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

2021-08-24 12:52植桂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0期
关键词:创造性小学数学

植桂梅

【摘要】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和方法,揭示知识内在规律和联系、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通过恰当的小组讨论,能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展现自我,掌握各种社会技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与讨论;创造性

俗话说:“柴多火焰高,人多方法好。”“孤雁难飞,孤掌难鸣。”这都说明一个人在人生路上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协调,学会从别人身上得到启迪和帮助,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为了遵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笔者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希望学生相互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一、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

小组合作讨论是教师指导学生为解决某一个重要问题而进行探讨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上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有:

1.小组合作、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體性。在数学学习的课堂上进行充分的课堂交往和交流,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使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愉快,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变得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2.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部分独生子女的小学生,是家中的小“皇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可以发扬民主精神,各抒己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向同伴表述自己的想法。同时,学会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加以评定其正确与否,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各种社会技能,如参与倾听、表达、协作、竞争等。

3.小组合作、讨论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且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学生对自身参与所获取的知识,格外有成就感,也就对知识记得牢固。这对于重、难点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讨论

1.合理地安排小组

小组的人数最好在4-6个人为宜。编排小组人员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选一个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当小组长,再由小组长编定记录员、资料采集员、代表发言人,甚至有第二发言人等。隔一段时间进行角色互换。小组成员之间要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作风。

2.创设好小组合作、讨论的时机

笔者认为,创设小组合作、讨论的时机为:一、新课的教学中若有实验操作的内容,应组织学生操作、讨论。如,在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时,所用的学习方法——把图形通过剪、拼成已学的图形进行面积推导,思考一下如何把圆也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特别要注意,圆的线是弯曲的,怎样变成直的呢?先是教师指导学生把圆平均分成8或16等份,然后将每份剪下后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学生就会发现,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拼完后,由于学生对圆的曲变直有了初步的印象,这时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与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联系?通过充分的观察、讨论和交流,学生就会得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它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它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二、重、难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每节课的重难点时,学生的思维有可能遇到阻碍,在此时则可以安排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攻克教学的重难点。如,在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理解“多(少)百分之几”的意思是一个重难点。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小组讨论一下到底是谁跟谁比,以谁为单位“1” 。学生通过共同的探讨,这个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三、数学问题有多样的解题方法时,可组织小组合作、讨论。《新课标》指出,“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好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速度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等。这些都是教学改革中的新理念,其关键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如,在教学190×5时,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方法,再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用不同方法来展现,如此,出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之间也能互动、互补、互促、互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在课堂中抓住小组讨论的契机,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克服重难点,而且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他们对自己获取的知识会记得特别牢固,同时也产生了成就感、自豪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与人合作的技巧和方法,锻炼表达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讨论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各地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都有体现,且几乎所有的公开课都会安排有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这一环节但可能是缺乏深入的探讨,笔者总是觉得操作起来起到的作用不大。问题在于:(1)讨论往往流于形式。有的时间太短,刚开始几十秒就挥手喊停。有的是学生自己说完了事,没去听和评论别人的意见,因而没有达到讨论的深化,真正意义的合作还没开始;(2)没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议”必须建立在“思”的基础上,想都还没想,何来的“议”呢?因此,在“议”之前,必须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下;(3)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毕意还是孩子,你要我合作我也不知道怎么合作,以至使教学活动出现东拉西扯的混乱局面。这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教师是小组合作、讨论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哪些问题需要讨论,怎样讨论,教师要精心安排和进行有效的指导。如,在重难点的地方用提纲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到学生当中参与讨论;关注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情况,后进生有没有参与等。这些都要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加以调控,从而不断地强化小组合作讨论的风气和习惯。

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和方法,揭示知识内在规律和联系、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通过恰当的小组讨论,能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展现自我,掌握各种社会技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南希·弗雷,道格拉斯·费舍,桑迪·艾佛劳芙.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M].刘琳红,编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李  源

猜你喜欢
创造性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初中生创造性人格与说谎行为的联系:自尊的作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