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游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1-08-23 00:56张金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张金玲

摘要:团体心理游戏是以游戏作为团体心理辅导的载体,借助游戏,使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思想和理念得以展示,得以传递,得以强化,得以巩固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法。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式教学比以往的讲授式更受学生的欢迎和认可,效果显著。本文以“团体心理游戏”课堂教学实践为例,从“团体心理游戏”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案、实施过程、教学反馈、存在问题、课程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团体心理游戏”课堂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团体心理游戏;体验式教学;课程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2-0028-04

本文是基于校级课题"团体心理游戏在技校生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的一篇阶段性论文,课题研究对象是广东省阳江技师学院高级班新生,在新生班级中选取六个平行班,其中三个班作为实验班,另外三个班作为对照班,课题组自编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横向对比,对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进行纵向对比,从而把握团体心理游戏对技校生德育工作是否具积极影响。通过SPSS数据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无显著差异,在实验后差异显著,说明团体心理游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从而对班级的德育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具体方案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心理健康》和广东省技工院校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两本教材的内容,结合技校生的现状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课题组制定具体教学方案,包括五个主题,分别是认识自己、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心怀感恩、人际交往。课题组主持人和成员共五人,每位老师分配一个主题组织教学。每个主题分别有三个小题目,每个小题目一个课时,每一节课基本分为三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为热身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为主体活动做准备;第二环节为主体活动,教师根据本节课的主题,开展团体游戏教学,指导学生参加活动;第三环节为讨论、交流、分享,在这个环节中,成员们进一步澄清自己感受,自我觉察,并从他人的分享中获益。教师最后进行引导,加深印象,深化主题,并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当中。具体方案见表1。

二、实施过程

教师课前准备教学方案以及教学用具,课上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和游戏,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达成共识,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是:热身活动—主体活动—内省分享—拓展应用。下面以主题“创新思维”中的第二节课“放飞思维的翅膀”为例,具体阐述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发散思维和头脑风暴;能力目标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思考的习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报纸、工具盒、布。

热身活动:整齐的节拍,教师拍出节拍,学生跟着做。目的是集中学生注意力,为正式上课做好准备同时为结束课堂做铺垫。

三个主体活动,分别是见面礼、一块布的使用、报纸时装创意大比拼。主体活动的时间分配和用时把握是团体心理游戏课堂的难点,很多经验不足的老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实施游戏用去了全部的时间,学生玩得很尽兴,但是没有时间思考、感悟、交流、分享,这样就不能实现教学目标。一方面要有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又要做到活动充分,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有个人感受可以分享。

学生的活动分享与教师点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再一次梳理自己的感受,使内化进一步深入。在交流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学生更深的感悟和体验。

教学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目的都是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当中,所以,最后的拓展应用很重要。

三、教学反馈

本次“团体心理游戏”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结果的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第二个方面是学生的个别访谈结果。一个学期五个主题的课程结束后,选取三个实验班的个别学生进行简要访谈,他们大部分对此课程表示满意,有收获,希望可以长期开展,并表示通过课堂上玩游戏、分享交流感悟,不仅放松了身心,也看到了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爱自己、爱父母,欣赏他人,用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等。第三个方面是对实验班班主任的访谈结果。汽车1班的班主任叶老师表示,自己班的同学在这个学期较少出现心理问题,班级的团体凝聚力也有显著的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

“团体心理游戏”课堂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并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但由于对它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人们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刻,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主体游戏陈旧,缺乏创新。现在团体心理游戏或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书籍较多,但是仔细分析,好多游戏只是换了一个说法,内容相差无几,这样就会导致游戏重复,以致学生失去兴趣。

(2)只关注结果,忽视学生的内心变化过程。教学中一些教师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缺乏对学生体验过程中的适时点拨和引导,急于让学生表达体验的结果,忽略了自主体验和内化两个重要环节。其实,游戏教学的目标并不是游戏或活动本身,学生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才是“团体心理游戏”課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3)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感悟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密相连。然而,一些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的“统一性”,期望通过一次活动,学生便能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或是用讲解等方式代替学生的亲身经历,以教师个人的体验、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甚至强迫所有学生接受某一种认识,认同他人的经验。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教学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