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散淡 书为心画
——吕永生书法之我见

2021-08-15 16:34褚振江光明日报社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1年5期
关键词:书法创作艺术

◆褚振江(光明日报社)

书法家吕永生

吕永生,曾修读浙江大学艺术学院、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山水临摹研究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慕鸿书社副秘书长、美国西肯塔基大学特聘艺术家、《全国高等教育书法教材·三笔字》主编、《全国高等教育书法教材·古文字学》副主编、安徽师范大学文字学与书法研究博士生。作品入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人书法精品展”、第二届书法兰亭艺术奖书法大展、全国首届行书作品展等几十次。作品荣获首届孔子国际艺术节书法优秀奖、西泠印社首届手卷书法展最佳作品奖、北京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等。部分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绍兴兰亭书法博物馆、天津美术馆、中美友好协会、人民大学等机构收藏。学术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画世界》《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

在我的印象中,吕永生博士是一位憨厚、坦诚、正义感较强兼具有谦谦君子之风的文人书法家。平日寡言少语,举止谨慎且彬彬有礼。不慕名利,胸怀宽博;善于助人,无私而颇有爱心。

与其他书法家不同的是,吕博士不轻易评论别人的褒与贬,富有理性的思维使他从不夸大其词。除了因酷爱书法而成为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以外,近几年,他对学术的研习已涉及中西文学、哲学、美学、艺术学、教育学、文字学等诸多门类。

淡泊以名利 思想之深邃

有些书法家因几次的获奖而趾高气扬,傲气冲天,结果却是昙花一现。而吕永生不然,他的书法作品凭借着其精湛的艺术技巧与深厚的学术功底,曾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所举办的全国首届行书展、第二届兰亭书法全国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500人书法精品展、“中华情”全国书法精品展等十几次,他也曾获“浙江青年书法20家称号”。吕永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获奖而停滞不前,更毫无心思去争名夺利,一心埋头于学术与书法的创作、临摹、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其苦学之志令人钦佩。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赋予了吕永生对书法创作的独特感悟。

思想不是用来为艺术作品添金贴银的外表华饰,而是内在本质形而上的东西。真正有内涵有思想的艺术作品,应该以作品格调的高低去说话,而非拼命的倒卖从别处偷来的概念或虚名。技法只是手段,思想才是创作的本源,有思想的作品才能充满精、气、神。思想是艺术家创作的动力,也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和灵魂。

笔者观赏吕永生的书法作品,无论是巨幅或是小品,无论是长卷或是斗方、中堂、条幅、对联,那奔放的笔触揉合着细腻古雅的笔法,突显现出个人的风格特征;那抽象的线条中穿插着抒情的神奇思想,变化万千,蔚为大观,折射出吕永生那深邃的思想与哲理的色彩。以自然洒脱、雍容敦厚而胜于书坛,尤至酒酣放浪而意忘工拙,笔圆而韵胜,挟以专业创作与学养、教育等而誉满文艺界。其书法爽然有姿,超拔流俗,尤其他的草书如狂风骤雨,气势连贯,变化无穷,体现了自我的欲望于草书中寻找到宣泄喜怒哀乐的途径,不拘规矩但笔笔有来历、字字有源头。那狂野酣畅、热情奔放、乘兴而发的自我表达,充满了老庄自然观的思想。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标准,庄子的思想仿佛渗入了吕永生的全身血脉,无论闭门创作或是现场书写都是进入了“心斋”与“坐忘”的精神状态。我们曾于北京有缘相聚在挚友晚宴上,当我们邀请他现场挥翰之时,吕永生不激不厉,随意流露的笔画、字形、章法等于自然的思想中弥漫着严谨的法度,看似无法实则有法。吕永生的书法创作似乎完全遵循庄子的艺术思想,主张自然的流露,反对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他通过笔的运动来表现出生动有力的书法生命,性情散淡,神情舒缓,不方不圆,若行若飞。在如此嘈杂的场合书写,显得特别不动声色,静水深流般的雅致,没有沽名钓誉,也无投机取巧,不受干扰,不随嘈杂声而聚墨成形。安静中的激情运笔,激情中的全神贯注,不难发现吕永生最终的目的就是卸落下心灵的重担,打开了思想的枷锁,跨越了书法创作进行时的藩篱,走向终极的思想自由。这一思想,是老庄自由思想的延续,也合乎孔子儒家思想的雅性,不温不火、不偏不倚。

孔子认为,艺术创作必须符合“仁”的原则,蕴含道德的内容,强调美和善的统一,强调文与质统一,也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要达到“和”的审美标准。吕永生在追求老庄思想的同时,也崇尚孔子的中庸思想,以“和”与“度”的思想驾驭了用笔的提按顿挫,急起鹘落,结体千姿百态,于欹侧中求平衡,于错落中求和谐,真可谓“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增”。他提倡含蓄之美,主张藏骨抱筋,含文包质、似丑实美、刚柔相济等等,无不是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的结果,必然会呈现出方正循纪、修短合度、体用得法、意气有余。骨气与遒丽兼得,合情调于纸上。

以上思想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主流思想,即儒家与道家的艺术创作观念,既符合道家自然无拘无束的一面又迎合儒家不偏不倚的思想。可见,吕永生的书法创作思想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理性的感性驰骋,在追求一种综合而和谐的中庸之美的同时也崇尚自然,主张任兴所适,不受规矩格法的控制。任情适意,挥洒自如,不囿于成法。或如飞泉下注,或如冰寒冻凝,如造化之成物,但也把握一个“度”的控制能力。

深邃的思想、精湛的技巧、博学的习惯、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使吕永生的书法具有与众不同的美学特点。吕永生书法是自然之美的结晶,也深受宋代书法大家苏东坡的影响,融儒、释、道为一炉,强调艺与道合,提倡“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观点,不愿所拘成法,要求抒写胸中之意气,任笔所致,法在无法中表现出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集各家之长 蕴笔墨之妙

吕永生从小酷爱书法,因出生贫农,家境极其困难,没钱买纸买笔买墨,他用小木棒在地上练字已成为温州偏远贫困山区的苦学美谈。15岁那年吕永生刚考上高中,为解决温饱的问题父母到处借钱借粮食,根本买不起文房四宝。吕永生凭着对书法浓厚的兴趣,常常在操场的泥沙上手握小木棒聚精会神地练字,有时一练就好几个小时,废寝忘食。他从唐楷入门,对颜真卿《颜勤礼碑》《自书告身》等有深刻的理解与熟练的临摹能力,几乎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上承魏晋南北朝各碑帖,下启宋元明清,最后徘徊于魏碑与墓志之间。其楷书取法无迹可寻,只见格调高古,动静结合,于似与不似之间。行书与草书可算是吕永生的专擅,16岁开始他就日夜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及“二王”手札,于《圣教序》《十七帖》《淳化阁贴》用功最深。为了丰富笔法开拓视野,不拘于某家某派,他以晋人为根基,将宋四家的行书几乎全部临得滚瓜烂熟,曾一度沉迷于苏东坡的各种尺牍与小品,不仅学习苏东坡的行书,还学习苏东坡的诗词与文章,外状其形,内迷其理。近几年吕永生深入二王的行草体系,对米芾的行书更是情投意合,将其每幅作品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理解,主张真率的同时还将米芾行书的笔法、字法、章法等进行了一番大梳理,运用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观点,取其精华,排其糟粕,像蜜蜂采蜜一样,最终归之于自己创作的艺术语言。其行草作品,骨气雄强,爽然有飞动之态。屈折之状,完美诠释了笔墨是一种生命和力量。反对抱残守缺、食古不化,主张旁通二篆、俯贯八分,吕永生兼精各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晋韵、唐法、宋意、明态等含蓄蕴藉,穷变态于毫端。

情感之强烈 格调之高古

从广义来说,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可以说没有情感也没有艺术,在艺术的创作之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情感。汉《毛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知蹈之也。”法国罗丹也曾说:“艺术就是情感。”一个书法家进行创作时,情感的真挚与强烈可以增添其作品的美感与感染力。草书可以说是吕永生书法的重要体现与创作的生命。热情奔放、狂逸酣畅不仅成为吕永生草书的主要特点,而且贯穿于吕永生书法创作的美学思想。其草书源于《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淳化阁帖》等,也有着张旭的《古诗四帖》与怀素《千字文》的神来之笔与张力,游离于大草与小草之间。韵味深长,激情澎湃,其线条的凝练与点画的俊厚,经他演绎得有声有色,时而如飞鸟出林,时而如惊蛇入草。状似连珠,绝而不离;旁点邪附,似螳螂抱枝。有情感有思想的创作主体必然能产生意境深远的作品,吕永生确有天才般的创作本领。观其作品气韵生动,虚实相生,有虚有实,计白当黑,皆成妙境。他的行草小品或条幅,往往出现大片的空白,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予以人不断的遐思,犹如南宋著名的画家马远与夏圭的精品力作,往往运用山之一角与水之一边,将主体的情思与客体的佳境合二为一,得鱼忘筌,写心写意。

兰亭帖十三跋 书法 吕永生

最后,笔者感觉吕永生的书法作品具有格调高雅、品味无穷的美学特征。高格调的书法作品往往有着健康的内容与深刻的思想,并具有丰富而生动的艺术语言,体现出作者独立的人格和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观其书法作品不难看出吕永生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底与扎实的笔墨技巧,他力避讨好观赏者低级趣味的东西,也不模仿抄袭传统的贯例遵循取法乎上的学习途径,历经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与专业训练的磨合,使自己的作品格调高古,意蕴与情调有着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美学特点。言有尽而意无穷,笔精墨妙,越品而越有味,有着陈年老酒的扑鼻之香,令人美意延年。

结语

一个成功的书法家,需要有精湛的技巧、丰富的思想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革新创作。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走出来。打进去的是继承,走出来的是创新。书法家如一度沉迷于传统的经典之路,寄人篱下,毫无创新的思维能力,终究仅仅算是一个书匠。笔者认为吕永生博士在博学多思的基础上已走出了书匠的区域,渐入真正具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书法创作之路,也有他自己明确的方向与独特的笔墨语言。艺海无涯,学无止境。但愿吕博士继续艰苦奋斗,博涉多优,于上下求索的艰辛历程中更进一步。

有雨无风联 书法 吕永生

岑参诗 楷书 吕永生

杜甫诗 楷书 吕永生

欧阳修诗 楷书 吕永生

苏轼诗 楷书 吕永生

猜你喜欢
书法创作艺术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书法欣赏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