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赛”并举 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提升

2021-08-09 05:30李大健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对抗赛运球联赛

一、创设情境的课课赛

情境创设是体育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后,引导其在“勤练”的基础上进行“常赛”;在了解学生技能掌握、学校场地设施等情况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常赛”,这种当堂“检测”能及时发现学生技能学习与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可针对问题与不足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体验、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如学习篮球直线运球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拓展阶段创设“红绿灯”游戏检验学生技能掌握与运用情况。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组,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在20~30m内分别设置红、黄、绿3个“红绿灯”,当运球到“红灯”时进行换手运球,当运球到“黄灯”时原地运球10次继续前行,当运球到“绿灯”时则快速运球通过,最后绕过标志筒直线运球回到起点与下一个学生击掌,下一个学生重复进行上述动作直到最后一个完成,最先完成的组为胜。这样的“课课赛”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达到检测评价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的目的,课堂效果提升显而易见。

二、激发兴趣的自主赛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被“教会”后,教师可以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主组织比赛,引导学生在既定规则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学习实际,将复杂规则简单化,开展自主比赛。学生通过规则简化等的探讨,在习得体育规则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他们交流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如在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分组练习时,几个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自动走到一起,通过简单的商讨便在半块场地进行3vs3传接球投篮比赛。他们制订的规则是每人接到球最多运球5步,必须用学过的双手传接球动作把球传出,3个人都接触球后才能进行投篮得分。这种自主比赛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学到的技能动作,又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检测运动技能的运用情况。这种自主赛也可以用于课余时间学生间的自主比赛。“学、练、赛”相结合,能够实现“学、练、赛”一体化,提升学生运动技能运用能力。

三、有效组织的师生赛

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余活动中,均可通过有效组织师生同场竞技,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提升学生运动技能。

如在学完篮球单元教学内容后,根据学生的意愿与要求,笔者带领2名学生与班级篮球水平较高的3名学生进行3vs3对抗赛。在比赛中教师规范的运球、传球、投篮等技术动作,不但能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还能规范学生所学技能动作,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运动中去。通过这种较为正式的比赛,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篮球规则,检验学生篮球技能掌握与应用情况,同时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因此,对于初、高中学校来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效组织师生对抗赛等形式的比赛。

四、选拔人才的精英赛

“常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运动技能,促进人才选拔。在课课赛、自主赛的基础上,还可以开展校内班级对抗赛、校园联赛,区域学校联赛、县区联赛和更高层次的省、市级联赛进行人才选拔。校内班级对抗赛和校园联赛可以采用积分制的形式,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更高层次的比赛可以通过有针對性的选拔与训练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做到学有所用、技能提升。

如为了选拔羽毛球精英和后备人才,可以先选拔校羽毛球队,以班级为单位报名参加选拔,根据参赛人数通过小组预赛选出若干名学生进入决赛,然后通过循环赛或淘汰赛选拔出若干名精英组建校队,代表学校参加县区级比赛。县区、市可采用相同的方法选拔出该级别的精英,组建相应的代表队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这种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的精英赛,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为国家输送了后备人才,真正做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李大健(江苏省连云港市久和实验学校,222067)整理

猜你喜欢
对抗赛运球联赛
完形填空一则
March:the Boat Race三月草长莺飞,牛剑赛艇一会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2017年全国数学联赛A卷第10题另解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小场地对抗赛在高中足球训练中的运用
研究小场地足球对抗赛在足球训练中的运用
“双人运球”乐翻天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