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语境下昆曲传播与接受现状的思考

2021-08-09 06:25刘彩凤
艺术评鉴 2021年12期
关键词:接受昆曲非遗

刘彩凤

摘要:昆曲“申遗”成功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新编戏不断产生、昆曲进校园活动日益频繁、高校曲社相继建立等方面。由于时代环境不同,观众群体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不同,其对昆曲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面对“非遗”语境下的昆曲传播,应结合不同观众群体的审美理念及期待视野,思考重“创新”还是重“继承”;“曲高”如何不“和寡”;“雅”“俗”是否能共赏等问题,使昆曲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也能一定程度兼顾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非遗”  昆曲  传播  接受

中图分类号:J805

近年,昆曲保护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大量新编戏、改编戏登上舞台,“昆曲进校园”活动持续展开,曲社曲会活动日益频繁,这也导致了“昆曲热”的出现,观看昆曲的年轻群体大大增加。但是优秀青年演员的数量和传承下来的传统剧目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减少,“昆曲热”表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传承不足的危机。

一、重“创新”还是重“继承”

“非遗”保护与传承必须要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一方面,对于“非遗”中比较优秀的部分我们要毫无保留地继承;另一方面,“非遗”保护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非遗”只有在适合它的文化土壤中才能生存下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些完全不被接受的部分应该予以创新。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就是让它按照自身恒定性和活态流变性的规律自然演变,既不能人为干预其演变进程,也不能使之静止不动。①

在采访中,部分同学表示,从2016年开始,剧院的昆曲演出越来越单调,以前看过的不少演出,近两年都不演了。很多剧目需要演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由于演员不够,剧院折子戏很少有新剧目,还常常是类似于《思凡》《渡江》一类的独角戏。改编的新剧目基本都存在各种问题,有些改编戏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昆曲,只是具有昆曲元素的音乐剧或话剧。

十几年来,剧团与传承人在挖掘、抢救昆曲剧目及演出形式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对于昆曲到底重“创新”还是重“继承”,历来见解不同。从文化传承的载体来看,“非遗”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文字为载体的文献;二是以文物古迹为载体的实物遗存;三是以“口传心授”为载体的非实物文化艺术传承。②昆曲属于第三类,其传承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虽然有曲谱记载,但无论是传统的工尺谱,还是现代译注的简谱,都不能将昆曲演唱中的行腔特点和表演中的神情动作准确地记录下来,所以仅靠曲谱自学,几乎不能掌握昆曲独特的韵味。2010年9月21日,最后一位“传字辈”老艺术家倪传钺故去。老一辈艺术家的逝世导致一部分昆曲剧目随之失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昆曲的传播与传承。蔡正仁先生提及,从“传字辈”到昆一、昆二班,再到“传字辈”的再传弟子——昆三班,能上演的昆曲剧目“传一代少一半”,当代昆曲传承的紧迫性完全可以提到“抢救”的高度。③目前院校培养的昆曲学生,只能算“半成品”,根本无法担当起昆曲兴亡继绝的责任,且专业昆剧院的演出频率很高,以江苏省昆剧院为例,2014-2016年,年演出场次均接近七百场,近两年缩减了老茶馆的演出量,压到了一年四百场左右。④如此高的演出频率导致青年演员很难有时间学习新戏、完善老戏,老一辈艺术家逐渐淡出舞台,这也是眾多传统昆曲剧目失传的重要原因。

此外,国家拨款大多给了新剧目,导致新编戏和改编戏层出不穷,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青春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和《长生殿》,此外还有《玉簪记》《白罗衫》《红楼梦》《春江花月夜》《西施》等,全国各大剧团几乎都在新编戏上做了更多努力。笔者在采访时,许多昆曲爱好者表示,近年来演出的众多新编戏、改编戏,能够流传下来的有几部?昆曲传承都没做好,谈什么创新。昆曲新编戏和改编戏争论不断,原因也多种多样。有学者提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家拨款大多用于支持各剧团编排新剧目,忽视了传统剧目的抢救与传承。⑤国家拨款不能相对平均地分配,导致强调继承传统剧目的从业者对此极其不满。顾笃璜先生说:“我不反对创新,但现实情况是编创新剧投入太大,抢救、继承传统剧目投入太少”。⑥

昆曲作为表演类“非遗”,其传承一定要重“继承”。首先,由于昆曲表演的特殊性,必须通过师傅带徒弟式的“口传心授”才能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若没有优秀传承人继承,很多优秀剧目将随着上一代艺术家的逝世而失传。其次,昆曲创作需要剧作家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一定的曲学能力,还要懂得昆曲的行腔、表演规范,这样高的要求导致优秀的昆曲剧作家和导演十分难求,这也是当前整体“创新”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六百年来昆曲历经曲折却没有消亡,正是由于昆曲从业者们的坚守,昆曲不仅是一门艺术,更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将其优秀的部分继承下来,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所以国家应该多支持传统剧目的抢救与继承,对于愿意创新的个人或团体,也要采取鼓励的形式,激发优秀作品的产生。传统与创新并非水火不容,传承昆曲可以“两条腿走路”,既重视创新新剧目,又注重继承传统剧目。

二、“曲高”如何不“和寡”

“曲高和寡”,源出《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其中提及一般俗曲相和者达数千人,而“引商刻羽,杂以流微”,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引申到现代是指高雅的辞调不被理解或曲调太难,鲜有人唱和。一方面,昆曲继承了中国传统诗、词、赋的文学传统,文辞典雅;另一方面,昆曲唱腔格律严谨,尤其是南曲,字少声多,难学难传。由于时代环境发生改变,昆曲很难重回康乾年间“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盛况。在当下的网络时代,各种艺术形式争芳斗艳的情况下,如何让昆曲“曲高”不“和寡”似乎是昆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从表面上看,昆曲高雅的文辞似乎制约了广大学生了解昆曲、读懂昆曲的欲望,然而笔者在问及“昆曲最能吸引你的地方”时,选择“文辞优美,文学性较高”的人占总比例的67.21%。由此可见,在大多数同学心中,昆曲文辞优美、文学性较高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地方。

在采访中笔者也发现许多同学正是因为优美的文辞爱上了昆曲。南京大学文学院一位同学,最初学习的是京剧,觉得京剧叙述故事很罗嗦,唱词也比较通俗,后来听了昆曲,觉得文辞很美,便喜欢上了昆曲。另一位同学谈到,她身边很多朋友去剧院观看演出有时只是因为一些古典文学、经典名著而想去了解,比如《红楼梦》《春江花月夜》等。对于具有一定文学素养的高校学生来说,文辞不仅没有制约昆曲的发展,反而吸引他们一步步了解昆曲、喜爱昆曲。正如田青先生所说:“欣赏昆曲需要文学的积淀,能否看懂昆曲与自身的文化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素养不高就不能欣赏昆曲,演员精彩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观众理解他们的每段唱腔,每个动作都能带来美的享受。

昆曲唱腔格律严谨,咬字、吐字也十分讲究,学习起来非常困难,需要长期坚持。在访问过程中笔者发现,将近一半的高校学生看过昆曲演出,每周六晚上兰苑剧场的观众中有七成左右是年轻人,南京高校中二十余所建立了曲社。基于此,学校首先应该多举办“昆曲进校园”活动和昆曲普及性讲座,让广大学生在观演中体会韵味。其次,可以开设昆曲课程,针对全校学生开设选修课,以了解和欣赏为主,针对音乐和文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必修课,以唱演和研究为主。开设昆曲课程不仅能培养年轻的昆曲观众,还能进一步培养昆曲研究人才,对昆曲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剧院和学校应该利用多媒体大力宣传,剧院演出也可以与自媒体合作,将现场演出制作成视频和录音在网上推送,不仅可以将演出资料保存,也可以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昆曲,促进昆曲的传播。经过深入了解后,昆曲的魅力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而达到“曲高”未必“和寡”,“知音”并非“难觅”的局面。

三、“雅”“俗”是否能共赏

昆曲的“雅”主要体现在文辞、声腔和曲谱这三个方面。昆曲文辞讲究对称、押韵,与当下流行的白话文相比晦涩难懂;唱腔宛转悠扬,一字多音,强调依字行腔,与流行歌曲相比难学难唱;曲谱是历史悠久的工尺谱,与已经普及的简谱、五线谱相比,距离我们十分遥远,这些都是造成昆曲“高雅”的重要原因。“俗”一方面是因为昆曲产生于民间,即使在文人“雅”化后,仍然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因为昆曲生旦戏、丑角戏并存,丑角戏具有重要的娱乐功能。

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歌剧最重要的是叙述故事,注重情节的连贯性,中国戏曲是在歌舞艺术的基础上,融合杂技而成,除了叙述故事外,还有载歌载舞、娱乐观众的性质,因此,昆曲的娱乐性不在剧本,而在演员的表演之中。

昆曲并非仅仅是高雅艺术,而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雅”“俗”也是相对的概念。“昆曲在繁荣时期,不仅在士大夫群体中备受推崇,在普通百姓家中也饱受欢迎。正是满足了平民民俗文化的意识,昆曲才在更加广泛的文化层面扎稳根基”。⑦也正是由于后来昆曲被文人过于雅化,过分强调文辞、曲韵,完全成为文人之间流传的“雅物”,反而失去了民间的支持而逐渐没落。

我国戏曲产生于民间,昆曲作为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最初也是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经由文人“雅化”,才成为在民间和文人中都广为流传的“雅俗共赏”的戏曲艺术。社会学中“文化分层”的理论是指不同观众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氛围、自身文化素质等方面的不同,对昆曲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昆曲观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以欣赏昆曲剧情和表演为主;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能够欣赏音乐,包括昆曲中的唱念伴奏;第三层,理解文辞,包括文辞中的用词、用典。从这三个层次來看,昆曲要想“雅俗共赏”,就必须在不改变文辞和音乐“典雅”的同时,加强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和演员表演的生动性。此外,由于昆曲《牡丹亭》的大力宣传,导致很多同学产生思维定势,以为昆曲都是才子佳人生旦戏,忽略了丑角戏在昆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净角、丑角“插科打诨”的表演在叙述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娱乐性质,一些刚接触昆曲的同学也会被演员精湛形象的表演所吸引,但是随着接触程度的加深、欣赏能力的提高,他们对昆曲的感知力会不断加强,从而也能感受其中高雅的部分。

昆曲将高雅的文辞、优美的身段与生动形象的杂耍相结合,不仅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也让不了解传统文化的观众产生浓厚的兴趣。虽然由于时代环境发生改变,昆曲高雅的文辞和唱腔常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是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它所叙述的仍然是大众所能理解的世俗情感,叙述方式也是大众容易欣赏的唱演一体,因此,昆曲是可以“雅”“俗”共赏的。

四、结语

国家和政府承担着“非遗”保护的重要职责,高校也可以为此出一份力。高校学生相对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应培养其欣赏能力和传承魄力。“非遗”语境下昆曲的传播与传承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当今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文人阶层已经消失。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昆曲应寻求适合自身生存的文化土壤。一方面,专业剧团在继承传统剧目时,可以在不改变程式化的基础上,编配一些更加生动的表演。另一方面,近年来喜爱昆曲的年轻观众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剧场看戏,甚至愿意学习昆曲,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曹本冶先生曾提出仪式音乐研究的理论模式,即“观念—行为—音声”,我们在产生某种行为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观念的影响。所以国家在宣传继承传统时,应该首先在观念上对其进行引导,只有让年轻人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意识,他们才会有传播昆曲、传承传统文化的行为。

昆曲的综合优势为不同观众提供了不同的欣赏乐趣,因此,在传播与传承过程中,剧团和演员可以结合观众的审美理念和期待视野在各个方面作相应的突出和弱化,学校也应在各方面加强引导,进一步促进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廷信.昆曲与民俗文化[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2]郑培凯.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出云.从《十五贯》到《1699桃花扇》——昆曲的当代生存与困惑[J].地图,2007(01).

[4]蔡正仁.昆艺术传承难在何处[J].中国文化报,2007.

[5]王文章.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非遗保护[J].人民政协报,2018.

[6]张宇.昆剧新编戏与改编戏研究(1949-2015)[D].苏州:苏州大学,2018年.

猜你喜欢
接受昆曲非遗
领略昆曲之美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问天
大运河畔响起昆曲声
文学可以定义吗?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翻译出版与接受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