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生体能发展

2021-08-09 04:55霍中阳赵密平崔长友沈玉海韩金明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准次数集体

霍中阳 赵密平 崔长友 沈玉海 韩金明

体能锻炼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可以用“赛”的方式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即将体能挑战的方式融入学生体能课课练、体能锻炼课或专项体能等的设计中,以丰富、活跃和激励学生参与体能锻炼,提高、强化和拓展学生体能锻炼的实效,让中小学生在体能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一、体能挑战“赛”的多样态设计

体能挑战“赛”的设计,应注重学生锻炼的兴趣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挑战欲望,力争使学生在挑战极限的同时不感觉枯燥,从而发展学生体能。

1.以“时间”和“数量”为基准的个人极限挑战

以时间和数量为基准的个人挑战,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尽量多的体能练习次数的挑战(表1)。主要包括2种形式,一是强调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的效率,二是在规定时间内间歇式完成逐渐增加的锻炼次数。这2种形式都是以单一任务持续时间长短、坚持到极限的挑战,在常规中融入变化,让学生进行个人自我挑战,坚持不懈地把锻炼进行下去,进而磨炼学生信念,強劲心身。个人挑战适宜各个年级的学生,但挑战动作和任务要根据学生体能基础进行设计,

2.以“团队”为基准的集体合作挑战

以团队为基准的集体合作挑战,是以多人合作方式完成集体任务的体能挑战(表2)。要求“团队”中每位成员都清楚“挑战”的目标并进行分工,积极配合完成任务。以团队为基准的集体合作体能挑战可采用接力式的团队合作,需要根据团队成员人数、个人能力、所处环境等因素进行分工合作;也可采用团队式的集体合作,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任务。集体合作挑战要求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分享信息,并且能意识到个人的行为将会影响团队整体成绩,重在为达成共同目标而努力。集体合作挑战适宜四年级及以上的学生,挑战任务根据学生水平和体能基础灵活设置。

3.以“趣味”为基准的组合挑战

以“趣味”为基准的组合挑战是融入一定“趣味”元素的组合挑战。这种挑战可以通过多样化组合让学生挑战相同的锻炼内容,也可以挑战各自不同的锻炼内容(表3)。挑战动作的设计具有随机性和多样性特征,充分体现以赛代练、以赛促练,使体能挑战更有活力、有乐趣。适用于中小学生,适用情况主要取决于动作设计和难度进退阶,掷骰子健身游戏对小学生更适宜。

二、中小学生体能挑战“赛”的实施建议

1.动作设计以简单复合式为主

体能挑战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但会使学生肌肉疲劳,有时甚至会精疲力竭。因此,体能挑战不应选择难度过高的、复杂的动作,而要选择简单的复合式动作。教师可设计空蹲、卷腹、引体向上、靠墙静蹲、俯卧撑、仰卧起坐、弓步下蹲、空蹲、波比跳、立卧撑等容易记忆和重复的动作,既不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又锻炼效率高。

2.动作应优先注重完成质量

体能挑战中大多是以加快速度和增加次数为主的练习,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追求速度或次数就不顾动作质量,要强调应在动作到位的前提下追求数量和速度。如果学生不能做到又快又好地完成动作,那么应提醒学生优先“好”而不是“快”。如果无法做到动作标准,那么就要降低频率或停止挑战,否则挑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3.体能挑战安排合理

体能挑战作为“赛”的环节,需从体育课程的整体和局部2个视角着眼。从整体视角统筹时,可以每周安排1次体能“大挑战”,时间宜安排在周四或周五,不仅可以巩固强化一周的“学练”内容,检验“学练”效果,而且进行体能挑战之后,对体能消耗较大,身体会感到疲惫,安排在每周后期进行有利于身体获得充分的恢复。从局部视角看,每节课的后半阶段可安排“小挑战”的比赛环节,可以是高质量完成技术动作的比拼、掌握技能的展示,也可以是常规形式的PK,作为对一节课“学练”的有效补充和强化。

4.关注体能挑战的增值评价

不论是个人形式还是集体形式的体能挑战,体育教师都要注重对其进行评价引导,可以是不同伙伴或集体之间的横向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个人纵向的自我评价。针对每一次挑战,体育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挑战成绩,让学生知道自己提高了多少。这种以时间或次数等具体数量给予的对学生体能锻炼成就和变化提高的增值评价,更容易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获得坚持锻炼的动力,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

猜你喜欢
基准次数集体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浅谈机械制造加工中的基准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滑落还是攀爬
家具用材干燥基准的灵活运用
如何在IMS网络中计算呼叫接通率
集体逃学
泛滥的集体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