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的提升:缘起、条件和路径

2021-08-10 13:48何丽华
学理论·下 2021年6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

何丽华

摘 要:要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就需要认识到这种信仰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因为这种挑战中蕴含着问题解决的理念和思路。应对这种挑战的条件和路径在于,一是对价值竞争所塑造的多样性价值信奉背景有清楚的认识,这意味着信仰教育可能遭遇到教育对象复杂的前价值认知状况的影响。二是树立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的价值认知,突破对信仰认知的封闭化认知,这是激发教育主体价值认知兴趣、促进价值需求感、建立马克思主义整体视野与个人生命意义之间价值关联等方面的重要条件。三是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培养,全面提升这一主体的素质能力和人格品质,这是发挥好教育者价值示范作用的核心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6-0085-03

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什么?马克思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展现出作为否定和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人类理想社会美好前景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此基础上来阐述、论证自身的观点和立场的。没有人们对这种理想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对人们改造世界进行的指导就无法变成伟大的现实变革力量,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改变世界的抱负就无从实现,而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根本原因和目的均在于培养人们对这种主义和理想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全部的观点、立场和方法都致力于改造世界,实践唯物主义从主体选择性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从客观必然性方面、共产主义则从历史现实性方面表达了马克思主义这种改造世界的理论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缘起

(一)如何让马克思主义在价值多元、开放、竞争的条件下胜出

多元、开放、竞争的价值市场,增强了人们对价值的自由选择性,任何一种价值信仰类型的胜出都强烈依赖于信仰主体的价值需求状况,而价值需求的具体状况又取决于信仰的主体性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主体的知识结构、经验水平、情感体验、价值倾向、问题情景等方面,主体条件状况的复杂性和价值多元化的价值格局,给针对某一种信仰所实施的信仰教育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多数人对事物认知和价值选择上倾向于简化思维、感性经验和个性追求的境况下,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和价值信仰体系兼具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比起专注于人心灵安慰的其他信仰,尤其是崇尚神秘性、超验性、完美性、感性化信条说明的宗教信仰,要深刻得多。这种深刻不仅体现在作为一种学术理论的学理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和知识贡献性,还在于相信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基础上的价值信仰性,这种信仰是建立在对其科学性认同基础上所延伸出来的价值信奉感。显然,作为科学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不特别强调对人的精神安慰,尽管在其信仰体系中包含着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说明一个人越是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对社会进步、人类解放事业贡献越多,其幸福感会越强,也给予了个人层面上的精神追求说明,但这种说明是嵌入到对整个人类社会进步与解放的条件论述中来的,不具有独立的理论地位。

(二)把马克思主义既当成一种科学又当成一种信仰

科学认识的真谛在于追求真理,而真理的获得是通过反思和批判,不把一种认识封闭、僵化、孤立,承认一种更为合理认识存在的可能性,从而表现出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检视、反思,拒绝把自身的问题认识神圣化、绝对化、完美化,保持问题认知的开放性。这就意味着如果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信仰,信仰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封闭性,尤其是它的非质疑性和不可批判性,会窒息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积极改造世界的进取精神、创新精神。要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信仰,又不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需要实现对信仰认知的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的核心精神能够很好地说明科学与信仰的非对立性,把两者对于世俗社会和现实世界的认识与改造作用实行分类分层阐释,即科学与信仰都是人们立足于过一种好生活的重要方式,在实现这一目的上,两者具有在不同领域中的不同作用。作为科学,马克思主义需要经过实践检验,会受到历史条件和客观现实的限制,既具有真理性,又有随着时代发展需要完善的地方,并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完善的需求,由此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作为信仰,它用自己的科学性说明了一种更好人类社会的现实可能性,并为此提供了蓝图和方案,由此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这里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克服人们对信仰的封闭性认知,把对信仰的理解与其他信仰联系起来进行比拟和实践,全面塑造一种对信仰既可以是科学认识也可以是价值信仰的理解和认知。

(三)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转化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教育对象对党和国家的积极认同性情感,一切有悖于这个目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都会因失去一个明确的信仰认同对象而变得空洞、虚幻。而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致力于培养出来的积极认同性价值情感有效引导到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上来,却并非理所当然、轻而易举。培养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原本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核心使命,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影响到这种信仰教育有效性的根本性提升。要培养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同时把这种信仰转移到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上来,需要格外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明确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实践指南的马克思主义之间是什么关系。说清楚这一点很重要,这既是因为这两者要具有某种一體性,才能被视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机部分得以整体性的解释和贯彻。也因为随着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接受难以通过简单的口号宣传、浅显的观念灌输和粗陋的形式压力得以实现,需要更为深刻有力的阐释机制和观念引导结构来解释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激发人们的认知动机和认同倾向。二是如何来认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现实载体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这种现实载体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认同马克思主义所构建出来的人类理想社会形态,并为之努力奋斗。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提升的条件

(一)需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经常性的价值在场感、需求感和有效感

马克思主义要在价值多元、开放、竞争的条件下赢得更多人的信奉,关键是要经过一种引导介入机制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人们自身问题、境遇面前的在场感、需求感和有效感,如果没有明确的在场、强烈的需求和满足这种需求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对改造世界的指导性就会被削弱甚至淡忘,进而为其他价值信仰的介入提供机会。因为人需要一种完满的解释才能提供解决自身问题的具体思路,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升华为对这种解释背后某种价值的信任和认同,这是一个价值对比与选择的过程,这正是多元价值格局给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提升的一大挑战。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在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在场感、需求感和有效感,因为一种价值只有经常性的在场,并被人需求的时候,能有效解决这种需求,才能激起人们对它的积极性认知和向往,一直的缺席只会造成人对它的遗忘和冷漠。一种价值的这种在场感、需求感和有效感的形成,关键取决于人如何对自身与这种价值关系的认知和想象。人对自身与这种价值关系的认知看似取决于自己,实则取决于价值所描绘的外部世界对人需求的满足状况,在此基础上再延伸出对价值其他内容与部分的关系想象。如果这种满足的状况总是及时有效,并形成了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支持氛围和评价机制,这种环境的一致性就会不断增强人与这种价值的积极性关联想象,并建立起与这种想象相应的价值认同心理。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要具备良好的价值示范性

要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不仅要求教育者具备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自身就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样才能形成培养教育对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动力。要使教育对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还有赖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本身的魅力彰显和力量贡献,甚至有时候人们对某种信仰的选择是基于对教育者本身的认同开始,而不是这种信仰本身有多大魅力。这里蕴含的一个道理就是在形成对某种信仰的明确认知和内心接受之前,人们首先接触到的是这种信仰的“介绍人”,对该信仰的认识、判断和评价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种“介绍人”给人的信任状况,信任水平越高,经由“介绍人”所传达的价值理念越容易被人接受。这种“介绍人”在这里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这一道理说明了,教育者的价值示范性在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过程中的极其重要性,这种示范性不仅仅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准确诠释和生动演绎,成功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与党在价值旨趣、理想追求、价值立场等方面的价值一体性印象,为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认同性情感引导到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上来创造条件,还包括具备受人欢迎的人格品质。

(三)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的价值认知

马克思主义从人类社会的基本客观事实出发,通过运用抽象分析、归纳演绎、逻辑推理、数学统计、实证调查等科学方法建立了科学理论体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与神秘化的宗教信仰旨趣迥异。同时,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这种核心价值指向的是一种恒久的理想,既是人类奋斗不息的最终目的,也是人类的最终价值所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的价值认知,才能克服一切神秘化价值对世界认知的支配,让每一个人都充满斗志地去为那个理想社会而努力奋斗。认识并认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才能摆脱一切封闭僵化的认识,认可马克思主义在反映、解释和指导人们有效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发展变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一直保持开放谨慎、批判反思的精神,保持着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有效性。同时,也只有把马克思主义通过科学分析所揭示的理想目标作为一种坚定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指导人们进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指南获得完整的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提升的路径

(一)要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主价值需求机制

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一种自主的价值需求机制,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场感、被需要感和有效感为条件前提的,没有这些感觉,任何外部性的鼓励机制和措施都会因不契合教育对象的价值需求而被忽视、否定。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不一定能充分地体现在课堂或其他某一固定的场合,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的价值规范和精神引领更多体现在课堂之外人们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对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自觉选择和运用。这种选择和运用的出现取决于某一问题场景中,人们所能意识到的相关价值信息的呈现,如果马克思主义在这种问题场景中的在场感强、被需求感迫切,激起了人们形成了对该问题的触动,并且这种触动所涉及和覆盖到的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能够圆满有效地说明和解决问题,价值有效感便会加深这种触动,马克思主义被选择和运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有可能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价值规范效应,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终生信奉创造心理条件。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关键不在于人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什么,而在于能通过一定的价值引导、介入机制,使人们产生强烈的价值在场感、被需求感和有效感,形成持续有效地价值触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自己进行问题理解、信息判断和价值选择,解决了自己觉得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要健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体的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目标激励作用、情感凝聚作用,健全对教育者的评价机制是激励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进行价值示范的重要条件。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克服传统教育评价中过度追求功利化、指标化、单一化的倾向,注意融入一些能激发评价对象教育信心、教育兴趣等方面的因素条件。对教育者的评价主要有三种类型:目标导向、过程导向、主体导向。目标导向的评价是以是否实现了既定教育目标为依据所进行的评价,具有指标量化、操作性强、控制性强的特点,突出效率和功利的最大化,评价主体主导整个评价过程,这其中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会因难以被指标化、操作化而被忽视。过程导向的评价是以教育实施过程本身的价值作为价值判断依据,突破教育目标的限制,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纳入评价体系中来给予肯定。这其中对哪些东西具有价值、哪些又不具有價值的识别和判断又充满着差异性理解,这种评价可行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建立一种围绕什么是过程价值、哪些具有价值、如何对这些价值进行判断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共识,以便增强过程评价的科学有效性。主体导向的评价是以是否充分调动和发挥评价对象的主体性作为价值判断依据的评价。这种评价认为评价不应该仅仅是评价者单方面做出决定的过程,应该把被评价者也纳入评价过程中来,被评价者的价值也应被重视,以便在实现两者沟通、意义建构和结论认可的基础上,激发被评价者的自我反思,启发他们对评价情景,包括评价目的、原则、程序等的理解,充分激发被评价者的主体性精神,增强教育动力、信心。

(三)构建马克思主义整体视野与生命困惑之间的价值关联方式

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的属性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是谋求个人的、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是谋求整个人类的长远、整体幸福,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不仅提供了充分的理论论证,还提供了为实现这一理想的实践方案和宏伟远景。既是科学又是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客观世界的改造和现实幸福的创造,排斥任何神秘化的价值辩护,为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提供了依据、方案和动力。需要清楚的是:人是改造世界和创造幸福的唯一主体,而人是现实的、处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为改善人类处境不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要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人的本质[1],人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让人区别于动物,拥有了类本质特征,也使得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理解从一开始就与这种社会属性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明显特征。人生的价值远不止为了个人的幸福,而在于为了整个人类的幸福做了什么。为了人类幸福而奋斗,即便生命短暂也伟大和光荣[2]。在以全人类解放为核心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人的意义被放在了人类解放事业的宏伟视野中去建构,个体的追求只有与马克思主义所深刻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相统一、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致力于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实现,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意义世界,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四、余论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的提升面临着多元、开放、竞争价值格局,教育对象已有的、比较稳定的价值信奉和这一信仰现实载体形式在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一些挫折、困难的影响。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在条件和路径方面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育者要明确树立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的价值认知,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有效引导教育对象树立同样的信仰认知。这种认知改变就包括建立马克思主义视野与个人生命感受之间的意义关联,让人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来理解人生意义、如何认识人与世界关系的,只有改变了人们对信仰的封闭性认知,才可能讓人们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和了解过程中体验马克思主义开阔的信仰天地。二是成功建立一种价值介入、引导机制,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人们现实问题境况中的在场感、被需求感和有效感,为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积累更多的价值触动、情感共鸣提供契机,进而为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一种普遍性的认知框架和问题阐释模式,形成一种自主的价值需求心理,升华为一种自觉的价值选择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识研究
信仰教育在哲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与实现途径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鲁南地区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