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1-08-10 22:51卞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关节功能生活能力早期康复护理

卞丽

摘  要:目的  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兰陵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选取时段范围2019年3月~2020年6月,以抽签法进行分组,包括对比组与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为对比组(n=40),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利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定量表、生活质量量表(ADL)、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患者腰椎功能、生活能力、疼痛程度评估,比较两组评估结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对比组,研究组护理后JOA评分、ADL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对比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通过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患者腰椎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荐。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康复护理;关节功能;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5-0103-03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老龄化问题不断严峻的形势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日益提高,主要表现为腰痛,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1]。在临床中,手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疗效十分确切,但部分患者术后易出现神经根粘连、局部硬膜囊受压等症状,使得患者术后恢复受到影响[2]。因此,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增强患者生活能力,必须加强康复护理的应用。近些年来,随着康复理念的不断发展,早期康复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到了广泛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基于此,本文现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兰陵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分组,选取时段范围2019年3月~2020年6月,以抽签法进行分组,包括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患者40例,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65岁,平均为(33.56±4.25)岁;性别:男22例,女18例。研究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65岁,平均为(33.12±4.3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具有手术指征,行腰椎经皮内镜微创手术;无药物过敏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精神疾病;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依从性差。

1.3  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与疾病宣教,并严格遵医嘱用药,同时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

基于此,研究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如下:(1)第1阶段护理(术后4 h~3 d)。在此阶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锻炼,比如,被动抬腿等,以此加快血液循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此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被动抬腿锻炼的正确方法,即膝关节处于正确体位之后进行被动抬腿锻炼,双腿交替锻炼,高度在30°~60 °之间,停留时间在10~20 s之间。之后,在患者疼痛有所缓解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抬腿锻炼,如小幅度抬腿。并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程度,逐渐过渡为大幅度抬腿,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促使关节功能恢复。(2)第2阶段护理(术后4~14 d)。在此阶段,指导患者适当增加锻炼项目,比如,贴墙锻炼,让患者佩戴腰围,背靠在墙壁上,并让头部、肩部、臀部紧贴墙壁,锻炼6次/d,5  min/次;伸屈髋膝,保持仰卧位,自主屈伸髋膝,手环膝关节,贴向胸部,停留时间5 s,之后双手环住膝关节并向胸部贴近,锻炼15次/d。患者能够耐受时,展开腰背肌功能训练。(3)第3阶段护理(术后15 d~出院)。在此阶段,让患者下床活动,比如,伸腰,先佩戴腰围,双手保护腰部,双脚开立,保持和肩同宽,慢慢向后伸腰,停留时间20 s,之后缓慢放松、回收。

1.4  观察指标

(1)利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患者腰椎功能,分值范围0~29分,评分越高越好。(2)利用生活质量量表(ADL)对生活能力予以评估,分值范围0~100分,评分越高越好。(3)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分值范围0~10分,评分越低越好。(4)利用自拟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等级划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软件SPSS 22.0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x±s)與[n(%)]表示,检验值分别为t值与χ2值,当P<0.05时,说明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护理后JOA评分、ADL评分、VAS评分

研究组护理后JOA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与对比组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属于退行性病变,可见于各个年龄段,对患者生活与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经临床研究表明,因外力作用导致腰椎纤维环损坏,髓核突出,进而压迫神经根,出现放射性腰腿痛的病症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3]。为此,在临床中,必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积极治疗,同时辅助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以此加快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预后。

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治疗中,主要采用保守方法与手术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情绪不安、疼痛等因素,造成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使得治疗效果降低。有关研究表明,通过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有助于对神经元突触产生刺激作用,恢复神经功能,从而实现早日康复[4]。在早期康复护理中,一般以康复锻炼为主,指导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康复锻炼,以此促进关节功能、生活能力恢复。在康复锻炼中,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腰背肌肌力,保证脊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与此同时,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可以及时纠正患者不良姿势,增强腰背肌柔韧性,提高脊柱稳定性,进而确保脊柱内外平衡[5]。在患者病情恢复阶段予以康复锻炼指导,可以有效稳定患者腰椎,进一步稳固疗效,以此避免病情加重或者复发。除此之外,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坐位、站姿等姿势,从而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屈度[6]。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组护理后JOA评分、AD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比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结果与有关文献[7-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说明,通过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患者腰椎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早期康复护理对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应用。然而,本文研究选取的病例数量比较少,选定的区域范围比较小,使得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可适当增加研究病例数量,扩大选定的区域范围,以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蝶梅,彭程,陈江华,等.早期康复护理对射频消融术加臭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0):166-168.

[2]陈江.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48-50.

[3]许喜筠,白秀英,胡寶山.早期康复护理对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9):172-174.

[4]谭丽娜.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3):54-55.

[5]李月,李辉,奚春阳,等.早期肌力定制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3):2561-2566.

[6]王洁,陈玉娟,陈国华,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3):2157-2159.

[7]宫文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338-339.

[8]王凤,谢敏飞,林佳佳,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47-150.

猜你喜欢
关节功能生活能力早期康复护理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
减少幼儿调皮行为的策略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述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状及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小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