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五省”书院的祭祀对象研究

2021-08-16 05:43叶后坡
华夏文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先贤学派乡贤

祭祀是古代书院的重要活动,一直得到人们的重视,致使世人以为书院之设“或以袭圣,或以表贤,或以就祀。”(《嘉庆四川通志》卷八十)祭祀是清代“北五省”(包括河南、山东、直隶、山西、分省前的陕西即分省后的陕西和甘肃)书院的重要活动课程,是检查生徒的重要实践考评活动。清代“北五省”书院运用定期、不定期的祭祀儒家的先圣、先师、先贤,在师生心目中树立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以培养知礼仪、明廉耻的思想品质。《礼记·祭统》》指出:“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让学生在祭祀仪式活动中得到洗礼,以“先贤”为楷模,修养品性,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品德操行。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文化教育与品德教育同样重要。因此,对书院教育来说讲学和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两项工作。祭祀作为一种标准的学礼工作,不僅要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和领会,而且还要通过实践教学的消化与吸收。同时,古代书院非常重视选择和本书院有关的著名人物作为祭祀对象。清代“北五省”地区书院的祭祀对象非常宽泛,也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清代“北五省”书院的祭祀对象可以归为三种情况:第一是祭祀儒家学派的“先圣”“先师”。第二是祭祀儒家道统公认的杰出代表和重要人物:即“先儒”。第三是祭祀当地的“名宦”“先贤”“乡贤”,尤其是祭祀那些对当地或本书院做出突出奉献的父母官、士绅等。

一、祭祀“先圣”“先师”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儒家学派的“先圣”“先师”指的就是孔子。文庙原是儒家学派尊崇孔子、祭祀孔子(儒家的“先圣”、“先师”)的地方,因为儒家思想的精髓表现在对孔学的继承和发扬上,在封建王朝的国子监、府州、县各级官学修建孔庙并按期举办祭祀典礼。这种谨严、标准的祭奠仪式,被书院负责人所注重。例如元代儒学大师程文海所言:“惟夫子为郡乡邑之通祀,崇儒乃圣朝之巨典。”(程文海:《雪楼集》卷二十三)孔子是古代书院传道系统和道德教化的领军人物,祭孔是儒学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弘扬与传播的核心力量、卓有成就者。“自古以来,功德之流传,诗书必推原其所始,而圣贤之诞降,道路必追溯其所自生。”(《民国歙县志》卷十五)文庙里祭祀孔子的塑像旁边常以其弟子及再传弟子颜渊、曾参、子思、孟子等所谓的儒家“四圣”配享。古代书院祭祀儒家的“先圣”“先师”表示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将最初意图上的书院性能进行扩充,使书院从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核心的讲学功能扩展为讲学和祭奠的双重功能。清代内乡县“菊潭书院于书院正房建立先贤祠祀孔子,使书院肄业者有所观感效法。”(《同治内乡通考》卷四)“清代南阳县志学书院塑孔子像于大成殿,东西配享‘四配十哲。”(《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六)清代方城县方城书院的教学思想渗透着孔子思想和程朱理学思想,要求“学者必尽其心,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性,反而诚之,圣人也。”(《康熙方城县志》卷六)清代“北五省”书院祭奠“先圣”“先师”孔子,不仅是对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私学教育不祧之祖的崇敬,更是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和崇高气节的景仰。同时,也表现了清代“北五省”书院对儒学渊源的注重。

二、祭祀“先儒”

儒家的“先儒”是指在不同时期对儒学思想承继、阐释与创新有重大成就的儒学巨匠,祭奠他们表示书院对儒家学说的认可,以激励士子崇奉儒家学说。书院的祭奠对象,往往标示了该书院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学术研究风格。因此,大部分书院除祭奠公众所认可的儒家传道系统中的代表外,也祭祀自身学派的杰出代表,进而标明本书院的祭祀主旨。另外,有很多书院特别地祭祀某些与自身有密切联系的“先儒”,用以怀念和赞誉他们对书院的特殊奉献或其重大成绩,鼓舞其后辈学者承继遗训,坚持和弘扬本门学派的光荣传统和良好风气。清代“北五省”书院有着共同的祭祀对象(清代“北五省”书院大都把范仲淹、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大师作为他们的共同祭祀对象)。同时,清代“北五省”地区的各个书院都有其各自独特的祭祀对象,一般是该流派的开山之祖或与自身有亲密关系的杰出代表。清代南阳县“宛南书院由大门而入为先贤祠,设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昌黎伯韩文公韩愈诸神位于先贤祠,则人文可师。”(《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六)邓州“韩文公书院,在邓州州城二里许,嘉靖间分守道刘漳迁于大西关,易名‘临湍书院,立三君子祠,祀韩文公韩愈、寇莱公寇准、范文正公范仲淹。”(《乾隆邓州志》卷二)清代南阳县“崇正书院供奉先儒张载、张衡、张仲景画像。”(《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六)清代镇平县“縮阳书院供奉先师范宁、范晔画像。”(《康熙方城县志》卷二)清代新野县“白水书院供奉先师齐慎、张文在画像。”(《乾隆新野县志》卷九)“清代南阳书院供奉先师程颐、程颢、李来章画像。”(《嘉庆南阳府志》卷二)清代邓州花洲书院长期供祀范文正公范仲淹的画像,以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鼓励后辈、教导后辈。由此可见,清代“北五省”书院祭祀的儒家“先儒”众多,各不相同,表明了清代“北五省”书院能兼收并蓄,接纳并吸收各种学术思想,这对促进各学派的相互融合和交流发展甚为有利。

三、祭祀“名宦”“先贤”“乡贤”

古代书院对“名宦”“先贤”“乡贤”的祭奠,是对儒家先圣、先师和先儒祭奠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入,其意义与前两者是一致的。古代的国子监、府、州、县各级官学祭祀“先圣”“先师”由来已久,但“先圣”“先师”指的是孔子、孟子。而中国古代书院所祭祀的“名宦”“先贤”“乡贤”与之有很大不同。所谓祭祀“名宦”,主要是书院祭祀对当地做出重大成就或贡献的地方父母官。地方父母官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得到百姓的称颂与思念;或直接关怀、参与书院的建立与经营,为书院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杰出的成就;或当地父母官自身是儒学巨匠,品德行为可为师表,关心、支持当地教育事业进步和民众素质提升,促进当地文化、文明迅速发展。清代“北五省”书院对那些认可、支持书院修建、运营并作出突出奉献的“名宦”或“士绅”,在书院祭祀地点也为他们留有相应的地方。“马骥在任邓州知州期间,多善政,民感其德,即命其所改建的书院为马公书院,并于书院讲堂中设主位。”(《乾隆邓州志》卷二十二)“南阳知府成逊于志学书院讲堂前地建二忠祠,祀唐邑人张巡、明邑人铁铉,每日春秋仲月二十五日祭。”(《康熙南阳府志》卷六)所谓“先贤”是指书院的创建者、书院的各代负责人及对书院有重大贡献之人。所谓“乡贤”则是指当地品德操守可以作为表率之人。清代“北五省”书院所祭奠的“先贤”“乡贤”必需具有与本地关系亲密、德行道义足资后学表率这两个最起码的条件。家乡使人倍感亲切,表率使人能够研习。清代“北五省”书院祠堂中祭奠的“先贤”“乡贤”,从根本上说是书院为生徒建立的可以学习的表率、楷模。“内乡县菊潭书院于书院正房建立先贤祠,祀内乡县先贤巫马施!范宁!李宗木!赵经!钟宇淳!谢君敬!王道生等,使书院肄业者有所观感效法。”(《同治内乡通考》卷四)同时,清代“北五省”书院常常对本学派中的典型代表加以祭奠,用来表明本书院的学术研究主旨。南阳县诸葛书院祭祀孔明,这种做法从宋金时期一直延伸到元明清时期。“孔明,三代而下,一人而已。武昌相去千有余里,犹建庙学而祀尊之,况其所"处也哉。出步祠东得隙地焉,曰:‘以是建庙学足矣。……传曰:‘有功于民则祀之,侯之功万世之功也,于祀为宜,祀于其居为尤宜焉。诸学子以及有位之人,师圣人之道,仰大贤之业,夙兴夜寐,可不思庙学之所以建,天子之所以命,岂徒夸前人耸后观者哉?”(程文海:《雪楼集》卷二十)南阳县诸葛书院除了纪念西蜀丞相诸葛亮外还纪念其他名宦。“诸葛书院建立三贤祠,中祀武侯,以司马德操、徐元直配之。”(《康熙南阳府志》卷六)“韩文公书院是为了纪念唐代大文豪韩愈,在邓州州城二里许,嘉靖间分守道刘漳迁于大西关,易名‘临湍书院,立三君子祠,祀韩文公韩愈、寇莱公寇准、范文正公范仲淹。”(《乾隆邓州志》卷二十二)清代新野县“白水书院,饰中堂四楹,光武殿中尚肖塑像,高密候邓公、阳虚候冯公配之。”(《乾隆新野县志》卷九))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院祭奠的“名宦”“先贤”“乡贤”逐渐增多。“北五省”地区的“南阳县卧龙书院明代时又增塑了蒋琬、诸葛瞻、诸葛尚肖像,标著十将名额,清代时又以司马德操、徐元直配之。”(《康熙南阳府志》卷六)清代“北五省”书院“所纪念者大都是书院的创建者或是一个学派的创始人。”(叶后坡:《明清时期南阳地区书院的命名研究》,载《华夏文化》2010年第1期)清代“北五省”书院生徒昼夜学习和生活在有着浓烈学派氛围的环境里,瞻仰本学派开山之祖的雕塑、雕像、塑像,学习、研究他们的思想,领会他们的教诲,非常容易催生生徒对本学派开山之祖、杰出人物的仰慕之情和崇敬之心,也非常容易催生生徒对本学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对学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本学派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

四、结论

清代“北五省”书院广泛地祭祀各派宗师,表明了清代“北五省”书院能够兼收并蓄,这对促进各学派的相互融合和发展甚为有利。清代“北五省”书院祭奠“先圣”“先师”“先儒”“名宦”“先贤”“乡贤”既是一种典范的思想教育,又是一种乡土教育,是历史时期一种主要的道德教育措施。清代“北五省”书院把一些道德准则方面的典范人物进行祭祀,其思想伦理教育方面的意图非常明显,它深刻地影响着书院学子们的人格塑造、心灵净化、情操熏陶、品行修养等等。清代“北五省”书院对一些道德准则方面的典范人物进行祭祀,对清代“北五省”地区社会风尚的变化同样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代“北五省”书院德育研究》(项目编号:18YJCZH225)的成果之一。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邮编014010)

猜你喜欢
先贤学派乡贤
王记寨
伯明翰学派“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研究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伟大的中华治水先贤——史禄
西江月·端午咏怀
具有创新价值的伯明翰学派文化阐释
“支部+”乡贤护航乡村治理
靠大多数,还是靠“乡贤”
别让“乡贤”成“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