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原则及策略研究

2021-08-14 20:25吴春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教学策略

吴春

摘    要: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是新时代下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是新形势下为党育人的根本追寻,也是新课改下素养培育的迫切需要。教师要在遵循客观性、价值性和启发性的原则上,充分利用好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唱好红色歌曲、讲好红色故事、发挥好红色教育基地和其他红色资源的作用,并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党的艰苦奋斗征程、党的辉煌历史伟业,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之情,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教学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力争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的沧桑历程中涌现了一位又一位模范党员,百年的艰苦卓绝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大国奇迹。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党史资源,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从鼓舞人心的红色歌曲、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基地研学中培育政治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理想信念。

一、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遵循客观性原则,即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时,要做到实事求是,既不夸大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也不刻意回避发展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要让学生了解到一个真实、客观、全面、立体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到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特别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明白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阻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知道在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依旧巨大,党内的消极腐败危险、脱离群众危险、精神懈怠危险等依然存在。但是,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二)价值性原则

价值性原则是要求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党史学习教育要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对党发展历程中形成和不断完善的科学指导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加深对党执政思想的理解。同时,党史学习教育要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使其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教师不能以全盘说教、灌输的形式来进行,而是要将党史故事中的先进人物事迹、重大改革成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用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例如,可以从学唱红色歌曲中感受党和人民的关系;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红色纪念展馆进行参访,在研学实践中了解党发展的历程;也可以联系党员代表走进课堂与学生共同交流。在多样的活动中启迪学生主动学习党史,使其深刻体会到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助推器和强心剂。

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下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

在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也需要在教育中落實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学不仅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其健康成长,更要培育其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就是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下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在用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身为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一分子,也要树立崇高的志向,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二)新形势下为党育人的根本追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这一新形势,要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层面积极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培养符合党的要求、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在教学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要通过真实感人的党史故事,让学生在历史逻辑上深切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从而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性;要通过系统学习党的理论思想,让学生在理论逻辑上深刻明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要通过走进红色研学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切身感受,让学生从实践逻辑上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正确性。高中思政课作为为党育人和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要积极地将党史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增强爱国情,根植强国志,落实报国行。

(三)新课改下素养培育的迫切需要

“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思政课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教学要立足素养培育这条主线,着眼于培养有能力、有担当、有责任的新青年。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靠灌输,而是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内化。同理,在教学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也要通过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了解并体会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通过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提出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以及近些年来,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应对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做到”,并在比较思考中提升科学精神,深化政治认同。

三、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策略

(一)唱好红色歌曲,增强学习党史的感染力

“百年主旋律,唱亮中国红”,红色歌曲以激昂奋进的方式向学生诉说着百年党史,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的心灵。其旋律动人、歌词优美,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教学中,巧用红色歌曲导入,妙用红色歌曲串联,善用红色歌曲升华,能够有效提升高中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注意,选择的红色歌曲要贴合教学需求,不能为了唱红歌而唱,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可以选择传唱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经典红色歌曲,也可以选择青少年熟悉的改编歌曲。通过传唱主旋律的红色歌曲,引发学生共鸣,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

笔者在教学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下简称“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时,播放《人民日报》发布的建党百年主题歌曲《少年》作为导入。这是一首以青少年所熟知的歌曲改编歌词的新作,当学生听到歌曲旋律时,感觉很熟悉,有不少学生还跟着哼唱:

一步一脚印,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

歌曲中唱到的伟大成就是在谁的领导下获得的呢?我们美好生活目标的实现是靠谁推动的呢?为什么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百年只不过是考验呢?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是因为我们的党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党才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用红色歌曲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

当然,也可以尝试用红色歌曲作为线索贯穿课堂教学,串联学科知识的学习。例如,南京一中郝良群老师在教学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时,以“《国际歌》的填词和欣赏”为主线,分别进行了“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共产党宣言》的诵读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不再适应当今中国的错误观点驳斥”等课堂教学活动。每一个活动结束后,郝老师就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并填写《国际歌》的歌词,然后赏析,以此串联整堂课的教学。这就使得课堂教学形神兼备,既有连贯性、启发性,又有很强的感染力,让学生在《国际歌》的歌声中进一步培育政治认同。

(二)讲好红色故事,提升学习党史的领悟力

“党史是教科书,也是营养剂”,党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史里的红色故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讲好红色故事,教师必须高度认可红色故事的重要作用,从红色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及养分。教师要通过对红色故事中人物的抉择、所作所为和精神品质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解,培养其对党执政地位的认同,提振其对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例如,在教学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笔者以“戍边英雄”的事迹为教学背景,先播放戍边英雄面对数倍外军张开双臂阻拦的视频,朗诵描写戍边英雄的文学作品,播放为戍边英雄创作的歌曲《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等。然后通过网友的文字和笔者的口述进行课堂导入:

“黄昏将至,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他们是为我而死。”(网友文字)他们是谁?他们有的只比我们大几岁,他们离我们有万里之远,他们用张开的双臂筑起了不朽的界碑,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为了我们牺牲的戍边英雄。

在教学中,笔者讲述戍边战士镇守边关的事迹,让学生思考他们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在深入了解戍边战士的家庭背景及其在军队中的训练和工作情况后,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做出的选择,不仅是遵循我国对外的基本立场,更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教学中,弘扬伟大的戍边英雄精神,使学生明白我们所享受的团圆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守护团圆,进而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讲好红色故事,还要以时间为节点,梳理出可供使用的经典故事。从建党前后到党带领人民站起来为时间点,可以讲述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错把墨水当成红糖蘸着吃还浑然不觉的“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也可以讲述某红军战士在长征过程中,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的“半条被子”的故事等。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过程中,既可以讲述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役中的故事,也可以讲述推进国家建设发展中的优秀党员事迹。如纪录片《铁在烧》讲述的铁原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阻击战,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筑起钢铁长城来保卫新生的共和国;又如被称为“将军农民”的甘祖昌回乡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故事;再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以身许国的事迹等。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可以列举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红手印”的故事,或南海撞机事件中牺牲的英雄飞行员王伟的光荣事迹,或为了中国天眼呕心沥血的南仁东的故事,或为了全面脱贫而牺牲在扶贫路上的黄文秀的故事等。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英雄,因为正是在这一位位“平凡”的共产党员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才奔向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学生要以红色故事中的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自己更加努力求学,通過这些榜样的所作所为,深刻体会党的人民立场,在加深学科知识理解的同时,更加强对党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的领悟。

(三)用好红色资源,延伸学习党史的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高中思政课要从课堂走向社会,积极利用好所在地方的红色教育基地,发挥好课外研学的作用,将在红色教育基地中的所看所感有机整合进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邀请优秀党员、战斗英雄、抗疫英雄等走进课堂,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同时,教师也要积极用好相关网络和媒体资源,如纪录片《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时代楷模发布厅》,“学习强国”中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等。教师要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展现形式,来提升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参与度。

以笔者所在的南京市为例,有“渡江胜利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不是单纯地带学生去参观,而是要在缅怀革命先烈、祭奠遇难同胞的过程中,结合高中思政课教学,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探究、体验和深度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坚定以自己的专注和付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在研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结合研学中的体会,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绘制手抄报等系列活动;也可以围绕学校和所在社区开展社会志愿活动,将研学中的感受转化为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从而延伸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力。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正当其时。我们一定要用好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发挥好高中思政课的育人作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励广大青少年,不断奋斗,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高中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教学策略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思政学科教学评价”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