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劳”齐飞,合作育人

2021-08-24 12:52林活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0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林活辉

【摘要】乡土乡情研学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创新劳动教育形式的重要载体。在厘清乡土乡情研学旅与劳动教育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将“研”“劳”有机结合,实现“劳”“研”双飞,合作育人,助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乡土乡情研学;劳动教育;融合共生

一、背景

从2019年全国语文高考卷作文题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中》到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都说明了劳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乡土乡情研学是学校创新劳动教育形式的重要载体,将研学活动与劳动教育实现有机融合,让学生感受劳动之美,树立劳动光荣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乡土乡情研学衔接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

(一)研中思:树立积极劳动观念

以乡土乡情研学为基础的劳动教育主题设计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围绕知识、科学和兴趣三个维度来设计主题,然后通过主题的每个阶段的准备,在学生之间进行个人和小组的讨论、交流和分享,使学生在参与制定乡土乡情研学劳动计划的过程中能够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

(二)研中学:培养多维劳动素养

以乡土乡情研学为基础的劳动教育需要走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开展劳动实践。在本课程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掌握劳动观察、劳动资料收集、劳动设计、劳动操作等技能,在動手劳动过程中实现多维劳动素质的培养。

(三)研中创:创造劳动价值

结合乡土乡情研学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能够运用劳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并在科学探究、创新创造的过程中,认识劳动的价值,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造劳动的能力。

三、基于乡土乡情研学的劳动教育实施架构

(一)基于乡土乡情研学的劳动方案设计

基于乡土乡情研学的劳动教育方案设计,应以学生年龄特征及乡土乡情特色为基础确立劳动任务,以学生新时代所需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为设计要点,通过学生的探究、互动研讨和实践,构建适合学生生活、生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应用于学生发展。

1.依托乡土乡情研学,明晰劳动任务

在乡土乡情研学前,教师向学生展示一节“走进明德醒狮队”选题和开题课,通过丰富的图片、有趣的视频,为学生介绍明德醒狮的相关背景知识,明确研学目的、要求及小组组建等内容;学生组建团队,在可行的选题、有劳动价值的主题范围内自主选择主题,开展组内与组间交流,在听取教师、学生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小组主题,继而梳理劳动任务、分头查找资料、开展预备知识分享,为劳动体验做好知识技能储备。

2.立足劳动任务,设计乡土乡情研学方案

乡土乡情研学方案设计是劳动教育关键环节。学生在把握劳动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方案设计,将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与他人的经验和能力有机地整合,使乡土乡情研学转化为积极的劳动探究过程。

如,在“走进明德醒狮队”活动策划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针对劳动任务,引导学生从“走进明德醒狮队”研学成果的有效性和劳动体验的可行性两方面设计方案,列出相应的劳动任务清单和分工清单,为开启劳动之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劳”双飞

将“研”与“劳”相结合,在劳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探索、体验和创新,使知识与劳动相互验证,实现知识与行动的统一。

1.以“实践操作”获得真实劳动体验

教师应结合劳动任务,加强对学生劳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实践操作,从而获得实际的劳动经验。如,在“走进明德醒狮队”方法指导课中,学生通过观看和学习明德醒狮表演视频后,小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归结表演技巧和注意事项,为“实践操作”做好铺垫。

2.以“问题”促成积极劳动创造

基于乡土乡情研学的劳动教育在探索岭南家文化的同时,可以发现劳动知识和技能习得过程中的问题,并运用跨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创新性的劳动成果”“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是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的价值。

研学后,班主任再上一节“走进明德醒狮队——方法指导课”,鼓励和指导学生以心得体会、活动报告、摄影、绘画等形式呈现个人的感悟、收获及体验;综合实践教师上一节“走进明德醒狮队——成果展评课”,用学生丰硕的研学成果诠释劳动教育的价值。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劳动的快乐,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四、在评价反思中强化劳动意识和创新意识

研学活动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主体为个人、小组、教师。过程性评价可以引导和规范学生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学生的劳动参与的意愿,提升研学活动的效果。实施过程性评价,由于个人、小组、教师都参与了评价,在评价的引导和鼓励下,小组的每个成员承担和完成劳动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提高。

总结性评价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所学的知识、情感、思维和意识最大限度地内化,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激发学生通过劳动进行创造。评价结束后,对优秀小组和成员给予奖励,如,“最佳小组”“最佳手作”等。

五、结语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诗书传礼路径中分别指向了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最终汇聚成一条民族崛起之路。这是伟大的民族实践积累的宝贵历史财富,即,在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处呈现出实践的交融。以“教育”为主线,左携“劳动”、右带“旅行”,我们需要摸索前进的道路。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打破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之间的藩篱,回归教育本义,一切可以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夏小刚.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0).

[2]谢丽玲.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6).

[3]管光海.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应把握的四个关键[N].浙江教育报,2020.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