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智慧课堂 提高数学素养

2021-08-17 07:16叶志英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智慧课堂初中数学

摘 要:与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相比,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表现出难度加大、深度加深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可以促进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知识点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0-0016-02

引  言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采取一切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措施,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1]。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够拥有促进自身发展的学习能力与必备品格,在学习知识后能灵活应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促进自身发展。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为了考试而教学”的教学动机,导致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各学科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分析与思考能力、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要根据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选择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在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的同时,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2]。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一)加大概念教学力度,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时应注重数学概念的教学,应先让学生对概念性知识产生正确的理解,然后进行后续的数学教学。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概念

教师在教授概念性知识时,可以利用学生对生活实例所具有的熟悉感进行教学,提升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引入生活实例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3]。

例如,在教学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中的“认识三角形”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物,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三角形。同时,教师可以将概念性知识直观化,让学生快速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比如,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最为熟悉的“红领巾”、学生吃过的“三明治”等,这些东西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能夠让学生快速理解三角形的特点。这样,即使在教师深入讲解与三角形相关的其他知识时,学生也能够快速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引入数学概念

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对概念进行分析与探究,利用知识之间存在的互相作用来促进学生思维的逐渐深入,进而达到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点的目的[4]。

例如,在教学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中的“圆的基本元素”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圆形与球体知识去理解“圆的基本元素”中的概念性知识。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回忆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点,运用自己对“圆”的理解去探究“圆的基本元素”,进而实现对概念性知识的准确理解。

(二)做好导学案设计工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利用导学案教学法来促进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点,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提前列出本节课需要讲授的重点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5]。另外,在设计过程中,首先,教师应由浅入深地设置教学问题,如果学生在开始时便遇到较难的问题,他们会产生抵触心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其次,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还应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在导学案的结尾部分设置相应的练习题,使学生对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产生正确的认知。最后,教师在检查导学案时需要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而且在授课时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进而在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培养,从而有效达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目标[6]。

(三)将多媒体和数学内容相整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普遍应用的技术之一,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具有两面性,教师在课堂上应正确地、合理地应用,以免降低教学效果[7]。

例如,在教学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中的“人类离不开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视频功能,将在网络中搜集的相关视频向学生进行展示。在搜集相关视频时,教师应先进行有效的筛选,然后站在初中生认知角度分析视频内容能否被学生理解,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通过任务布置的方式激发学生内驱力

学生只有具备了学习动力才能认真学习并积极思考,才能提升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任务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内驱力。在布置任务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应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合理分组,以保证每个小组的实际学习水平达到平均化,防止个别小组因只存在優生或者差生而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教师还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目标布置学习任务,并且根据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活动。教师在验收小组完成的任务时,可以开展竞赛活动,评价的标准是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完成度,最终评选出优异的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及提升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其数学素养[8]。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过程的设计工作,并且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围绕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来进行,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胡满金.构建智慧课堂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1):21-22.

裴明祥.重视情境创设,提高数学素养: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情感读本,2018(09):43.

朱路辉.增强效果,提高素质: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式[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02):32.

殷吉海.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21(19):13-14.

周向阳.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5):46,48.

陈小红.建构生动模式,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4):21.

王春.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5):92.

王娟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2):31-32.

作者简介:叶志英(1975.9-),女,福建长泰人, 现任漳州市长泰县第五中学团总支副书记,中学一级教师,曾被评为长泰县“优秀教师”、长泰县“师德标兵”、漳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班级被评为漳州市先进班集体。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智慧课堂初中数学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