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环境噪声污染问题与治理措施

2021-08-25 00:52和田市生态环境局王素娟
区域治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声级环境噪声和田地区

和田市生态环境局 王素娟

此文重点分析目前和田地区主要存在的噪音污染类型为生活噪声、建筑企业噪声、商业以及各种工地噪声等,以2020年环境监测噪声为例,和田市22个道路交通噪声测点等效连续声级LAeq为60.9dB,超过30.2%的路段达到70dB,5个功能区达标率仅为20%,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连续声级LAeq为59.9dB,声学质量属“较差”。本文依托参照和田市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系统探讨这几大噪声污染源是如何产生以及应该如何进行整治,并根据不同污染问题的特征设定不同的解决方案。

一、声环境概况

和田地区声环境污染的因素有很多,是各种各样的生活噪音、建筑噪音等。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噪声环境污染进行整治和改善,2020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虽均有所下降,但声环境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田市环境声学的评价内容主要是由24小时功能区噪声、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噪声等内容组成。在实际的城市功能区进行24小时噪声监测主要是由于和田市的功能分区不明显,根据《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结合本市的城市规模、人口分布,布置了5个测点,分别是和田市三中、电信和田分公司、和田市建设花园小区、和田市团结小区与和田宾馆。这5个测点类别属于零类疗养区、一类居民文教区、二类商业工业混杂区、四类城市道路干线两侧。监测周期为每季度1次,一年4次,每次昼夜24小时连续监测。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按和田市的城市规划,因居民生活和人口活动以及城市周边环境共布设了131个点(网格500米×500米)。

二、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一)经过研究和分析

城市功能区以及道路交通等噪声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GB/3096-2008),如表1。

表1 城市不同区域环境噪声评价标准 单位:dB(A)

(二)噪声环境质量评价法

在对噪声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和研究时,大多数是利用等效声级分级法进行划分和区别,从而全面确保整体噪声环境评价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和田市噪音污染分类

(1)交通噪声污染。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建设,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对于周边居民的日程生活、休息和学习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不断扩大。据和田地区2020年年底环境统计,载客汽车、载货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总数为350456辆,因此,道路周边居民对于噪声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也变得越来越大,成为当前居民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但是机动车数量增速仍然较快,交通噪声的影响范围和强度较大。(2)建筑施工场所噪声污染。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产生了严重的扰民现象,尤其是夜间施工噪声投诉较多,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措施改善现状。(3)商业、生活噪声污染。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流通市场的不规范,商业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以及街道、家属区内流动性商业活动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4)工业企业噪声污染。在实际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对于施工项目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和规划,对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不高,不能有效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和要求,导致整体项目施工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相关部门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建筑垃圾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污染物不能进行有效处理后排放,相关的环境保护设施和制度没有具体落实,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田市工业生产相对集中,一些企业的环境噪声污染对居住在工业园区内的少数居民影响较为明显,对市区居民无影响。工业环境噪音污染方面的投诉较少。

四、和田市区噪音污染现状

(一)城市交通噪声

和田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共22个,白天的监测是每年进行一次,主要是早上6时到晚上的10时之间。夜间的监测是5年进行一次,具体时间在每一次五年规划时间内的第三年进行监测,时间是晚上10时到第二天的早上6时。每个测点监测20min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记录累计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min、标准偏差(SD)、监测仪器型号、监测仪器编号等相关指标,记录车流量(分大型车小时车流量、中小型车小时车流量)。2020年,和田市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9.8分贝,低于国家标准0.2分贝,和田市区内的交通噪声变化波动不大,主要是在68分贝到70分贝之间进行变化,整体的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

(二)城市功能区环境噪声

和田市功能区噪声监测采用GB3096附录B中定点监测法,共5个监测点位,分别是和田地区二中、和田地区电信局、和田市建设花园小区、和田市中南海居民区和和田地区外宾馆。主要是每一年每个季度进行监测,通过每一个监测点进行24小时连续不间断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累计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min、标准偏差(SD)、监测仪器型号、监测仪器编号等相关指标。

0类区(疗养区)

由监测数据得知,2020年度第一季度春季疗养区昼间平均值为46.8分贝,低于国家标准3.2分贝;最大值为55.1分贝,最小值42.1分贝。夜间噪声平均值40.3分贝,低于国家标准9.7分贝;最大值42.1分贝,最小值37.9分贝。

一类区:和田市功能区噪声监测采用GB3096附录B中定点监测法,共5个监测点位,通过2020年和田市的文教居住区域的白天噪声监测数据显示,文教区域白天的噪声平均值在55.1分贝左右,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的0.1分贝;晚上的噪声平均值在47.03分贝左右,也超过了我国规定标准的2.3分贝。

二类区:2020年和田市区商业混杂区域监测数据显示,白天的噪声平均在61.9分贝左右,超过规定标准1.9分贝,晚上的噪声平均值在42.3分贝左右,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7.7分贝。

四类区:2020年和田市交通道路夜晚白天噪声监测数据显示,道路两侧的白天噪声平均在65.3分贝左右,相比国家标准低了4.7分贝,晚上平均在52.1分贝,低于国家规定标准2.9分贝。

(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和田市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参照GB3096附录B中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方法,共127个点位,监测点位高于地面1.2米到4米。白天的监测是一年一次,早上6时到晚上的10时。夜间的监测是五年一次,晚上10时到次日的早上6时。2020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和田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7分贝,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在“十三五”末期噪声数据显示,和田市区域环境噪声为53.6分贝,比“十二五”末期的55.4分贝低了1.8分贝,可见和田市区域环境噪声的质量波动幅度不大,声环境质量趋于好转。

五、和田市噪音污染治理措施探究

噪声环境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相关部门对其重视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但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使得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设施的建设,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噪声污染源。因此,相关部门就要充分结合噪声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噪声的发源地,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加强对噪声环境的整理,全面提高噪声环境污染的防治质量和效率。

(1)制定相应的城市污染文明公约,面向全社会推广执行。明确部门职能职责,抓好预防,加强与城市规划、建设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在城市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中,加强环评和“三同时”工作,预防噪声污染。

(2)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首先,在针对一些建筑项目的审核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调查和研究,结合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环保审批制度,对整体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审核,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新的噪声污染源。其次,在建设过程中,也要采取积极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利用各种配套的保护设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噪声污染。最后,针对施工企业多排放的噪声必须进行严格监测,确保其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的同时,也能满足周边区域环境噪声的标准。对一些噪声排放超标的企业,必须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其进行及时的整治,限期处理。

(3)抓好各类专项整治。抓好对社会生活噪声、商业噪声的专项整治,消除或降低噪声污染。同时也要有效保障环保“12369”、公安“110”举报热线24小时畅通,并全面加强对环境污染举报和投诉工作的重视,积极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4)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特别是夜间施工管理),合理布局交通道路、商业街和集贸市场,加强对小摊小贩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严格控制大型运输车辆、工程机械进入城市的车况状态和时间。

六、结束语

和田地区声环境污染属混合型,主要由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企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交织而成。通过声环境噪声污染综合整治,2020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均有所下降,声环境质量有所好转。相关部门和政府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结合和田市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构建更加完善的噪声污染管理体系和标准,为和田市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声级环境噪声和田地区
一种等效40 h声级的计算方法探讨
轨道交通噪声监测方法探讨
环境噪声监测中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基于环境噪声测试表征斜坡地震动响应
静安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分析与控制对策
环境噪声智能检测终端设计
基于单矢量水听器的海洋环境噪声方向性分析方法研究
宁安市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