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2021-08-23 09:35陈家秀陈德军陈林张智柱
长江蔬菜 2021年16期
关键词:贵阳市贵阳基地

陈家秀,陈德军,陈林,张智柱

(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550081)

贵阳作为贵州省会城市,一直重视蔬菜产业发展,稳步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持续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推动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但在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分析当前贵阳蔬菜产销现状,研判产业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1 贵阳市蔬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蔬菜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蔬菜产业作为贵阳市主导产业之一,已发展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2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83万亩(12.2万hm2),产量276万t,分别较2019年增加5.1%和11.2%。从区域来看,三县一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清镇市)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比较高,合计分别占全市蔬菜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74.9%、76.1%;乌当、花溪的占比较低,种植面积和产量合计占比分别为20.5%、19.2%;南明、观山湖、白云占比也较低,种植面积和产量合计占比仅分别为4.6%、4.7%。在保供蔬菜种植方面,2019年以来,贵阳建立2.5万亩(0.17万hm2)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并已全部投入运营。2019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菜篮子”考核中,贵阳市被列为“全国优秀”,其中蔬菜生产能力项获得满分,为城市蔬菜保供作出了积极贡献。

2 贵阳市蔬菜产业发展特点

2.1 优势产区逐步形成

经过多年发展,贵阳蔬菜产业逐步形成了城镇周边精细保供蔬菜产业带、次早熟蔬菜产业带、夏秋冷凉蔬菜产业带和特色加工蔬菜产业带主产区;打造了花溪区青马线瓜豆类基地、黔陶香葱基地,修文县小箐洒坪茄果类基地,清镇市红枫湖绿叶蔬菜基地、站街白菜、萝卜、结球甘蓝基地,开阳县高寨大白菜基地等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万亩(0.67万hm2),实现年蔬菜种植35万亩(次),产量60万t以上;建成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2.5万亩(0.17万hm2)。

2.2 品种供给日趋丰富

贵阳形成了“优势品种为主导+花色品种为补充”和“周年保供+季节特色”的栽培、供应模式,满足了“菜篮子”产品多样化需求。2020年,全市番茄、辣椒、白菜、莲花白、萝卜、速生叶菜、香葱、菜豆、茄子、折耳根等主要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总面积和总产量的60.3%和56.1%;播种面积1万亩(666.67 hm2)以上周年种植、周年上市的蔬菜品种有18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2.4%和52.2%;播种面积1万亩(666.67 hm2)以上季节种植、季节上市的蔬菜品种有20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8.2%和42.4%,品种供给日趋丰富。

表1 贵阳市蔬菜优势产区与种类分布

2.3 市场渠道逐步拓宽

贵阳已建成以贵阳农产品物流园、154家惠民生鲜超市、300余个智慧微菜场和中央厨房为主体的公益性市场体系。贵阳农产品物流园是全省第一个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共同形成一南一北双保障格局。惠民生鲜超市采取零售端PPP模式,实现对主城区社区全覆盖,智慧微菜场覆盖主城区各重点小区。加强域外市场开拓,建立以华慧为样板的上海市场外延基地,以万丰为样板的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备案基地,全市年外销省内外市场70万t以上。

2.4 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蔬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市场经营主体成为推动贵阳蔬菜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从事蔬菜生产的经营主体208家(企业71家、合作社107家、大户30家),建设蔬菜基地面积约10万亩(0.67万hm2),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认证绿色产品29个、有机产品30个、地理标志1个,修文县穗青育苗基地被授予贵州省十大蔬菜育苗基地称号。涌现了以经营“山地贵爽”蔬菜品牌为主的贵阳市农业农垦集团、以经营“长津”蔬菜品牌为主的贵州长津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经营“夏家沟”蔬菜品牌为主的修文县联绿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优秀企业代表,龙头企业的成长壮大带动了贵阳山地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培育了以油辣椒制品为主的老干妈公司,以糟辣椒、泡椒为主的一代、众旺公司,以航空蔬菜食品为主的味特公司等一批实力突出、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加工企业。

表2 贵阳市2.5万亩(1 666.67 hm2)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与种类分布

3 贵阳市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1 土地支撑不足,规模化连片基地少

贵阳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土地破碎、规模连片的土地少,特别是500亩(33.33 hm2)以上坝区数量少、面积小、耕作条件差。按照省委部署,贵阳贵安深度融合、一体发展之后,贵阳贵安坝区总面积也仅为26.87万亩(1.79万hm2),万亩耕地大坝只有3个,其中1 000亩(66.67 hm2)以上坝区只有89个,面积仅为23.02万亩(1.53万hm2),远远低于其他市(州)坝区平均面积47.43万亩(3.162万hm2)的水平。与全国优势产区相比,贵阳规模化基地不足,小生产难以满足大市场的需求。

3.2 劳力支撑不足,机械化程度低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兼业化现象突出,导致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动力短缺,特别是专业化蔬菜产业工人严重不足。同时,因特殊的山地条件,机械化使用程度低,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仅为41%。

3.3 主体不均衡,整体素质不高

贵阳现有蔬菜企业71家,以本土企业为主,企业规模小、资金缺、技术含量水平不高,注册资金1 000万元以上的种植企业仅有11家。绝大多数种植型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技术指导、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重要环节均由企业主或其家族人员负责,缺少专业团队,大包大揽严重、细化分工不足,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

3.4 处理不到位,产业链条不长

蔬菜产品采后缺少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目前贵阳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约占15%,加工率不足10%。企业、合作社缺乏采后处理的意识和手段,仅对产品进行简单清洗、扎捆、装箱后匆忙上市,导致产品损耗大、品相差、价值低。

3.5 配套体系不足,与发展不匹配

蔬菜种植规模与上市量均逐年提升,对包装箱、育苗盘、大棚耗材等生产物资需求大幅提高。但贵阳产业配套体系不足,无有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包装箱厂、制冰厂等,导致产品成本增加、竞争力不强。

4 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布局规划,强化生产基地建设。一是建议立法开展蔬菜基地红线保护。进一步优化蔬菜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通过地方立法保护蔬菜基地红线,严格执行蔬菜用地“占一补一”,牢牢守住蔬菜生产用地红线。二是强化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红线保供蔬菜基地,持续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重点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三是聚焦优势单品、优势时段和优势区域,着力蔬菜产业做强、链条做长、质量做好、效益做高,为推进都市现代农业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2 推广轻简增效技术,提高蔬菜劳动生产率

贵阳是贵州省会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已成为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因此,应加快研发推广适宜山区蔬菜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机装备,实施高效农机化规模生产示范工程,推进菜园机械化;大力推广良种、集约化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及肥水一体化等节本增效技术,提高蔬菜劳动生产率。

4.3 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推动蔬菜产业化发展

产业发展必须要有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组织带动,要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国有企业平台的资源优势,采用联合、参股、兼并、租赁等招商与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产业企业孵化平台。引进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产+加+销”全产业链企业,扶持、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各种培训项目,为蔬菜企业培训一批会操作、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鼓励龙头企业从村干部、退役军人和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选择愿意从事蔬菜产业的干部群众,到山东、江西、云南等蔬菜产业发达地区参加生产经营实训,采取返租倒包、联合建设、租赁等方式培养一批“职业菜农”。

4.4 加强采后商品化能力,进一步延伸蔬菜价值

围绕蔬菜优势产区,按照“农有、农用、农享”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集分拣、包装、冷库、冷链运输等功能为一体的采后处理中心,降低损耗,提升产品品质,提升蔬菜产业发展质量。依托一二级批发市场,打造中央厨房,积极发展方便净菜、袋装蔬菜、真空保鲜蔬菜、什锦盆菜等鲜切蔬菜,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支持蔬菜加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品牌培育,鼓励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综合开发生产,不断丰富精深加工产品种类,提升产业附加值。

4.5 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按照“配套跟着基地走”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用地、用电、科技研发、广告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培育一批适合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配套物资生产企业。大力扶持为蔬菜产销配套的种子、棚膜、高效低毒农药、专用肥、包装箱、育苗盘、洗选、制冰、预冷库、冷链等产业,降低蔬菜产销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猜你喜欢
贵阳市贵阳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Couple's dance helps lift spirits of millions
找朋友
贵阳分店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我的基地我的连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