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文化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探讨——评《水文化教育导论》

2021-08-10 06:07邹山丹
灌溉排水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水利专业课程思政

邹山丹

我国水文化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探讨——评《水文化教育导论》

邹山丹

(绥化学院 教育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着支柱性作用,对学生成长、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思政教育的话题发表讲话,“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教育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各类课程要与思政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改革的讲话奠定了我国未来高校思政工作的基调,高校要以各专业学科教学为基础,用课程思政思想突进思政课程创新和改革,构建专业技术教学、思政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落实学生素质教育、技术培训的同时完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的齐头并进,从而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长效化机制,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水文化教育导论》一书是基于“巴渝特色水文化遗产整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写而成,本书共包括6章,以人类文明发展和流域文化变迁为线索,以“水”为核心,重点梳理了水文化遗产中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在对水利技术的研究中、对历史的剖析中、对水文化的探索中探讨水文明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里程碑意义、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系统地探讨了水文明对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普遍性教育意义。

水利专业属于理工科,其课程设置与人文社会学科存在显著差异,其教学内容大多以实用技术为主,缺少思政教育的普遍性和互通性,因此在水利专业学科中融入思政教育理论,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现代思政课程的难度较高,需要找到水利专业课程和思政理论之间的耦合点,将思政内容与水文文化教学或技术教学紧密结合,建立起专业知识+水文文化+水文技术+思政理论的水利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本书以水文化教学为基础,对水文化的表层的物象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研究,实现了水文化的表、中、深3个层次的融会贯通,为水利专业课程思政探索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这也是本书的实践价值所在,结合本书内容和水利专业教学特点,笔者认为将水文化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遵从以下思路。

1)水利学科的课程思政教学兼具了水利教学的技术性和思政教学的理论性,二者存在根本上的理念差异,但在表层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如水利专业知识和技术均需要以现实为基础,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点与我国思政理念相吻合,这或可成为水文化理念与思政教育实现融合的突破口,教师不妨以之为依据,在水文化教学中病程原有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探索和挖掘水文化教学中的思政要素,尝试水文化教学和思政教育的相互交融,实现水利专业课程思政改造,最终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统一。

2)水文化课程思政教学一般具有普适性、专业性、间接性、便利性、亲和性和牢固性。水文化课程与其他水利专业课程具有共同的学科价值体系,均求真务实、科学理性、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等普适的价值观,为了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水文化课程,就必须使其具有这些属性,才能真正地融合。水文化属于水利专业教学的一部分具有水利专业的部分特征,要以水利专业教学作为切入点。其必须保持科学性,将课程思政元素作为其内核。水文化的发展史是众多先辈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完成的,这其中有伟大的大国工程,也有各种成败经验和教训,思政元素在这些内容上可以找到取之不竭的教学素材,可以将此作为突破口。水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需要许多需要通过实践验证的知识或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就体现了课程的亲和性,教师应当在实操课程传授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加以引导。

3)从本质上来说,水文化和文化的内涵要素和定义具有一致性,实际上是一种专门针对水文、水工程、水环境、水景观进行研究的文化类型,而文化的社会教化作用和思政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相似之处,教师不妨在水利专业教学中利用文化教育的一般方法,发挥文化对学生的教化作用,使其承担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继而在连续的水利专业教学中逐步推进水文化理念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

总的来说,当下环境下高校应致力于基础学科和思政教育的创新如融合,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局限性,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依据,实现高校课程思政改造和思政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18D018);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KYYWF1023619013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重点课题(GJB1421404)

猜你喜欢
水利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水利规划的作用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