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08-25 02:56王二兵高成云张跃忠赵玉英
化工时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化学知识点思政

王二兵 高成云 张跃忠 赵玉英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1]。课程思政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将学科资源、学术文化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2]。强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保持目标和方向的一致;强调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相结合、相统一,正是当前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一个核心主旨[3]。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药物化学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毕业生掌握制药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大思政”形势下的学科建设要求,强化药物化学课程育人能力,进一步优化药物化学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构建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对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研究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1 以知识点载体

根据药物化学教学大纲,结合制药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药物化学课程涉及十几个章节大类上千种药物,内容包括药物的发现和发明、合成工艺、构效关系、作用机理、不良反应等,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与具体的知识点、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引导密切相关,融合度高,尤其适合“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模式[4]。部分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资源示例见表1。

表1 部分药物化学课程知识点及思政内涵

在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项目组教师筛选了药物研究背景、合成工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前沿进展、社会时事等相关知识点,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法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人文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思政知识点有的在课前自学了解;有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有的在小组讨论中分析;有的在课后拓展中强化,将思政教育贯穿到药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 以网络课程平台为支撑

互联网时代,“网络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和思想交锋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形成具有亲和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6]。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价值引领,以间接或内隐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学组织过程。它以知识点为思政载体,含有大量的历史事件、背景知识、图片、影像、案例、前沿等内容,难以在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需要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进行管理。而网络课程平台以学习空间为支撑,可以整合网络教学资源,集教学互动、资源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展示、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分析为一体,可完美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以超星泛雅为例,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移动端、教师端和管理端的“一平三端”,可有效打通课内课外,连通学生教师,综合评价学习过程,充分结合学生移动端,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形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段”学习途径,见图1。

图1 基于“一平三端”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在基于网络平台课程思政实现过程中,以思政元素为基础、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综合过程评价为助力,学生在学习多方面、多维度、多感官的课程思政资源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和精准化辅导。

3 以教学设计为核心

课程思政不是“开一门思政课”,也不是将专业课“上出思政味”,而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将知识点所含有的思政元素与教学设计的某个环节深度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形成教学方案。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什么学,即课程思政的学习目标;二是学什么,即教学内容相关思政内涵的选择与呈现;三是怎么学,即教学过程中思政内涵的渗透;四是学得怎么样,即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结合超星泛雅课程平台,以“吗啡及其半合成衍生物”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图2:

图2 “吗啡及其半合成衍生物”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在此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以“吗啡及其类似物的结构与性质”为主题,从“吗啡来源于罂粟,是鸦片的主要成分之一”出发,引导学生回忆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和虎门硝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树立“落后就要挨打”的意识。通过吗啡及其类似物的药理作用及成瘾性的学习,强化学生法治意识,树立“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后,通过作业和拓展活动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强化和评价,并为下次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形成教学过程闭环。在进行评价学生环节时,主要借助超星泛雅网络课程平台管理端,对学生的签到情况、任务点学习、课堂表现、作业展示、拓展活动参与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判,加强过程评价和差异性评价,努力发挥积极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4 总结

药物化学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几乎在每一章节中都渗透着创新精神,有的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还会展现出不同的思政内涵。比如,在“屠呦呦与青蒿素”这一案例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到创新精神外,还可以在“青蒿素的发明受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的启发”中,看到我国传统中药对世界医药的贡献,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可以在“经历13年之久,聚集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研究人员达五六百人的研发过程” 中看到专注、执着和恒心、奉献精神、团结合作等科技人员的优秀品质[7]。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平衡创新与其他思政内涵的比例;如何对知识点中的思政内涵进行侧重,使学生能够接受到完整、全面的课程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药物化学课程思政考核过程中,虽然加大了过程评价和差异性评价,但是最后的评价在课程考核中应该占有多少比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期末的综合成绩,目前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比例。同时,德是评价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药物化学只是一门课,它的课程思政考核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学生整体的德育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在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过程中,借助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对知识点的课程思政内涵进行筛选和优化,使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化学知识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