27万hm2)。近年来,山区应用十字花科蔬菜制种[2]+高山越夏番茄种植模式,667 m2效益稳定在1万~2万元,该模式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现将高山越夏番茄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抗病、连续坐果能力强、叶大的中熟番茄品种,如金粉1号、黑猫、中番1017等。

2 育苗

2.1 育苗时间

5月中下旬育苗。

2.2 育苗方式

采用小拱棚穴盘育苗。

2.3 穴盘要求

采用72孔穴盘育苗。

2.4 育苗基质

将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按1∶1∶1的体积混匀,也可以采用已配好的商业基质。

2.5 装盘

番茄育苗

基质加水到手握成团,松手即散的状态时装盘,穴盘装满基质,刮平,然后整齐垒放在一起,共10~15层,用手挤压,每个穴盘中央孔深1 cm,备播。

2.6 播种

采用人工点播或机械播种,每穴1粒,播后覆盖基质,浇透水。

2.7 苗期管理

出苗前温度白天28~30℃,夜间20~25℃;出苗后,白天23~25℃,夜间15~18℃;定植前一周进行炼苗,白天18~22℃,夜间12~15℃。注意水分管理,基质见干见湿,适当控水,培育壮苗。壮苗标准:苗龄30天左右,植株4~5片叶,株高15~20 cm,叶厚、子叶完整、无病虫害。

3 定植

3.1 定植时期

6月中下旬定植。

3.2 定植前的准备

定植前施足底肥,每667 m2施生物有机肥1.5 t或厩肥5~6 m3、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40 kg,起高垄,垄高15~20 cm,垄宽50 cm,垄的方向与夏季风向一致,垄上铺2条滴灌带。

3.3 定植密度

定植宽行行距90 cm、窄行行距40 cm,株距35 cm,种植密度2 900株/667 m2,定植后浇透底水。

4 田间管理

4.1 缓苗期管理

此期间主要是查漏补缺,保证齐苗,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可以浇2次水,以利缓苗。

4.2 缓苗后到开花前管理

此期间主要是促根控秧,采用单秆整枝,地面见干见湿时中耕1次,及时除掉主干上的枝杈,控制浇水。

4.3 开花至第一穗果膨大

及时上架、绑蔓,及时检查坐果情况,畸形果和第一穗超过5个的小果应及时疏除。

4.4 膨果期管理

第1穗果核桃大时开始施肥,每667 m2施平衡肥5~6 kg,7~10天1次,随浇水施肥;第3穗果开始膨大时施高钾水溶肥,每次每667 m2施6~10 kg,7~10天1次,随浇水施肥。8月中下旬摘心打顶,每穗留果4~5个。

5 病虫害防治

高山番茄主要病虫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及白粉虱、棉铃虫等,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采用物理、农业、生态方法防治。早、晚疫病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病毒病防治关键在选用抗病品种,苗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硫酸锌750倍混合液预防;白粉虱防治主要早期预防,番茄定植后每667 m2挂黄板30~50片,化学防治可用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或25%扑虱灵(噻嗪酮)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棉铃虫可用性诱剂预防,也可用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或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6 采收

果实硬熟期及时采收,采用无污染的包装箱分级装箱。

猜你喜欢
穗果越夏棉铃虫
设施番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圣女果如何科学施肥
番茄整枝有技巧
不同诱芯、诱捕器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
葡萄新梢管理技术
高效低毒新型药剂防治棉铃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