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1935年广东农村合作运动:自上而下协同发展

2021-08-25 00:52湖南师范大学邱志玲
区域治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广东全省运动

湖南师范大学 邱志玲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东省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合作运动。值得注意的是,1933-1935年间,广东推行“三年施政计划”,提出“对于人民合作事业,应特别支扶持”,[1]粤省合作运动正式起步,并在这三年间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既是当时广东经济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广东人民实现经济近代化的一次重要探索。但迄今学术界对民国时期粤省农村合作运动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以1933-1935年广东农村合作运动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仅有利于充实民国时期粤省合作运动和农村经济建设研究的薄弱环节,而且对今天的乡村治理也不无裨益。

一、运动缘起

(一)现实需要:广东农村经济陷入衰败状态

30年代初农业问题成为广东政府不得不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广东是农业大省。据统计:1930年广东全省(除广州市外)94个市、县共有人口3087.5755万,较当时全国平均数“略为超过”,其中农民人口2439.1846万,约占总人数的79%。[2]而农村经济占广东经济的大部分,一切事业都以它为基础,因而农村经济“与全部经济中的其他部分,发生最密切的联系,而且实际上成为目前经济的重心”。[3]另一方面,粤省农村经济衰败。衰败之因一是捐税地租和高利贷对农民盘剥过重,如潮汕一带“豆饼每担需抽捐八角二分五,汕头一年就可抽得一百余万元”,东江一带的借贷有“九出十三归”的说法,佛山的“逋利桥借贷”则是“借洋一元,每天一角五,天为期,过期转利为母”;[4]二是广东最先遭到近代经济掠夺,农民深受社会的压迫;三是在1925到1928年间,广东以一省财力支撑全国革命经费,致使元气大伤。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生存处境日益艰难,农村经济危机越来越突出。能否采取有效措施救济和发展农村社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广东建设事业的成败。

(二)政府推动:合作运动成为救济农村的良药

近代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现象极为普遍,当时社会上许多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把组建合作社作为救济良药。合作运动理论在清末传入中国,自1918年北大消费公社成立以来,全国先后成立了众多的合作社。在合作运动不断民间化的过程中,合作事业也逐渐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承认和支持。1928年,国民政府在《组织合作运动委员会建议案》中指出:合作运动是一种“稳妥的,最切实际的,最合于民生主义”的方案,并主张把合作理论“切实研究起来,宣传起来,然后实践起来”。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规定“设立农业金融机关,奖励农村合作事业”。自此,农业合作运动逐渐被纳入官方运作体系,并在政府的推动下,自上而下向各地铺开,广东农村合作运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

(三)运动发轫:陈济棠政府领导粤省合作事业

1932年,广东政府提出复兴广东的“三年施政计划”,指出全省经济破落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不振,并把合作事业视为“建设广东经济的唯一良剂”,大力扶持人民合作事业。这里的“合作事业”包括“农村和其他大小经济在内”,不完全等同于农村合作事业,但大半存在于农村,农村合作实际上成为其主要内容。[5]广东政府统一布置全省合作事业,并规定“第一年提倡即协助人民办理农村合作事业,第二年推行消费、生产、信用等合作事业,第三年完成合作事业”,[6]以期达到改造和复兴全省经济的目的。1933年3月,广东省合作总社筹备处成立,负责统一经营指导全省合作事宜,随之还开办了合作指导员养成所,为各市县训练合作指导员。12月,合作总社改组为合作事业委员会,以温仲琦为主任。鉴于指导员分散各地,委员会又以《广东合作》为机关刊物,以沟通消息,随后各实验市县纷纷展开了合作探索。

二、发展概况

(一)合作总数:不断上升

据统计:1934年底,广东全省经准登记成立的合作社有105社,准成立83社,筹备中135社,合计323社;[7]到1935年3月底,经准登记成立138社,准成立93社,筹备中193社,合计424社;[8]至1935年8月,经准登记成立185社,准成立96社,筹备中151社,合计436社;[9]至1935年10月底,准登记成立194社,准成立111社,筹备中227社,合计532社;[10]至1935年12月底,全省成立和筹组的合作社则达到了561社。[11](见图1)从中不难发现,从1933年底到1935年底,全省合作社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1934年成果最丰、增幅最大。何以1934年的筹设总数多于1935年呢?这与当时广东政府的规划部署密切相关。按原定计划,1934年全省成立各种合作社796社,1935年则整理扩张已有合作社业务,增加各种合作社1007社。[12]换而言之,1934年重在扩张数量,而1935年重在提升质量。实际上,两年内只建成合作社561社,远没有达到原定计划的1803社。但须知此时合作运动在广东尚处于萌芽时期,各地发展参差不齐,农民对合作知之甚浅。在这一背景下,仍能有平均每天至少1所合作社成立的发展速度,也可谓相当惊人了。

图1 1933年底—1935年底广东合作社社数变化图

(二)施政重点:发展运销合作社

广东合作运动始终以“发展运销合作为中心,而以信用、利用、购买、消费等合作之推行协助目标完成”。[13]广东是农业生产大区,然而农村经济普遍破落导致一般人的生产力、购买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一并降低,加之受到资本主义倾销的影响和各种中间商的盘剥,农产品的运销成本增加,农民的发展越加艰难。如何才能化解这一危机?最直接的就是组建运销合作社,把农产品和资金集中起来,统一运营,以减少中间商盘剥。实际上,运销合作社就是在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以人民团结的力量去谋取生产工具、技术、资金和产品贩卖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运销合作社的组织管理业务比其他合作社困难和复杂,从农产品的收集和评定,到运销售买,手续繁重。因而,发展运销合作社虽为政府施政重点,但运销合作社在当时并没能占据明显的数量优势。

(三)实际运作:信用合作社数量最多

在实际组建过程中,信用合作社数量最多。1935年10月底,全省共成立和筹组532社,其中信用合作社数量多达150社,占总数的28%;再次为消费合作社,共计106社,占总数的20%;次之是运销合作社,共计77社,占总数的14%。[14]何以信用合作社数量最多?这与当时广大农民贫穷、急需资金以解决生活生产问题息息相关,而信用合作社主要就是向农民银行、农民借贷所等信用机构进行借贷。一能更直接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资金上的危机;二是以借款和还款业务为主,其操作运行比运销、生产等类型的合作社简单。此外,混合式合作社数量也有不少。很多合作社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类型界限,有的既是生产和运销合作社,又是购买合作社;有的既是运销购买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社。混合式合作社不仅能把农村和市场连接起来,而且有利于经济的统制,它与当时广东正在实行的大小工商业统制方法是一脉相承的,最终都是为了把全省经济纳入到统制的轨道中去。

三、得失镜鉴

(一)发展新路:自上而下在合作中求发展

1933-1935年广东农村合作运动是在广大落后农村地区开展的一场以互帮互助合作社为手段的经济自救运动。在这期间,广东之所以能成为合作运动的热土,不仅得益于粤省政府的积极倡导,还得益于合作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经济效应。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粤省合作运动一度回落,但这一时期的粤省合作事业为此后合作事业在广东的继续发展奠定了一定数量和群众基础,合作组织也一直存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而各地一方面遵照政府的指示发展运销等合作社,另一方面也根据本地特殊环境,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类型,如有些市、县就成立了灌溉合作社、林业合作社、图书合作社等组织,因地制宜开发建设尤其值得借鉴。

(二)人民自治:把政治民主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

以合作而保民生,实际上也在为地方和人民自治开路。参与者基本是普通平民,他们在经济上极贫、政治上极弱、智能上极愚、社会地位上极卑。“仓廪实而后知礼节”,不能摆脱经济上的束缚,也就无从获得政治上的解放。要推行地方自治,除了在政治上求得农村社会健全外,还必须在经济上谋求农村复兴。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在合作制度中还注入了民主的色彩。很多合作社有一套包括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在内的相对健全的民主机构。如茂名县公馆乡购买合作社章程规定:社员大会由全体社员组成,每年召开一次常会;理事会设9人,由全体社员选举产生,任期3年,每年改选1/3,有执行本社一切社务及业务之权;监事会设5人,也是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1年,可连选连任,负责监督理事会成员。社员的表决权则不论其股份额多少,每人只有1权。以共同的经济利益为纽带,组成人民合作团体,再以民主的方式,集体管理经济事务,这在当时的乡村社会无疑具有开创性。它不仅把政治民主引入到经济建设上,还把地方自治先行引进了人民团体中,使政治和经济相互促进。

(三)施政前提:保证经费充足和政局稳定

政府自上而下在经济凋敝的广大农村推行自救运动,稳健的财政支持和充足的施政经费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初步推行区域广阔,与金融机构绝无联系”,致使粤省合作运动“一般合作社业务,均极单纯,徒有其名”。[15]按规定各地合作经费由各县政府按月支付,但由于各地经费普遍紧缺,使得合作经费“视地方款开支如何及县长个人之旨趣而定,常有积欠四五月而未发一次者,亦有每月仅发工作人员之膳食费而已,除少数财政丰裕之县市尚能经常维持合作费用外,大多数之县市之工作人员均在极度艰苦之情况下开展工作”。[16]合作经费的不足,直接制约了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作为由政府主导的经济运动,它极易受政治气候影响。1936年6月“两广事变”爆发,广东“归政中央”,合作委员会被撤销,《广东合作》停刊。

综上,1933-1935年广东合作运动是以省合作委员会为总设计师,以全省60余个市、县为试验田,以各地合作指导员为实际负责者,以农民为主要响应者和执行者,自上而下协同推进的。它着眼于因地制宜复兴本地经济,且与政治紧密相连。虽然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而陷入停滞,但广东归政国民政府后合作运动继续发展。镜鉴历史,其自上而下谋求发展,把政治民主引入经济建设等做法,对今天的乡村治理仍有很大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广东全省运动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不正经运动范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广东舆情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