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打好德育根基

2021-08-23 02:17许岳光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模式

许岳光

摘要:素质教育是教育历史上一次有意义的理念的转变,由对学生成绩的单一专注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能力培养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所至,教育要从小抓起,所以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要尤其关注,除了知识的传输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帮助引导提升其自身内在核心素养,包括责任感、诚实勇敢、自主客观思考等和各项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德育理念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为课题进行深入探究,结合当下小学德育中一些凸显的现状,给出相应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帮助性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根基;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中关键的一环,它事关学生在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发展,尤其是在道德素养方面的培养,更是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今后价值观的形成。当前,虽然经过多次教育改革,但在小学生德育管理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德育是一个实际又抽象的概念,实际是因为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能顾寻找到德育的素材,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和学校生活中,即便没有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德育仍旧是存在的,学生也会有所感觉的,而教师和家长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德育促進和把握德育方向,抽象是因为德育是一种内在核心素养,不是具体可见的事物,并且由于个体思维的差异,每个人对于德育的看法是由所不同的,在小学德育中,打好根基是首要任务,德育内容是主体,结合传统文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文化德育环境,是现阶段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所必备因素。

一、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现状

教育的特征是不断发展,教育的本质是进步,而德育是思想教育的根基,在我国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的同时,对于祖国下一代的德育工作应该重点关注,小学阶段的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而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这张白纸变得绚丽多彩,德育的精神在于对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培养,专业知识进步的前提是道德品质的提升,小学阶段由于没有繁重的学习任务,有较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德育学习,德育品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道路。

实施小学有效德育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将德育提升到可见的重要地位上,与知识文化的传输并肩进行,当下小学教育,由于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各种考试、竞赛充斥让学生无暇顾及品德自省,导致部分小学生甚至没有德育概念,这是作为德育主体的小学生自身现状,有大原因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因素,不具备明确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德育,由于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关注,这是小学德育现状的第一个问题。其次,还存在德育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但不善于借助其他教育资源,只是将德育效果寄希望于思想品德课程上和一些德育节日上,这种被动式的德育教学,达不到素质教育中对于学生德智教学的基本要求,或者说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德育,并没有进行深入教学,这是小学德育现状的第二个问题,再次,当前的学校教育尚不均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认识也不一致,特别是小县城农村结合部的学校,外来务工子女较多,许多家庭忙于生计,子女的德育教育引导不够充分重视,孩子的放任自由成了外来务工家庭的一种常态,学校德育工作者编制缺,人才少,只凭学校单方面的德育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是小学德育现状问题之三。

此外还存在不重视德育环境营造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小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制能力不足,很容易受到互联网上一些不健康信息的误导,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半封闭的德育环境,与此同时,家庭德育环境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应该和教师形成德育的共同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完整的德育环境中健康成长。而德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则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例如互动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等,这些也是当下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所欠缺的。

二、小学德育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在小学各阶段中,仅凭借单一学科的有限教学,是不足以完成小学生的德育需求的,更需要学校领导的方向确定与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内容落实,更多的应该具体体现在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模式多元化是现阶段教育的有效形式,小组互助、多媒体、微课等课堂教学模式都具有各自突出特点,而所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核心部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应该被有效利用,要想真正深入的进行小学德育,就必须清晰德育的重要意义,将德育的教育实施者自身对德育的认知提升,做好榜样作用,德育的概念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的指社会德育,也就是营造健康社会环境所必备的健康品德行为,一个是现阶段普遍所指的学校德育,也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要场所。德育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涉及的范围是广阔的,红色爱国思想、诚实守信品质、自强自立精神和珍惜生活的赶我,以及各项素质教育中要求的内在核心能力都属于德育内容,所以,要想将德育在校园中在课堂上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第一、要注重校园软环境中的红色文化和品德教育开展活动。红色文化是我国的根本文化,红色文化的熏陶和德育培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小学德育是范围较广的品德教学,在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下,德育开展有着得天得厚的优势,小学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程与一些爱国爱生活的班级活动,都能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但以上德育是作为专项德育进行的,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环境,关注学生的红色文化观念与品德意识并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中。

第二、德育环境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上,定期组织学生去参加户外团建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帮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德育不仅仅是学校开展的教学内容,而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勇敢诚实的长期熏陶,可以组织户外植树活动,让学生命名每一颗种子,并赋予自己的祝福,然后定期组织学生来浇水施肥,让学生明白成长的内涵,是需要付出努力才会有回报,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学生讲解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红军前辈们团结一致浴血奋战换来的,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所做出的多年的努力得来的,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爱国情操。青少年由于年龄因素,可塑性较强,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价值观影响较大,在青少年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过程中,利用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战役纪念馆,在参观过程中给学生讲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并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以此来熏陶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红色旅游,去一些较近的红色文化景点,并在出发前给学生布置一些思想方面的作业,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参观,直观的感受红色景点和人物事迹,还可以定期举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红色文化的活动,例如爱国诗朗诵大赛和红歌大赛、向国旗、党旗敬个礼等活动,并给与相应的鼓励,给获奖者发一些印制有国旗元素的小礼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爱国意识。

第三、重视家庭与课堂德育的结合教育。家庭教育在整个青少年的德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要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因素等正能量的家庭环境。作为学校方面与家长沟通的首要责任人,班主任在家校共建共育中应该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首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与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应该经过详细认真的思考,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在德育教学上,可以在课堂上结合一些爱国节日,如国庆节、建党节和清明节等,带领学生在学校组织一些征文,手抄报,绘画,手工制作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渗透,给与学生鼓励和支持,并通过一些小礼物和荣誉标志的颁发,让学生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氛围,在课后布置作业的时候,通过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让家长辅助班主任监督和帮助孩子完成相关的德育课后作业,同样的在教学方面,例如在学习知识方面,也通过同样的方式讓家长进行辅助和监督,目的就是为了时刻掌握孩子的学习和精神状态,有效衔接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空白点。

第四、定期开展红色德育公益实践活动。未成年人就如同一张白纸,通过校讯通、微信群、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途径在学校和家庭环境中所接受的德育教育,仅仅是在理论认识上对于德育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但任何理论都需要结合实践进行,所以,适当的组织学生去做一些红色公益活动,例如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和表演文艺节目,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帮助别人而获得的快乐与成就感,并让老人给孩子们讲一些战争年代的革命故事,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感知祖国的繁荣与稳定,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注重价值取向的培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也得到了多次强调,认为这是做人的根本。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人在需要义的同时也需要利,承认人追求利的思想,但应该重视义的存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高尚道德。使学生处理好诚信与义利的关系,有利于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校还可以在每个学期的德育活动中积极开展“缅怀英烈立壮志”、“诚信感恩传美德”等学月主题活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发挥社区资源的作用,开展一些德育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小学生进行德育学习的兴趣。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和社区开展扶困助贫、尊老爱幼活动,不但可以表现我国传统文化中尊敬老人、爱护儿童的美德,而且也有利于小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第五、重视传统文化渗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就是教育,但目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大多没有重点,虽然进行了大量的道德教育,但相对缺乏教育目的性,导致小学德育教育力度不大,说服力不强。笔者认为应该在小学中设置传统文化课,在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加入教学大纲当中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依靠课程设置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与行为习惯。利用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让小学生掌握其内容,学习其美德,将小学生培养成为宽以待人、严格自律、关心社会的高级人才。

结语:

传统文化承载了我国几千年历史内涵,对于小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智勇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于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起到的是铺垫和地基作用,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影响,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入的情况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德育工作是极为关键的,正如一棵树在小的时候需要去精心呵护,才可以健康成长为参天大树一样,未成年人也同样需要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只有树立正的的德育观念,才能在今后的学业和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正能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健康德育理念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总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通过在小学生的德育管理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努力,并在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其落实。

参考文献

[1] 温志旺.如何让德育管理在假期不留“真空”[J].中小学校长.2011(08).

[2] 范锦飘.当前农村小学德育管理面临的挑成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1(14).

[3] 李劲松.用科学发展观调控小学德育管理工作[J].新课程导学.2012(18).

[4]李增端.浅谈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3(7):56-57.

[5]徐金亨.以“礼德教育”为特色,探索小学校本德育操作体系[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8):98-99.

[6]周效英.小议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德育[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0(11):23-24.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