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学习

2021-08-24 12:52谭华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0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幼儿设计

谭华英

【摘要】在区域活动中,语言、益智材料该如何设计才能让幼儿学习得更有价值,学习更主动;并且在材料投放后,教师该如何进行指导,其实施策略是什么。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解剖。

【关键词】幼儿;区域材料;设计;实施策略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现就我们开展的活动着重对语言区、益智区(不包括数学区,更接近科常区、探索区)设计及实施策略进行浅谈。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所投放的区域活动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关系到幼儿对区域的兴趣以及在活动中是否有所发展。因此,在投放材料时,我们都会投放多样性的、多元化的材料。

一、区域材料的设计

首先,投放的材料必须符合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征。每个班的幼儿发展水平、理解能力不一样。因此,在设计材料时,我们会根据班上幼儿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语言区学习相反词中,中、大班都会出现这类型材料,可投放的内容却不一致,中班了解学习的相反词相对大班来说会更简单。中班时学习了解一些有关方位、形状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词,而到了大班,幼儿可以接触到一些比较抽象的词了,如:取、拿;远、近;浮、沉;正、反等。

如果没有从幼儿发展水平的角度考虑设计材料,往往会表现为:幼儿对着材料无从下手(难度太大),又或者幼儿对材料已经失去了玩的兴趣(材料过于简单)。

其次,在制作材料时,我们通常会选材于日常生活可接触到的,幼儿熟悉的、干净、卫生、无危险的原始材料进行制作。如:旧台历、装饰物品的精美小盒子、磁铁、挂钩、小布块等等。这样的材料易取、安全,同时也不会因为材料本身过度新颖吸引幼儿的眼球,而忽略了成品的教育价值。

另外,设计材料的可操作性、层次性可就是作为重点来进行考虑了,通常,幼儿对操作性强的材料更为喜爱,这也符合幼儿爱动手的年龄特点。为此,如何让材料为幼儿玩起来就成为一个亮点。材料的可操作性,一般来说有几个动作进行完成:插、穿、夹、吸、扣、按、摆、放、移等。因此在设计时,尽可能把这些动作融入到材料中。如:学习动词:XX(动物)会X(飞、跑、跳等),相应的动物图片插在底盘上,对应的动词夹在底盘上的架子里,这样一插一夹的动作不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更体现了材料的操作性,在考虑可操作性的同时,对一份材料是否具有层次性,我们也会加以思考,尽量地让一份材料能有不同的玩法,让这份材料能够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发展和提高,并在熟悉这份材料的基础上,探索出更高一层的、新的玩法。如:益智区《会跳舞的小女孩》,能力较弱的幼儿只要找出会“跳舞”和不会“跳舞”的小女孩就达到目的了,而能力较强的幼儿不但把其分开,还能找出原因,最终悟出结论:会滚动的物体,如:玻璃球等圆的物体让小女孩会移动,从而变成“会跳舞”,而方形的物体因为不会自己滚蛋,所以导致方形物体上面的小女孩会“跳舞”。这样材料虽然还是同一份,但却满足了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

最后,我们在设计材料选择有关怎样的内容,也会纳入设计中去。一般来说,除了按幼儿的年龄特征外,我们还会从学习的主题中进行拓展、延伸有关的内容。

我们根据主题的内容,适当地会投放与其有关的区域材料。从而提升幼儿对主题活动的认知,扩展幼儿的知识领域。

区域活动投放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关注材料对幼儿的影响,太难或太易都会进行调整,还有随着幼儿对材料的熟悉度提升,可以加入新的材料或者加大难度,始终保持幼儿对材料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不厌玩、喜欢玩。

二、区域活动的实施策略

对区域活动材料制作完后,我们将会投入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尊重和支持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体验到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快乐。

首先,从入区操作的时间来划分,有个别入区及集中入區。个别入区指的是幼儿餐后自主入区,时间长短不一,多数以幼儿进餐速度而定,进餐快的幼儿相对操作区域活动时间会长一点,反之则会短一点。幼儿在这个时间段里可按自己意愿随意进区进行个别或合作地操作。集中入区指的是在规定及统一的时间里,幼儿进区操作区域材料,为了不偏区,幼儿所进区域都有相应的标志,避免幼儿短期内重复入同一区域。集中入区一般有以下几个流程:1.了解区域新材料及活动要求;2.选择材料、明确活动内容;3.自主操作;4.整理材料;5.分享与交流。

其次,在指导过程中不管是个别入区还是集体入区,教师都要尊重幼儿,不放任自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水平,同时不为统一达到某一活动目标,而过多或过早地干预、参与幼儿的活动。更多的时候采取的方法是关注但不介入的指导方式,当在正确解析并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后,寻找合适的介入按时以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陪伴者给幼儿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随着幼儿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及不同幼儿的能力给予更适宜,更个性化的指导。

在指导幼儿操作时的语言非常重要。区域活动中的指导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介绍新材料,总结幼儿操作材料的情况;第二,幼儿操作时在旁给予的指导。这两种情况都需要教师语言精练、到位,引导性强,并能随着幼儿不同的表现选择不同的指导语。如,幼儿认识“植物生长过程”时,活动前只需要告诉他们这是一份有关植物生长过程的材料,里面有些图片,幼儿按其从小到大的过程进行排序,安插图片即可。接着就可投入使用了。在幼儿使用操作时,只做简单的引导:为什么把图插这?当出现错误时:认真看看,摆放得对不对?最后,当幼儿正确地完成了材料的操作后,教师给予肯定的赞许。在总结幼儿操作材料情况时,首先,请出操作新材料的幼儿,让其向同伴介绍操作时的思路、过程,请同伴一起见证是否合理、正确。这样一来,幼儿就明白了,相互之间的学习,幼儿从中收获不少。

三、结语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是愉快的、学习是自主的,遇到困难时具有探索性的,和同伴合作操作时也是友好的。总的来说,区域活动打破了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切实做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责任编辑  李海涛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幼儿设计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BUBA台灯设计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