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四维融合

2021-08-23 15:59曾繁文
中国名牌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旅文化产业融合

曾繁文

自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2018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各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程度加深,聚焦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这一议题,建议从资源融合、产业融合、场景融合、制度融合四个维度,推动文旅融合举措。

文旅产业融合 大格局初成

在国家层面的引导和大力推动下,现阶段,我国已经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环境和大格局。

在政府层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想观念已经得到全面贯彻,各级政府推动文旅融合的意愿高、呼声大,并紧锣密鼓地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和指导意见,积极探索本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设30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引导各级政府以打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进程。

在市场供给层面,随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一些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不断涌现,文旅新区、文旅小镇、文旅产业园区、文旅综合体、景区或度假区成为当前最常见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产品。

在消费需求层面,深度体验、文化体验类文旅项目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为核心的文化旅游逐步兴盛,加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以优质的文旅产品提高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已经成为当前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需求。

制约融合发展中的瓶颈

虽然国内已经有一批类型各异的文旅融合产品,但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各地文旅融合发展还处于自发性阶段,普遍缺少统筹全局的战略性规划,在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较为盲目,缺少着力重点。在这方面,目前行业内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战略性规划设计有待加强。文旅融合缺少战略性规划设计,主要表现在顶层思维意识薄弱,各地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缺少对重点、亮点的相关规划,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普遍撒网、盲目跟风等问题,产品同質化现象严重、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产品结构单一成为当前文旅融合领域的普遍性问题。与此同时,文旅融合中缺失经营战略,品牌意识不足,各地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缺少对本地特色文化的把握,盲目地走概念贴牌与滥用的道路,缺少创新意识,导致文旅融合产品开发过程中缺少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品牌特色,更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第二,政策保障力度有待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但政府作为文旅融合的引导者,对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视度还明显不足,在支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上还比较欠缺,导致文旅融合发展缺乏政府部门的保障性支持。文旅融合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法规政策,管理部门在政策融合方面、文旅资源保护和利用融合方面、宏观产业扶持战略等方面的工作不充分,造成文旅融合工作重点不突出、资源滥用和浪费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财政政策不够完善,财政引导和支持方式单一,没有建立起民营资本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的投融资渠道,制约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第三,专业人才供应有待补给。随着各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日益增强,以及文旅融合深度和广度逐步拓展,文旅融合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品质要求日渐提升,专业人才缺乏愈发成为制约各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

文旅领域人才结构和质量不平衡,尤其缺乏既懂文化又懂旅游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和知识创新型人才,导致文旅融合健康化、高端化发展缺乏智力支撑,这已成为制约各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推动融合发展的四个维度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是一项牵涉多部门、多领域的系统性工作,需以全局视野和超前理念为指导,多措并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建议从资源融合、产业融合、场景融合、制度融合四个维度,推动文旅融合举措。

资源融合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提,是深度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文旅融合内涵、合理开发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首先,各地文旅部门应拓展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硬件设施的旅游功能,加强农业园、工业园、文化产业园区的文化旅游属性,全面提高众多资源形式的整合能力,以文化为灵魂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为载体彰显文化魅力;其次,各地文旅部门应整体推进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文化旅游人才引培计划,搭建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文旅人才梯队;最后,各地文旅部门应整合媒体营销资源,加大文旅融合产品宣传力度,利用好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资源,布局各大网络媒体、融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宣传体系,发展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微媒体,建立政府部门领导、相关企业和媒体共同参与的文旅宣传营销体系。

产业融合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直接表现形式,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需以产业融合为着力点和目标导向:首先,各地文旅部门应集中培育文体融合精品项目,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区域范围内文旅融合标杆性企业和示范性项目,输出可供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文旅融合品质整体升级;其次,各地文旅部门应加快构建完备产业生态,丰富文旅融合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文旅品牌;最后,各地文旅部门应引导文旅消费,以需求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结合文旅消费市场态势和文旅融合发展动向,培育和壮大文旅消费市场。

场景融合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直观呈现,也是文旅融合发展最核心的终端产品之一,其融合情况是衡量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应当以提升场景融合度为具体抓手。一方面,各地文旅部门应加强创意理念,提高融合场景内容创意竞争力,把创意思维和创新理念注入文旅融合产品的内容策划和设计环节,推动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深度融合,以独特的创造能力和新颖的创意设计提高文旅融合场景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各地文旅部门应加强技术应用和合作,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文旅融合场景中的文化内涵表现力,以满足旅游者日益提高的体验性和文化性需求为目标,推动更多高体验度和高文化内涵的文旅融合场景落地。

制度融合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层面应当从体制机制、政策标准等方面突破,为文旅融合发展做好方向导航和后备保障:首先,各地文旅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畅通的沟通联络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其次,各地文旅部门应加强规划设计,制定文旅融合行动纲领和具体计划,秉持超前规划理念,做好相应规划设计和行动计划,推动相关工作落到实处;最后,各地文旅部门应完善政策体系,树立文旅融合发展典范。政府从财政、金融、人才、土地等方面出台针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专项政策,以全面的政策支持作为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力保障,制定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评选体系,对优质项目、高成长性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打造地域性文旅融合标杆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编辑/吕天骄)

猜你喜欢
文旅文化产业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