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2021-08-24 12:52顾子权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0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顾子权

【摘要】阅读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言语能力,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本文以发展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教学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语文阅读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分析并总结出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一、前言

自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来,学科核心素养在各个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种文献、会议、研讨会之中。初中语文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初中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在满足人发展过程中,充分实现发展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主动获取知识而具备的关键能力,这种目标能力将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可以看出,语文属于语言类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要立足学科特点,应注重“立德树人”理念,体现家国情怀,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朗读能力、交流能力。可见,阅读能力作为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在全面实行核心素养目标的今天,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能脱离实际,要与时代相结合,要让语文核心素养仅仅围绕教学设计而展开。其中有三点要注意:一要让广大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二要让知识的结构有利于放眼未来;三要能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诚然,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涵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涵盖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总之,为实现学生思维发展和思维提升、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积极探索各种方式教学。笔者试图通过阅读的教学分析来实践发展核心素养的几点方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分析

一直以来,阅读和朗读教学被认为是非教学重点内容,可有可无,导致目前的阅读教学出现严重的问题。师生的朗读教学重视能力程度降低,对待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下降,使得核心素养培养无从谈起。例如,在涉及古典文学、古典诗词方面,教师教学囫囵吞枣,教学敷衍了事,无法实现语文阅读的经典重现。在很多的阅读课中,师生们的朗读课、阅读课程序化现象严重,课堂气氛紧张,教学形式枯燥,缺少主动。鉴于此,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发展核心素养。

(1)选择优质阅读材料,重视阅读的乐趣培养

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建构的语言能力和素质,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包含了阅读能力。好的文章和文字让人赏心悦目,好的文章是包含崇高理想和催人奋进的意志,目的是让学生们具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灵魂深处得到唤醒和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教学中可以选择好的的材料,让学生注重阅读的乐趣。另外,教师可以以专题的形式阅读和朗读,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漫步,让学生享受文字带来的美的享受,产生浓厚兴趣。那么,阅读水到渠成,可以进行深层次问题探讨。

(2)阅读过后注重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与教师共进步

教育家叶圣陶说道:“阅读的同时要注重问题的思考,要批评性的阅读,深层次的问题才能高效阅读。”可见,我们让学生阅读是需要思考的,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地点让学生主动讨论,教师可以举行阅读沙龙、阅读心得体会交流、阅读小语等活动,实现阅读最大化的含义理解。当然,这个过程中学生在阅读上有一定的理解偏差,可以由教师纠正和分析,也可以请一些专家、读者进行分析,做到让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

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为例,先让学生们理解文章的背景,让他们阅读时候对“盼望”一词仔细体会,能否可以换其它参与进行分析。通过作者连续用了两个“盼望”,就把句子加强了不少,使得盼望更加急切,所以,在閱读时候要注意对语气的体会和理解。再如,读“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要读出春天到来的喜悦,表达出激动的心情。

(3)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让阅读因材施教

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差异性上的。朗读方法很多,阅读方法也很多,朗读注重声音的强化,阅读注重的是思维的强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的阅读量要多,量要广,同时也要兼顾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因材施教。目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实行自主的学习氛围是主流的方向,特别是要注重初中语文自主教学模式的探讨。语文教师要让阅读课不仅只局限于课堂,课后也是阅读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和实际结合起来,创设合理的语文教学情境,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有必要的互动和交流,让初中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提倡个性化的阅读关键还是得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导入、教学模式的不断适应新的形势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素养的提升需要,达到发展人的素养的最终目的。另外,也要注重语文思维素养的培养,在传统的背景下,语文应试使得部分师生理解阅读上有偏差,新时期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语文观,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必备方向。

(4)巧用课堂创设名著阅读情境,激活名著导读教学

对于初中生而言,名著的阅读是必要的,而且对于语文的学习是有益的,不仅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特别是激活核心素养的方面的能力。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对名著兴趣的阅读,很难让一位初中生持续的阅读下去。例如,在对七年级的学生语文阅读来说,首先是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需要发展的眼光,这个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名著。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短小精炼、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阅读,按照由浅入深的方式阅读,全面激活阅读兴趣,进而实现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结语

语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主阵地,是中华文化的传播体现,初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将决定学生今后人生语文品质的提高。总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同时也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按照由浅入深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各种名著、故事、传纪的兴趣,再应用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来实现教学创新,最终实现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巧红.让经典名著离农村学生更近些——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4).

[2]陈咏梅.思维导图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 ( 教师通讯 ),2019(1).

责任编辑  胡春华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