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1-08-17 14:21吴学文熊艳王威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4期
关键词:制药工程教学改革

吴学文 熊艳 王威燕

[摘 要] 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面向“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针对传统“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工程实践环节薄弱及学生积极性不高等特点,以兴趣为导向,围绕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目标,开展了包括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以及加强创新实践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制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药分离工程”教学实践探索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制药工程;制药分离工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万计划背景下工业药剂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和实践”(HNJG-2020-0219);2020-2021年度湘潭大学第十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兴趣驱动制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2020年度湖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多方协同构建化工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平台”(湘教通〔2020〕90号)

[作者简介] 吴学文(1974—),男,湖南邵阳人,理学博士,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药等复杂体系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熊 艳(1974—),女,湖南长沙人,理学博士,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4-0081-04   [收稿日期] 2021-02-28

随着工业革命4.0时代的到来,工业时代的快速变革正催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新工科”人才[1-4]。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高校,尤其是工科优势高校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强化“新工科”建设与发展。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与进展[5,6]。在国际竞争新形势下,“新工科”建设要面向未来,注重内涵[7,8]。笔者以“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例,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制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制药分离工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制药工程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药物提取、分离纯化的理论与技术,并且能够针对待分离体系中的有效成分与共存杂质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性质上的差异,运用所学的有关分离技术,设计合理的分离纯化工艺路线或改造现有工艺,解决药物分离中的复杂工程问题。针对传统的“制药分离工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足,我们参照“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基石,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探索“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一、“制药分离工程”教學中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亟待优化

制药行业发展迅速,药物品种、药品生产工艺、制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制药分离工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许多新技术与新工艺。例如,超滤法、高速离心法等新的分离纯化方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药现代化进程。但“制药分离工程”现有的教学内容涉及新型分离方法较少,不能全面展示现代药物分离技术与工艺模式,所以需要及时调整“制药分离工程”的教学内容,针对不符合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与修订。同时,“制药分离工程”课程中的吸收、精馏和萃取等内容在化工原理中已讲授过。受学时所限,需优化教学内容,将化工原理中已讲授过的内容不列入课堂讲授的重点,课堂讲授内容侧重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与应用。

(二)工程实践环节薄弱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具备满足行业要求的制药设计及实践操作能力。近年来,我国制药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9-11 ]。但仍面临着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如实践教学方式固定化、模式化,实验教学设备更新不及时,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制药分离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运用该门课程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将来可以从事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天然产物、精细化工以及相关领域分离、提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但是,由于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加之工程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普遍缺乏工程实践体验和经验,工程意识不足,导致理论和实践脱钩,不能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对分离纯化工艺进行合理设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足。

(三)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足

“制药分离工程”涉及较多的传递理论、分离工艺流程、工程单元操作。该课程开始在第5学期,尚未开展认识实习,学生大多未见过制药分离设备,对于制药分离原理及工艺技术参数控制缺乏直观感受。大部分实验教学均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按照既定的流程、设定好的参数进行操作,教学模式的固化,也导致了学生主动参与程度不高。此外,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相关的分离工艺、制药分离设备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操作,缺乏整体认识[ 12 ]。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结合专业优势,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与优化

根据制药行业的特点,教师随时关注现代药物分离技术的动态,及时调整优化“制药分离工程”的教学内容,重点讲授制药分离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型设备与理论。湘潭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主要是以湖南省重点学科、湖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依托而建立,化工基础教学实力雄厚。在讲授制药分离工程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化工原理”等化工课程,其中涉及吸收、精馏和萃取等常规分离方法。因此,在“制药分离工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整合了化工原理与“制药分离工程”的教学内容,着重讲授固液萃取、双水相萃取、膜分离、离子交换、超临界流体萃取等章节内容。本校制药工程专业侧重于化工制药与中药制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重点讲授制药工程领域常用分离技术及新型分离技术的原理、方法、工艺及其应用,力求突出本专业的特色。例如,突出介绍超临界流体萃取、液—固萃取、膜分离等分离方法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猜你喜欢
制药工程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民族地区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