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和多样性

2021-08-19 09:07廖家红覃海芬赵振坤杨凯霖陈红州毛世平谢坤军陈哲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区系自然保护区高山

唐 敏,廖家红,覃海芬,赵振坤,钱 前,杨凯霖,陈红州,毛世平,谢坤军,陈哲宇,陈 伟*

(1. 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06;2. 西藏那曲市林业和草原局,西藏那曲 852000;3. 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0 引言

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的敏感指示物种,其物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但是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3-4]、严重的环境污染[5]、全球气候变暖[6-8]、湿地面积减少[9-10]等导致了鸟类多样性的日益减少[11],特别是对高海拔地区的鸟类影响显著[12].以上这些环境变化对全球鸟类,尤其是高海拔地区鸟类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挑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高原地区鸟类组成和多样性的报道逐年增多[13-18].位于高海拔地区的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较为完善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以国家I级重点保护物种黑颈鹤(Grusnigricollis)为保护对象,保护区内物种较为丰富[19].然而截至目前,关于该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种类构成尚未有专门的研究报道.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区系及多样性现状,2019年8月-2020年7月,笔者对该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系统调查,以期为该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的藏北高原,区域范围位于87°41′~91°50′E,30°10′~32°10′N,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 500 m(图1).保护区总面积为18 936.3 km2.该保护区西区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在0 ℃以下,一年中只有5~6个月气温高于0 ℃,最热月气温均温8~10 ℃左右;土壤类型包括高山草原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冻土和高山沼泽草甸土.保护区东区年平均气温-3~0 ℃,最热月均温8~10 ℃,最冷月均温低达-16~-10℃,极端最低温为-43~-31 ℃;保护区东区土壤较为单一,主要以高山草甸土为主.保护区内常见的动物包括藏羚羊(Pantholopshodgsonii)、金雕(Aquilachrysaetos)、胡秃鹫(Gypaetusbarbatus)等, 植物包括羽叶点地梅(Pomatosacefilicula)、三蕊草(Sinicgaseatrigyna)、颈果草(Metaeritrichiummicrouloides)等.

图1 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图及样线分布Fig.1 Overview of Selinko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Tibet and distribution of transect lines

2 研究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7月,结合文献查阅的方法,采用样线法[20]和直接计数法我们调查了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基于保护区的地形特征和生境情况,共随机设置32条调查样线,样线长度10~60 km,调查总面积达223.6 km2,占色林错保护区总面积(18 936.3 km2)的1.18%(图1).每个调查组由5人组成,基于当天调查样线可完成性为原则.

鸟类物种鉴定参照《中国鸟类图鉴》[21]《中国鸟类野外手册》[22]《中国青藏高原鸟类》[23];鸟类的分类、区系和分布型参照《中国动物地理》[24]《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 第三版) 》[25];参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2020)[26]、“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中文版(2019)[27]等对保护区内的鸟类保护级别进行了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组成

通过野外调查以及文献查阅方法,共统计到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鸟类14目30 科101种(图2).其中以雀形目鸟类科数和种数最多,占所有科的数量和种类数量的比例最高(10科41种),科占所有鸟类的33.33%(10/30),而种占所有鸟类的40.59%(41/101);其次为鸻形目鸟类共5科14种,科占所有鸟类的16.67%(5/30),而种类占所有鸟类的13.86%(14/101);鹈形目、沙鸡目、鹃形目和佛法僧目种类数量最少.

图2 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各目科、种所占比Fig.2 Proportion of families and species of birds in Selinko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Tibet

3.2 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组成与居留型

在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01种鸟类中,在区系组成上,古北界鸟类70种,占所有鸟类的69.31%;广布种鸟类26种,占所有鸟类的25.74%;东洋界鸟类5种,占所有鸟类的4.95%.在居留型组成上,留鸟、夏候鸟、旅鸟与冬候鸟分别为44、40、10、7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3.56%、39.6%、9.9%、6.9%.

3.3 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的保护等级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表1),该保护区内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有6种,分别是金雕(Aquilachrysaetos)、白肩雕(Aquilaheliaca)、玉带海雕(Haliaeetusleucoryphus)、白尾海雕(Haliaeetusalbcilla)、黑颈鹤(G.nigricollis)和胡兀鹫(Gypaetusbarbatu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有13种,分别是鹗 (Pandionhaliaetus)、草原雕 (Aquilanipalensis)、黑鸢(Milvusmigrans)、高山兀鹫(Gypshimalayensis)、秃鹫(Aegypiusmonachus)、普通鵟(Buteobuteo)、大鵟(Buteohemilasius)、鹰雕(Spizaetusnipalensis)、红隼(Falcotinnunculus)、猎隼(Falcocherrug)、雪鹑(Lerwalerwa)、藏雪鸡(Tetraogallustibetanus)和蓑羽鹤(Anthropoidesvirgo).

表1 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Tab.1 List of bird in the Selinko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Tibet

CITES (2019)附录I 的鸟类有4 种,为白肩雕(Aquilaheliaca)、白尾海雕(Haliaeetusalbcilla)、 黑颈鹤(Grusnigricollis)、藏雪鸡(Tetraogallustibetanus);CITES 附录Ⅱ的鸟类有13种,分别为金雕(Aquilachrysaetos)、玉带海雕 (Haliaeetus leucoryphus)、草原雕 (Aquilanipalensis)、黑鸢 (Milvuskorschun)、鹗 (Pandion haliaetus)、胡兀鹫(Gypaetusbarbatus)、高山兀鹫(Gypshimalayensis)、秃鹫(Aegypiusmonachus)、普通鵟(Buteobuteo)、大鵟(Buteohemilasius)、鹰雕(Spizaetusnipalensis)、红隼(Falcotinnunculus)、猎隼(Falcocherrug)、蓑羽鹤(Anthropoidesvirgo)、雕鸮(Bubobubo)和纵纹腹小鸮(Athenenoctua).

IUCN(2020)濒危(EN)的有3种,为玉带海雕(Haliaeetusleucoryphus)、草原雕 (Aquilanipalensis)、猎隼(Falcocherrug);列入易危(VN)的有2种,分别为黑颈鹤(Grusnigricollis)和红头潜鸭(Aythyaferina);列入近危(NT)的有5种,胡兀鹫(Gypaetusbarbatus)、高山兀鹫(Gypshimalayensis)、秃鹫(Aegypiusmonachus)、白眼潜鸭(Aythyaaustralis)、白腰杓鹬(Numeniusarquata).

续表1:

续表1:

续表1:

4 讨论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西藏色林错国家级保护区内有14目30 科101种鸟类,从区系上分析,其中主要以古北界鸟类为主.从居留型分析,主要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从保护状态分析,该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较多,其中以隼形目鸟类为主.

本文调查结果表明,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101种,略低于姚建初等[13](1991)在整个那曲地区观察到118种.可能是他们的调查区域包括了西藏那曲东部海拔较低(3 600~4 300 m)的巴青、索县、比如、嘉黎四县,这里气候较为温暖湿润,为高山河谷、山地森林灌丛区域,生境多样性更高,而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位于海拔4 500 m以上的高原草甸、草原及湖泊沼泽区,生境较为单一[13].至于湿地水鸟种类构成,调查结果与张国钢等[16]和刘善思等[18]等的调查结果一致.

据张荣祖(1999)动物地理区划标准[28],西藏色林错自然保护区属于古北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色林错保护区内鸟类组成主要以古北界鸟类为主,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相似[18],这主要与保护区所处的高海拔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关[24, 29].此外,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候鸟种类较多,许多夏候鸟来该区域繁殖,这主要是由于该保护区内有不少纵向排列的高山和深嵌其间的湖泊,大风侵袭较少,背风的湖盆常具有适宜鸟类繁殖的小气候,这些是该区域成为西藏候鸟主要繁殖与育雏区域的主要原因[18].同时,本文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56.44%的鸟类,属于候鸟和旅鸟,这也证明了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鸟类重要的繁殖地与迁徙地,这个结果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相符[16, 18].

此外,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动物以隼形目鸟类为主,如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鸟类10种.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18].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隼形目鸟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属于顶级捕食者,主要以草原植食性哺乳动物为食,如高原鼠兔等,这符合高海拔地区高山草甸和草原所具有的独特环境特征[18].

经历了近30年的建设,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鸟类多样性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西藏那曲市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发展与鸟类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新的形势下,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保护和管理方面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西藏色林错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致谢:

感谢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林业和草原局、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多县自然资源局、班戈县自然资源局、申扎县自然自然局、尼玛县自然资源局、双湖县自然资源局与色尼区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在野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感谢西华师范大学吕祥伟,绵阳师范学院杨敬天、余波、吴映梅、陈星、罗俊丞对野外工作的辛苦付出.

猜你喜欢
区系自然保护区高山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高山上的贝壳
神农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