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探究

2021-08-25 07:01
甘肃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农村居民饮用水

张 涛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乌江水管所,甘肃 张掖 734000)

饮水安全表示的是不但要有水喝,同时饮水也要讲究安全卫生。它有水资源质与量两个内容。从质的内容进行分析,饮水一定要满足我国的饮水安全标准,只有质量达到饮用要求,才能够确保农村居民的安全健康。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并从确保居民身体健康上进行划分,有卫生素质、居民文化、经济、技术等几个内容。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饮水质量不达标已经是成为了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饮水质量不达标的原因有水质苦咸、含砷超标、含氟超标、饮用水源为饮用污染严重没有展开处理的浅层地下水或者其他不达标的水、没有进行处理的地表水等[1]。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饮水都具有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的问题,但大部分是以饮用微生物污染严重没有进行处理的地表水和污染严重没有进行处理的浅层地下水为主。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关于农村安全饮水的普及率超过了80%,而我国东部的安全饮水普及率大部分只有70%,西部的安全饮水普及率只有30%,而中部的安全饮水普及率只有40%。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安全饮水的任务还很重,如果要让安全饮水指标和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就还需要进一步努力[2]。

1 当前我国农村饮水的现状

如果要解决农村地区的居民饮水不满足要求的问题,提升农村居民饮水的质量,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优化现在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但是由于我国现在的农村饮水状况关联到广大的农民群众,这就需要饮水工程的建设从分散发展为集中项目。现在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拥有以下几个内容:首先,对于在人口较多的农村地区或者位于城镇周围的地区,可以构建农村自来水系统,以自来水厂的延伸管道为核心,修建规模适宜的集中供水厂,把安全的用水送到农民的家里;其次,对于那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其人口较为分散,所以就需要多多利用水库等水资源,通过修建高塔深井的方式来对水质予以净化;最后,对于以上两种方式都无法实施的地区,能够通过山泉水引流、修建小型蓄水池、水井等方式进行引水。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做好饮水防护措施,防止在引流过程中污染水源[3]。以甘肃省乌江灌区为例,2002-2019 年期间,甘肃省乌江灌区一共完成农村饮水工程建设4 处,使得8036 人获利。将4 个水厂2012-2014 年的运行情况进行汇总(三闸水厂2 年),三年来4 个水厂总供水量71.895 万m3,实收自来水费119.13 万元,实际支出运行费用179.45 万元,包括电费35.416万元,人工工资114.61 万元,维修费用29.418 万元,三年共亏损60.317 万元,供水综合利用率51.75%,见表1。

表1 A 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情况

为了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确保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就需要强化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工作,对农村地区的饮水设施进行优化。我国为此制定了多种条例、管理办法,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等。其作为我国农村饮水建设的关键内容,为我国农村饮水的建设指明了方向[4]。

2 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饮水困难的情况还十分普遍,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有着缺水的问题,不能够得到清洁的饮用水。由于水资源的缺乏,一些农村几公里之内只有一个水源,牲畜饮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等都在一起,很多地区都没有对水资源的卫生安全问题进行检测,因此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分显著。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饮水工程缺乏建设

很多农村的饮水工程缺乏建设,水质化验不科学,且饮水工程的设施缺乏管理。一些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建设就缺乏充足的思考,漏项多、修建粗糙,特别是没有建立相关的水质分析化验室,出现了关注解决水量的问题,而缺少了对水的有效分析。只是通过肉眼来分析水质是否达标,缺乏有效的分析化验数据。除此之外,一些农村饮水工程因为缺少资金,就算是进行了水质的检查,也只是“偷工减料”,只对一些要求的内容进行了化验,无法有效根据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内容展开全面的分析化验。

除此之外,管线过长是农村供水工程的一大特点,很多农村供水厂都存在这个问题,由于用水户分散,单线管路管径小距离长,造成沿程水头损失大。比如乌江水厂用水户只有8460 人,管线长就有187.95km。这就造成很大的管护和维修难度,水厂工作人员的精力就全部花到管路维护上,而且由于管线过长,管道内的高程相差太大,往往是上游高的用户上不了水,下游管道的压力过大,经常爆管。从而造成管道维修费用大幅增加。

2.2 缺乏科学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一些农村饮水都是通过就近取水,因此存在水质状况差,供水保证程度低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取水状况为:(1)从附近的山上、河流中引水,如果村里的经济状况较好,就使用塑料管进行引水,环境较差的使用竹筒等引水;(2)通过打浅井抽取浅层地下水。但这种引水方式大部分都没有进行消毒、净化处理,并且由于在引水的过程中露天传输,无法避免可能出现的人为污染,使得水质无法满足饮用要求;(3)一些地区的饮水通过灌溉农田的渠道水,因为缺乏有效的水质净化处理,因此常常存在上游污水、农药、化肥污染的问题[5]。

2.3 农村居民缺乏饮用水安全思想

尽管当前我国社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泛,其经济十分落后,一些农民还在为温饱问题而不懈奋斗,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民依旧处在贫困的阶段,对于这些地区,他们只需要确保饮水充足就够了,还没有形成饮水安全的思想。在原有的农村生活中,大部分的生活用水都是从周围的湖泊河流中获取,或是通过村里集中打井取水,这种取水方式在我国的农村普遍存在。同时,在对饮用水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都选择了最便宜、最简单的消毒办法,简单的消毒办法却无法有效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这造成饮用水无法达到安全饮用的要求。但农民们通过这些方式取水,不用额外支付金钱,如果在家中添置了饮水安全设备,就需要花费一笔不菲的资金,这对大部分的农村家庭来讲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在很多的农村地区,虽然修建了较为完备的安全饮水装置,但是由于农村居民缺乏安全饮水的思想,这些安全饮水设备都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得大部分的饮水安全工程无法达到修建的效果。

3 加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管护的具体措施

3.1 注重对农村水资源的保护

强化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管护,确保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第一就需要强化对农村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具体能够从以下几个内容着手:首先,需要科学的挑选水源地。对应的水利工作人员需要把不易被污染的水源当作保护地,从而确保水源的安全,保证农村饮水的水源满足我国的水质要求;其次,需要严格控制饮水安全工程程序。在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前对水源的安全与否进行检验,保证水质能够满足饮用要求,工程在修建时需要使用全封闭的水源流程,防止水源被二次污染;再者;需要增强对水源卫生的防护。在农村居民的饮用水源周围能够构建卫生防护区,在其附近放置生活用水的警示牌与显眼的范围标志。通过强化对水源附近的排污口管理,防止一些农村居民把生活垃圾或有害的化学物质放置在周围;最后,还需要增强对水源地的巡护管理。在水源附近构建安全防护区域,并安排专门的管理工作者对水源展开及时的巡护,如果在一些情况特殊的时间段,还需要增加巡护的次数。在巡护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水源地区含有淤泥、杂物等就需要马上进行清除,如果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就需要汇报给对应的单位让其立即处理[6]。

3.2 完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增强对农村地区的饮水管护,就需要对应的水利工作人员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构建出较为完善的安全饮水机制,并使用合理的技术对饮水安全监测系统予以优化,通过不断的创新,形成高效、合理的饮水安全管理方法,从而确定对应检测人员、部门的任务与职责。同时,对应的水利工作人员还需要构建出较为健全的环境监测方式,做到权责明确,使得水质的安全管理落实到人头,从而使得相关的水质管理机构能够各司其职,相互沟通,让广泛的农村居民能够参与到饮水的安全管理中。

3.3 注重农村地区的水质监测

农村还需要注重对水质的监测,对于管道水、出水厂、原始水源等都需要强化管控,进而确保农民能够饮用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对于那些较小的饮水安全工程需要添加对应的监测设备,每天测量管道水和出厂水的含氟量,从而明确水质有没有满足饮用要求;但是对较大的饮水工程来讲,就一定要构建对应的化验室,添加对应的水质检测装置对水质予以监测。在监测水质的过程中能够采取水质管理工作者根据经验进行分析与定期抽检两种途径,前者需要水质管理工作者根据水的味道和颜色初步分析水质的情况,而后者则是定期抽取水样对水质展开监测[7]。

3.4 构建专业的饮水安全管护团队

如果要确保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强化对饮水质量的管控,对应的单位还需要构建出专门的饮水安全管护队伍,注重对工作者的培训,提升水质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一方面,需要使得水质管理者能够接受到专业的培训,使得其专业度与素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需要为相关的水质安全管理机构配置专业的工作者,例如在水质检测机构聘请一些具有资质的专业工作者,从而确保饮水的监测准确、科学。除此之外,还需要把这些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参与度,确保每个人才都能够展现自身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3.5 改变农民的用水思想

前面本文提到,现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是难以接受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由于需要为饮用水支付金钱,他们更愿意使用原有的饮水方式,进而使得饮水安全工程设备的使用次数较少,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建设。出现这个问题一般存在以下几个情况:首先是一些较为贫穷的村民无法支付平时的水费,另一个是可以支付水费的家庭又不愿再额外支持金钱用于饮水[8]。对于出现经济问题的第一种状况,就需要村政府增加对贫困农民的扶贫建设,首先从经济方面让贫困人口减小压力;而对于后一种情况,就需要增加宣传,让农村居民认识到安全饮水的重要性,因此影响其安全饮水的关键因素,在于其用水观念的培养,只有让村民们认识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不只是肉眼进行判断,还需要使用净水设备,才能够让村民们关注安全饮水。同时还需要让村民对水费的价格与构成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他们才不会出现抵触用水的情况,这样才能够增加村民的饮水安全,提升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

4 结语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村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量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广泛使用农药等问题,使得水质被污染的情况广泛存在,让地下水成为饮用水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同时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问题也造成了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饮用水的紧张。面对广大农村广泛存在的饮水难、水质差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科学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农村居民缺乏饮用水安全思想等诸多问题,就需要从加强农村水资源安全保护、健全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重视农村居民饮水水质监测、构建专业饮水安全管护团队、转变农村居民日常用水观念等措施入手,从而积极寻求有效的化解饮用水难的问题,为我国广大的农村居民安全用水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并改善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农村居民饮用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措施