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阅读中单元整合阅读策略的应用

2021-08-23 02:35吴菊花
考试周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吴菊花

摘 要: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中单元整合阅读策略的应用,主要通过整合单元生字,进行简单识字指导;整理单元课文,设置诵读目的任务;单元文本对比,展开层次阅读训练;结合单元主题,实施课堂随笔拓展四种途径,对单元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彻底改变传统一课一教形式,从而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的阅读素养与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阅读;单元整合阅读策略;教学应用

一、 引言

在当前教育体制的持续改革下,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成为新时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并且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单元整合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其实是不一样的。单元整合阅读方法是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下的主题式课外阅读,是根据小学统编教材主题组合的特点,从单元主题出发,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构建与重新组合,引導全体小学生来阅读共同主题下的一系列书籍,在同一单元主题的语境环境下,让学生获得情感熏陶、心智启迪和审美教育的一种具体的方法。而阅读策略则是对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阅读策略的使用具有选择性、灵活性和整合性特征。小学生要根据阅读目的与文本材料的差异,适当地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根据文本的需要灵活地调整阅读方法,以达到阅读的目的。

阅读方法是在阅读策略的范畴之内的,但阅读策略不是阅读方法的简单叠加,阅读策略对阅读方法具有调控和指导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单元整合阅读策略,可以彻底改变传统一课一教形式,而是将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在小学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课程中,“有目的地阅读”是第三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比较重要的单元训练内容。因此,科学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再适当添加课外阅读内容以及课外阅读训练,为学生设置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进一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 整合单元生字,进行简单识字指导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之中,学生都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识字,很多时候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是记忆几个生字,这样学生的识字效率较低。因此,教师可以应用单元整合阅读策略,将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所有要求掌握的28个字生字,39个词语,进行整合、分类,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教学前可以让学生设计课前预习、合作学习、微课教学等形式,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记忆生字,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不断丰富学生的识字量。这样一来,学生既能浏览本单元的全部课文,标记出生字,又能借助字典,结合语境理解生字。学生能够达到认生字、读生字和写生字的目的,这远比学生单篇学习生字的效率要高。最终构建高效的语文识字课堂,为下节课学生快速地、有目的地学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三、 整合单元课文,设置诵读目的任务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朗读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对应的段落。因此,语文教师应用单元整合阅读策略教学,就可以将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进行整合,让学生展开朗读训练。教师要根据单元主题把握文本的情感维度,引导学生在朗读之中走进文本意境,去领悟文本的主旨与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朗读水平。

同时,因为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阅读者。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集中诵读的训练任务,给学生更多的思想启迪,逐渐用朗读代替逐篇的课文讲解。如,《故宫博物院》这一课的篇幅比较长,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内开火车式的朗读、分角色朗读、比赛朗读,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段落来朗读,

分享自己通过朗读后的收获。这样,不管优生还是后进生,基本上都能够掌握主要讲什么,从而掌握材料的内容是对故宫主体建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竹节人》这篇课文中“玩竹节人”的段落,可以叫几个诵读比较好的学生,比赛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趣味来,读出让人身临其境的味道来,读出不由自主想一起玩竹节人的感觉来,而无关内容可以不读。这样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诵读几遍之后,学生基本解读课文大意,掌握了课文的内涵,教师再适当地补充课文中学生遗漏的知识……以用读代讲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四、 单元文本对比,展开层次阅读训练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教师就可以根据同类对比,对学生进行层次阅读鉴赏训练,锻炼学生的阅读水平与文学鉴赏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对比阅读的机会,并且教给学生一定的对比阅读技巧与方法。尤其是同类文本的对比阅读,可以让学生尝试层次阅读训练,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逐渐拓展学生的阅读深度与广度,来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为阅读策略单元,这三篇课文阅读的训练重点不同,所以教师要注意这三篇课文的整合与利用,有层次感地教学课文,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竹节人》这篇课文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有目的地阅读”训练的开始,要求学生初步感受如何带着不同的目的阅读同一篇课文。阅读的目的不同,需要选择的阅读段落不一样,因此使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竹节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这三件事,其中“制作竹节人”可以采用浏览阅读法,也就是快速地阅读,因为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让孩子们当场制作。而“斗竹节人”和“老师玩竹节人”可以采用研读法,因为这才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合作研读,讨论各种玩法。孩子们本来就对老师没收竹节人心怀怨气,但是一看到老师也玩得不亦乐乎之际,满心的怨气顿时烟消云散,很符合现在孩子们的心理。

对于《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如何就阅读目的来选择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比如,要想知道除了地球之外,是否有适合生命生存的其他星球,除了认真阅读本篇课文,还可以借助课外读物来帮助学生了解,从而提高阅读与教学的效率。《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为学生提供了一组非连续性的文本材料,着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有目的地阅读”的实际训练,然后小组内进行有目的地交流。如此一层一层训练,学生会很快知道有目的的阅读训练方法。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