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预处理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1-08-24 10:02杨爽师春浩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阿替普分值溶栓

杨爽,师春浩

(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为神经内科常见病,由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突发性障碍所致缺血低氧而形成软化性坏死,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偏瘫、吞咽困难、失语、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1]。ACI发病时可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及过氧化脂质,诱发氧化应激损伤,加重对脑细胞的伤害,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促进病情发展[2]。早期溶栓治疗对于减轻脑组织损伤、恢复血流灌注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用溶栓剂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效果确切,但存在脑出血风险,在临床运用时具有局限性。本研究选取78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阿司匹林预处理联合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8例ACI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45~78岁,平均(61.52±8.22)岁;梗死部位丘脑9例,单侧颞顶叶7例,单侧额颞叶10例,脑干13例。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4~80岁,平均(62.03±8.97)岁;梗死部位丘脑10例,单侧颞顶叶9例,单侧额颞叶9例,脑干11例。两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会委员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通过头颅CT、MRI检查等确诊ACI;②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发病到溶栓治疗总时长≤4.5 h。(2)排除标准:①出血性脑梗死;②合并严重认知障碍;③合并心、肾、肝等器官功能严重异常;④伴有静脉、动脉畸形;⑤合并严重全身性感染;⑥对本研究中药物成分有变态反应。

1.3 治疗方法

1.3.1基础治疗 两组均接受清除自由基、降颅压以及改善脑部微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

1.3.2对照组 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即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注册证号S20110052)总剂量为0.9 mg·kg-1,最大剂量≤90 mg;取总剂量10%,静脉推注,1 min内推注完毕;剩余90%溶于250 mL 9 g·L-1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 h内滴注完毕;溶栓24 h后如果未出现颅内出血现象,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持续治疗14 d。

1.3.3观察组 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加服用阿司匹林(黑龙江福和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3494),即静脉溶栓前1 h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溶栓后治疗与对照组一致。持续治疗14 d。

1.4 疗效评估标准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疗效标准进行划分,即基本痊愈为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1%~100%;显效为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46%~90%;有效为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8%~45%;无效为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7%或较治疗前升高。NIHSS降低率为治疗前NIHSS分值与治疗后NIHSS分值之差占治疗前NIHSS分值的百分比,总有效率为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5 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2)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估,ADL分为躯体生活自理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表,总分为14~56分,分值越低生活能力越强。(3)利用NIHS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包括视野、感觉、凝视等11个条目,总分为0~42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越差。(4)血小板功能指标,即血小板黏附率和血小板聚集率。取空腹肘静脉血3 mL,利用转波球法对血小板黏附率给予测定,利用比浊法对血小板聚集率给予测定。(5)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利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给予测评。SS-QOL包括体能、语言、活动能力、自理、心情等12个维度,分49个条目,总分为49~245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组4例无效,7例有效,17例显效,11例基本痊愈,总有效率为89.74%(35/39);对照组12例无效,10例有效,12例显效,5例基本痊愈,总有效率为69.23%(27/3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2,P=0.025)。

2.2 NIHSS评分、ADL评分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分)

2.3 血小板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功能指标比较

2.4 SS-QOL评分治疗前,两组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S-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S-QO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ACI属于临床脑血管常见疾病,为发病48 h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栓性脑梗死,主要病理过程为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血栓形成主要病理基础为血小板聚集,故临床治疗关键在于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充分显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改善脑部神经功能,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阿司匹林属于临床常用药物,主要作用为抑制血小板聚集,可将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酶乙酰化,进而抑制血栓素A2生成,从而对由血栓素A2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起到不可逆抑制效果,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目的[4-5]。阿替普酶是临床常用静脉溶栓药物,受到广泛认可,属于第2代溶栓物,是天然存在的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与纤维蛋白具有较高的亲和度,可和血栓表层纤维蛋白进行选择性结合,有利于溶解血栓,进而达到改善症状目的,且不会诱发系统性的纤溶状态,具有较高安全性,此外,阿替普酶还可直接作用于血栓位置,抑制其周围炎症因子活性,进而对脑组织水肿起到缓解效果,从而达到保护、改善神经功能效果[6-7]。本研究对患者生活质量给予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SS-QOL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价值。

血小板活化属于ACI发病病理生理基础,而血小板黏附率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为血小板活化指标[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较对照组低,提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血小板功能,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黏附,进而改善血栓素A2与前列环素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采用阿司匹林预处理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CI患者效果确切,可提高神经功能,抑制血小板活性,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阿替普分值溶栓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